愈往西走,景色便愈荒凉,大伙儿感受到的氛围也越贴近大食风格。
自从大食东侵以来,这一代早就烙上了浓重的天方教印迹。大到城池建筑的风格,小到人们的穿衣打扮,无不以大食人为标准。圣战的发动使大食人从化上成功入侵河中,将真主安拉的思想注入了每个岭西胡人的脑中。
阿史不来城建在一座大桥旁,大桥另一头的桥堍上,高高矗立着土黄色的城墙。这些城墙都是加入了糯米、粘土等材料,最后再用黄土夯实,因而十分坚实。城门洞相较于碎叶城明显小了许多,黄铜色的城门在落日的辉映下,更是显出点点碎金。
四十名大食卫兵挺直腰杆笔直的站在城门洞的两边,目不斜视。相较于碎叶川一代的突骑施人,他们显然更加尽职,只是这却加大了大伙儿通过的难度。
连一向信心满满的阿史那罗咥都蹙起了眉头,小声抱怨着。这些所谓的圣战者是真主信义最坚定的拥护者,他们坚信只要守护通往圣地的城门,就可以死后进入天堂,享受取之不尽的美食、美酒、处女。所以,即便是将一山的金币放到他们面前,这些正直无私的勇士都不会眨一眨眼睛。
“亲爱的朋友,我们是从东方而来的商队,希望能够进入圣城借宿一宿。真主的祝福在您的身上”他这话说的便是大食话了。虽然突厥语在岭西诸国通行,但那只针对的是一般的平民,指望这些被洗脑的大食卫兵说突厥话,无异于期待苍蝇放弃一碗香喷喷的肉汤
“真主的祝福在您的身上”一个军官模样的大食人亦是对阿史那罗咥行了一礼。真主教导他们,对待朋友要予以足够的尊重和回礼
只是阿史那罗咥还没有高兴多久,那军官就变了调子:“牒在哪里,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这里,在这里”阿史那罗咥忙从随身的布袋中抽出了牒,交予了那守备。这些守备可不是他们能得罪起的,别看他们官职小,最是难对付。如今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必要在这些地方犯膈应。
“从疏勒来的”那军官明显高了警惕,细细打量着眼前之人:“是突厥人”
“贩卖的是什么”
“回大食老爷的话,我们是谢密斯商号的正经商人吶,这贩卖的都是岭东的茶叶、丝绸。如果老爷需要的话,我可以准备一份送给您”虽然心中极为厌恶,阿史那罗咥还是点头哈腰,沉声介绍道。
“好了,好了,赶紧进去吧。真主教导我们不能擅取他人财物,否则死后不能进入天堂”那军官见牒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想跟阿史那罗咥闲扯,不耐的催促起了对方。
“哎,哎。”阿史那罗咥心中大喜,不迭的点头。
“还不快些推车,东主雇佣你们不是要你们把力气都花在闲聊上的,贱骨头”阿史那罗咥将怨气都撒在了唐兵的身上,偏偏此时铜武将士们还发泄不得,只能紧紧咬住牙齿。
穿过一段漆黑的门洞,众人便正式进入了阿史不来城。
时近黄昏,按照计划他们要在此住上一宿。
李括将头巾微微移开一点,细细打量着眼前的景状。
每条街道很是狭窄,两边的土墙上几乎没开有窗子。由于道路挤满了跟他们一同进城的人,本就狭窄的街道更是拥挤不堪。这些进城的人中有要到市场上出售新鲜蔬菜的农民,也由要到城中心小广场卖清水的人、卖甜食的人。
目光微微移转,少年更是看到了阿史不来城的态。
面容枯黄的脚夫、态度倨傲的士兵、衣衫褴褛的儿童、乞丐、不知从谁家鸡笼中窜出的母鸡、谜失在拐角的大黄狗、赤着脚眼神迷茫的奴隶
没有洗过澡的人们眼神透着一股精芒,在满是牲畜遗臭的菜市中轻巧穿行,没有露出一丝为难之色。菜市中满是锱铢必较,讨价还价的中年妇女,随地可见丢弃的大蒜、垃圾。
乌七八糟的气味从城角的市场传了过来,不住的刺激着铜武将士的口鼻。
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为什么他们还很开心
出售苦力,出售青春是什么使大食人这么安稳的统治河中难道就以为真主阿拉的一句信言
注1:总章为唐高宗李治年号。值得一的是,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达到最大。至此之后,再也无法超越。
s:话说,写中东阿拉伯城市真难,累死了。
第三十五章驼铃二
当你米缸里的粟米见底时,当你在战场上赤手空拳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时,你肯定会问,安拉在哪
如果真主不能给予自己的信徒以祝福,那么信奉真主又有何意义
或许这些信众并不完全信赖真主安拉,但有时宗教的狂热可以遮掩他们心中的恐惧和无奈。\\\\
换句话说,他们是在借信仰逃避现实。这或许就是大食人能依靠天方教迅速同化河中原住民的原因。天方教的教义听起来那么美妙,虽然没有大唐羁縻统治来的实在。
人不都是贪婪的吗,一份温饱显然已无法满足河中诸国姓的胃口。此时,天国的美女、美食或许就成了最好的诱惑物。
不管阿史不来城的居民有没有接受过真主的祝福,显然,安拉此刻不在“商队”身边。
尽管阿史那罗咥声称自己神通广大,绝对能在太阳下山之前为“商队”找到入驻之地,但李括一行人却实然遇到了大麻烦。六多的人数以及数口大箱子,使得任何一个旅店都不敢轻易承有足够的客房他们歇息。
最后,“商队”选择在南城一处背风的连棚歇脚。既然是连棚,住宿条件自然不会很好。虽然许多将士都要睡通铺,但好在铜武将士都是从戈壁滩中熬过来的硬汉子,这点苦还是受的住的。
阿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