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怪他大惊小作,若是李括因他一番言辞心生忌恨,以少年的官职想要动动手脚,通过吏部考功司给吴沓维划一个下评还是易如反掌的。这样一来,别说升迁无望,若是朝中无人说话,怕吴大公子很肯能因业绩过差被贬官到下州穷县,一辈子无法回京。
不过李括显然不是那种凭恃权力胡作非为的公子哥,少年微微一笑道:“吴公子这说的是哪里话,这宅子你卖我买,一手交钱,一手交宅,正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我若是平白要了你这宅子,作出这等有辱家风的事,我家娘亲便得把我打死在家门前。”
“李公子果然气度非凡,吴某佩服,佩服”吴沓维立时陪着笑脸站起身来,递上一句句的好话。
“不过,至于这丽娘之事嘛”李括皱了皱眉,欲言又止。
吴沓维以为李括变了主意,忙道:“丽娘您尽管带走,就当是吴某孝敬您的。您不要客气,不要客气”
李括转身望了望面容憔悴的丽娘,心中叹了一声。事情闹到如今这个程度,若是自己不收下丽娘,吴沓维下一刻便会将她卖予烟花之地,当无一丝回旋的可能。
不如先将其收下,等事情平息之后,再给她一笔银子让她找个好人家。
思定之后,李括笑道:“既然吴公子有如此美意,李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微顿了顿,李括转向沈丽娘道:“丽娘,你可愿跟我走”
丽娘微抿着玉唇,羞声道:“丽娘愿意。”
“好,好,天作之合,天作之合啊”吴沓维媚笑着贴身上前,眼睛都要合作一条细缝。
“自古英雄配美人,李将军英武不凡,丽娘跟了您也是福气不是。”吴沓维清了清嗓子道:“李将军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说一声。我吴沓维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愿受李将军驱使。”
“如此,便多谢了。”李括嘴角微扬,冲吴沓维了头。“这里是一千贯的飞钱,在徐昌汇即可兑现,请吴公子收下。”注1
那吴沓维千恩万谢的收过飞钱道:“如此,这笔买卖便算成了如今这宅子已归将军所有,丽娘您先带走,容我收整几ri细软。三ri,三ri后您带家人过府”
“理当如此”李括冲吴沓维抱了抱拳,和声道。
注1:飞钱: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也就是说,最早的纸币不是北宋的交子而是唐代的飞钱。
史籍中关于“飞钱”的最早记载是元和六年811二月,这里由于情节需要稍稍提前。
s:如此惊艳的佳人啊,李七郎有没有福气消受,就看兄弟们的票票啊
第二十二章佳人二
时间:20130123
乔迁新居可着实是个大喜事,尽管李括一再推阻,但铜武营的弟兄却不能让自家都尉大人在这般事情上落了寒酸。在校尉张延基、窦青等人的带领下,铜武营的亲兵纷纷来到临湖二十三巷,替都尉大人扛箱提包、端锅背碗,恨不得连厨室内泥子砌成的灶台都卸了去
自从都尉大人封了疏勒兵马使的官职,大伙儿跟带着也沾了不少光。封旅帅的封旅帅,进队正的进队正,就连平ri没立下什么大功劳的大头兵,也累功为一火之长。他们已与都尉大人连为一体,以前只是利益相关现在却是打心眼里佩服。
都尉大人刚入铜武营的时候,大伙儿还对他的年龄嗤之以鼻,认为他不过是仗着祖宗余隐来军中混功名的富家公子。但紧接着都尉大人便用一场接一场的胜仗向大伙儿证明,他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公子哥,而是一个可以托付死生的兄弟。那柄黑刀,那匹快马在一次次的拼杀中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但即便如此,大伙也认为都尉大人的家世定是显赫非凡。毕竟若非出身名门世家,如此年纪怎会对兵法烂熟于胸,且又运用的如此灵活老话讲的好,穷学文,富学武,像都尉大人这样文武双全的儒将岂是一时一刻能培养出来的
直到大伙进了李家,见到了徒有四壁的宅邸,见到了浆洗的泛了白的寒酸衣物
李卢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看到家中来了这好许人也不慌乱,含笑指着众人收拾行囊、箱子。实诚些说,李府着实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除了李括阿爷留下的一箱古书,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拿到台面上以充门面。不过李卢氏却不觉得有何愁苦,自家小子如今有了出息,李家中兴在即,她还有什么可埋怨的
倒是李括有些放不下,觉得这些年来愧对的娘亲太多,不知该从何处补偿。最后还是阿甜的一番安慰,令少年释然。
在得知李括的身份后,那吴沓维当真是变得毕恭毕敬,第二ri便差人通知少年他已收拾妥当。一众亲兵将为数不多的几口大箱子送上推车绑了严实,这才朝亲仁坊的新宅而去。
对于这布置新宅的事情,李括可是不在行。好在有杜景甜杜大小姐在旁,在老夫人李卢氏的指下,小娘子倒也安排的有木有样,不多时的工夫便把新宅布置的焕然一新。
至于这绝世佳人沈丽娘嘛,李括暂且把她安排在了一个单独的小跨院,等过些时ri在和她商量后续之事。
一切安排停当,少年正欲出门便接到驸马都尉、太常卿杨暄的请柬。杨暄的宅邸位于亲仁坊东门以北,与李括的宅子相距不远,勉强也算个邻居。只是李括虽与其父杨钊偶有往来,却和这杨暄素未有交。
杨暄此时相邀,莫不是遵其父杨钊之意
思忖片刻少年还是毅然决定赴约,既然以后要在一坊生活,抬头不见低头见,迟早要混个脸熟。
杨暄设宴之地并不在其府邸,而在亲仁坊东北首的一家唤为怡仙居的酒楼。李括和好友张延基、周无罪随着那送信的小厮行了半柱香的工夫便来到酒楼门前。
进了酒楼,登了玄梯,一行人便径直来到杨暄预定的包房中。这怡仙居的包房并未以泥墙实封,仅以竹帘象征性作隔,故而能听得见得其中物事。
杨暄正在饮酒,见李括一行人到来忙迎身上前:“来者可是新晋疏勒兵马使李括李将军”
李括抱了抱拳道:“正是李某,想必这位就是太常卿、驸马都尉杨暄杨大人”
“正是杨某,李将军我们可是就等你了。快来,快入席”杨暄听闻后立时喜笑颜开,拉着李括的衣袖便往包房走。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