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三营的军粮赈济灾民肯定是不妥的,但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河东灾民饿死。思忖良久,他决定和几个好友出面以私人的名义赈济灾民。
思定以后,少年便径直去找了苏记米铺的大公子苏靖鸿。才将自己的想法道出,苏大公子便拊掌赞叹,同意以平价出售粳米给李括,用于赈济灾民。
虽然这样换得的粮食在如蚁灾民面前仍是杯水车薪,但这样做少年便觉得心安理得。甭管朱门酒肉的世家大族怎么做,甭管囤货居奇的吝啬商贾怎么做,他便是他,他要对的起这份良心。
有了粮食,人力倒不是问题。三营将士一齐用力,不多会的工夫一辆辆小推车便满载着粮食出了城。
搭锅、添薪、生火、熬粥。
越来越多的灾民注意到了这伙乐善好施的军爷,纷纷挪步过来。看到一锅冒着白沫的香粥,他们混沌迷茫的眼睛立时射出了两道精光。
一碗、两碗、三碗
盛到粥的灾民突然发现,这伙军爷施舍的米粥要比朝廷的粥稠上不少,浓郁的米香味直感动的他们眼泪四溢。
“爹,为啥子来这边盛粥呢”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拉着一个中年男子的手,嚅声问道。
“这边子粥稠,一碗顶两碗。二丫一会听话,爹爹去盛粥,你不要乱跑。知道了吗”中年男子慈爱的摸了摸女儿的头,用满是油渍的衣袖蹭了蹭灰黑的面颊,紧紧跟了上去。
“不要急,不要急,人人有份,人人有份啊”张延基被李括抓了劳力,现在带着一干亲兵在粥棚附近维持秩序。遇到有人夹三儿或者冒领的则当场揪出来,赶到队尾。还有一些长安城中混吃混喝的市井流氓,见到城外施粥便摸了过来。这些人多是熟面孔,有的被将士们认了出来,立时臊了个大红脸,不用将士们言语,立时耷拉着个脑袋灰头土脸的跑了去。
“啊”越向前走人越密集,二丫一个步子没踩稳,便被几个壮汉撞倒在地。
“小心”见此情状,李括一个箭步冲到近前扶起了二丫。
“小心一。”李括拍了拍二丫的肩膀,微微一笑。
“大哥哥,我怕”二丫经此惊吓,哭出了声,直接扑到了李括的怀里。
“不怕,不怕啊。”李括拍了拍二丫的后背,安慰道。
“二丫,二丫,爹爹给你盛粥回来了”中年男子寻着哭声赶了过来,发现二丫正依偎在一个军官身上,立时着了慌。
“二丫,快,快松开。”中年男子一把拉着二丫的胳膊便要往出拽,二丫却是越抱越紧,死活不肯松手。
“这位军爷,您看,小丫头片子不懂事,冒犯了您”中年男子叹了口气,陪着笑冲李括了头。
“不碍事,她估计是吓到了。”李括微微一笑,轻声道:“告诉哥哥,二丫为什么要来关中逃荒啊”
二丫允着手指道:“没吃的了,二丫便在家中帮爹爹捣榆树皮和花生皮,然后蒸着吃。但那东西刺嗓子。”
“怎么会这样,河东经略使不是早就到了晋阳城,开仓赈济灾民了吗”李括蹙了蹙眉,疑声道。
那中年男子叹了口气道:“什么经略使啊,我只知道从西京来了个姓杨的大官,到了河东便要那裴府尹摆席设宴,接风洗尘。大伙可是连树皮都吃不上了啊,他还有心思在府里山珍海味的品哩。”
顿了顿,那中年男子接道:“河东大旱,入夏以来,全道三月不雨,上好的麦子啊就活生生的干死了。之后便又起了蝗灾,乡亲们千等万等总算把这个钦差老爷等到了。大伙儿眼巴巴的盯着城门楼子,就期盼贴出开仓放粮的告示。可谁知,谁知”
“老哥儿,怎么了,你慢些说,啊。”李括隐隐觉得事态有些不对,和声问道。
“这个钦差老爷听说精于算度哩,仓倒是开了,粮倒是放了,可大伙儿的米缸里没落下几粒米啊。那么小的米斗,发到每人手里能有多少为啥子收皇粮的时候,那斗口跟棒槌似的啊。要是放在往年也就罢了,可这是荒年啊,刚来了大饥馑,又起了蝗灾,这可让大伙儿怎么活啊。”
身旁的一汉子也是抱怨道:“是啊,城东头就有几口铁锅,每天在那装装样子施粥赈济。河东一共多少州的乡亲受灾啊,那么米骗鬼呢啊。您是没瞧见那粥稀得,一碗里面能飘着几粒糙米就不错了。哪像您这样的好人家啊,实打实的稠粥啊。好人有好报,好人有好报啊。”
“树皮吃完了,大伙儿便寻野草吃。但有的人没经验,吃到了毒草,整个脸都肿的老高。鼻孔和眼角泛着黑,四肢直是酸软无力。每天都有人死掉,今天小四放儿饿死了,明天又听说谁家女子误食了毒草合了眼,后天又看见二木饿倒在村头的石磨边儿”
中年男子叹了口气,一字一顿道:“大伙儿寻摸着,这个钦差不敢把粮食都放出来,是怕吃了皇爷的挂落。但大伙儿也得活命不是,我们便从晋阳府一路逃荒,逃到这关中哩。都道这关中存粮哩,可谁知我们依然吃不上饱饭啊。”
那壮汉接过话头:“现在还好对付,等到入了秋,天气渐渐寒了,连个暖身的地方都难寻。年纪大了的,能不能挨过去这个冬天还两说哩。”
“括儿哥,这,这太过分了。我就说过,这个杨钊不是个干实事的主”张延基最看不得这种场景,攥紧了拳头,恨声道。
“老哥儿,像你们这样逃荒过来的有多少人”李括心里一沉,思索则下一步的打算。
“这可说不好哩,我们村一百来户人家,十有都逃灾了,听说晋阳那边有粥吃,便都涌了过去,可谁知道却是那个鬼吹灯,说话连个影儿也没有。这不,大伙才赶到了京都,寻摸着毕竟天子脚下,还能不给大伙儿一碗饭吃毕竟就在皇帝爷爷眼皮底下,饿死了这么多乡亲,他老人家脸上也挂不住看不是”
注1:一般干旱后会起蝗灾。
s:一如既往的用心写文,不求超越谁,只求无悔于心。
第三十七章荒年二
时间:20130131
李括的胸口似堵着快石头,抑郁难耐。
开元盛世,四海升平。前平突厥,后定吐蕃。皇帝陛下文治武功,到头来竟保不得治下百姓一口饱饭吗这盛世脆弱的,脆弱的一有饥馑,百姓就要颠沛流离
少年只觉一阵无力,这样的大唐可是他心中万国来朝的上国仙府这样的长安可是他心中光辉无比的黄金之城
“大哥哥,我想吃白米”二丫雪亮的双眸紧紧盯着李括,怯怯道。
“二丫,哥哥向你保证,一定让你们吃上饱饭”李括拍了拍小姑娘的脑袋,和声安慰道。
转过身来,李括冲左右吩咐道:“窦大哥,你和小春留在这里,负责监督秩序,记住绝不要饿着一个乡党。”
窦青了头道:“将军你就放心吧,弟兄们心里也难受着呢,这天杀的世道,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