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1 / 2)

赤唐 九州流云 7606 字 2019-05-02

火堆不会多于一百个,只要自己命人将燃起的火堆及时清除,便能有效的遏制火势的蔓延。

埃斯藏冷笑一声,目光紧紧盯着谷口。想这么就把近两万吐蕃士兵困死在谷中,真是痴人说梦

“都尉当真要退”濮大锤吃惊的看着李括,难以相信这话是自己无比敬服的李将军说出来的。

“叫弟兄们退出第一条防线,退到鹿柴一代。”李括摇了摇头,复又重复道。

“这,这”濮大锤攥紧了拳头,吐吐吞吞好不坳扭。

窦青瞪了他一眼道:“七尺男儿恁地跟个娘们似的,都尉大人叫你退你就退”

“唉”濮大锤愤恨的挥了挥臂膀,叹声而去。

“窦大哥,叫大伙儿把马匹上的箭筒都取下来,一会怕是有场恶战了。”少年叹了口气,道出了心中的担忧。“高帅那边还没有动静吗”

窦青心下一沉,抱拳施了一礼道:“回都尉大人的话,高帅还在箖山口一带驻扎,说是要严防吐蕃驻军回援。”

李括皱了皱眉道:“我们来到九曲一带不过七八日,高帅是不是有些多虑了”少年一直不明白为何高秀延会将主力全部驻扎在箖山一带的隘口里,照常理说唐军人数占优,又将吐蕃人逼出了城池,完全应该一鼓作气灭掉敌军。可是高帅却坚持率主力阻截吐蕃援军,难不成指望自己这东拼西凑的五千士卒灭掉吐蕃人两万大军

“这”窦青犹豫了片刻,还是如实道出了自己的想法:“都尉,不是属下多心,您还是应该给自己留条退路。”

在唐营中摸爬了滚打了多年,窦青对官场交际这一块看的透亮。高秀延随在明面上已和李括修复了关系,但实际上却与少年结下了不小的梁子。有的人,别看他面上和善,保不准私底下藏了什么花花心思。

毕竟,最难的测的是人心。

李括心中一沉,脑中飞快的闪过了几个念头。

自从自己领下这个阻截吐蕃赞普的任务,高秀延便表现的甚为愉悦。这本没有什么反常可疑,只是高秀延却不停的拍着自己的肩膀,嘱咐他一定要将吐蕃人阻截至少三日。

三日,三日

仅仅给自己五千人,竟然让自己守住山口三日,哪来的这般道理。

况且,自己向他申领一人双骑时,他竟以设伏不需要马战为由断然拒绝。谁都知道,经过河口大捷,唐军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坐骑,他身为一军之帅,怎会表现的如此吝啬

莫不是

哎,一定是自己多心了。即便他对自己有意见,也会当面提出来;即便他看自己不顺眼,也没必要把数千袍泽的性命搭进去。

“窦大哥,我们要相信高帅。三天,只要顶住三天,我们便成功了”李括攥紧了拳头,面上露出了融融暖意。从赤岭往返九曲至少要五日,如果自己拖住了三天,以八天的时间,唐军完全能够拿下皑皑雪山上的桥头堡

“得令”窦青抱了抱拳,欣然领命。

“延基、无罪。你们再去查探一番碎石沟两旁的陷阱,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少年将目光转向了两位好友,

“嗯。”两人齐声应是,用眼神做出了保证。

“图拔大哥,麻烦你和瑜成一道将白狼族的弓骑兵布防在石台上,随时准备以火力压制敌军。”

“定不辱命”二人回以一记标准的军礼,眼神中满是毅然。白狼族的勇士虽然装备不及唐军,却射得一手好箭。于高处漫射,定能将试图夺取石台的吐蕃蛮子击的落荒而逃。

“李晟何在”李括环视了一周,却未见到李晟。

“将军,我在这”寻着声音寻去,但见李晟满面黑灰的从人群中钻了出来,冲李括抱了抱拳:“吐蕃人已经越过了石壕,我已经遵照您的指示,将袍泽们都调回来了。”

“嗯。”李括了头道:“一会希望李晟大哥能带领铜武营的老兵,配合大锤顶住正面战场。”

李晟略一思忖道:“挡一时倒是不难,只是这鹿柴一代已是无险可守。若是吐蕃人沆瀣一气,怕是支持不了多久。”

“你只要给我顶住三个时辰”李括面容一寒:“我便能重创吐蕃军”

“如此,我便将身家性命交给将军了。”李晟甚是爽朗的一笑,打趣道。

李括笑骂的给他肩头砸了一拳道:“这铜武营的老兵可是我的老本,折一个少一个,你可给我悠着。”

“知道了”李晟敛了笑容,行了一军礼。“三个时辰倘若我李某人撑不过三个时辰,这项上人头您尽管拿去”

“拜托了。”李括一时动容,拍了拍李晟的肩膀道。

“李大哥,那我呢”王小春不甘的从身后挤了过来,努了努嘴道。

“当然不会忘了你。”看到近前的少年,李括只觉胸中涌入一股暖意。自收编河口一代的唐人遗民以来,营中的氛围越来越活跃。他们已经渐渐从被人奴役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融入到唐军的生活之中。最让少年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同胞的眼神不再木讷愚痴,而是透着一股对生活的希冀与期盼。

只要有了希望,再艰难的坎儿也能迈过去

“看到碎石沟儿旁的那个小山坡了吗,我教你带领雄武、振武两营将士在其上摇旗呐喊,击鼓鸣金。”李括拍了拍王小春的臂膀,鼓励道。唐人遗民一共有近千人,少年按照大唐军制将他们大致分为两营,每营设一校尉,临时统领五百弟兄。而王小春因为表现果敢,被自己破格擢升为一营最高指挥官,和二狗子一起担负起培养铜武营后备军的重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