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这么多孩子降世,又是皇子又是公主的,可是把董太后给乐坏了。整天呆在那些孩子的身边,是抱抱这个,抱抱那个的,一刻也不闲着。
刘宏现在,不光高兴,还犯愁呢。毕竟这么多孩子的名要起,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他早就打定了主意,要用后世帝王的名字给他的孩子命名。可问题是他又不是学历史,后世那么多的帝王,他又怎么可能全知道。而且汉朝,都是以单名为贵,后世的帝王,可没这么讲究,大多数的都是双名,这就又增加了起名的难度了。
“晋朝的司马炎,好像在位了二十好几年,要不用他的名字算了”想到这里刘宏摇了摇头,“不行,这家伙虽然在位时间长,不过好像活的时间不多,五十多就死了。”
否定了这个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他儿,刘宏又想到了另一个和炎字同音的名字,南朝的梁武帝萧衍。
“就用这家伙的名字了,活了八十一岁,在位四十八年将近五十年,这个名字绝对够吉利”想到这里,刘宏就将他和丁萝莉的儿子,命名为刘衍了,“其他的儿子要起什么名呢,好像能活这么大的岁数,又在位时间这么长的帝王,是真的没有了”
刘宏琢磨半天,他知道的那些皇帝,还真没有能和这个萧衍相提并论的得了。不仅是没人能和他相提并论,甚至比他稍差一点的都没有。
“唉,福寿难双全,这是很难避免的,我就在那些皇帝中,尽量挑选好的吧”想到这里,刘宏就开始回想那些后世的皇帝,“唐朝我不太熟,能记住单名字的皇帝也就是李渊、李治和李旦了。”
不过这三个,刘宏是真心的不太喜欢。李渊让他儿子篡位了,李治让他老婆篡位了,李旦更是让他那个彪悍的妈折腾的登了两回基。
“算了,唐朝的都太奇葩了,还是去宋朝选去吧。”其实说起来,刘宏对于宋朝的了解,还赶不上唐朝呢,他琢磨了半天,也就觉得那个宋仁宗还算是合适,“算了,就用他吧。虽然这家伙的活的岁数不是很大,可是这家伙在宋朝里,绝对算得上难得的明君了。再加上他在位时间足有四十一年,也算得上难得好运气了”
为他和张梅的儿子取名刘祯之后,就开始琢磨他第四个儿子的名字了。
“好了,宋朝的完事了,该到明朝了”极端民族主义的刘宏,直接就放弃了元朝,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明朝的皇帝了,“玛德,我数遍了明朝的皇帝,就算加上南明的,也只是朱棣这么一个单名字的皇帝啊”
“算了,这个明成祖也算不错。活了六十四岁,当了二十二年皇帝,还是造反当的皇帝,这气运绝佳啊”想到这里,刘宏就为他那第四个儿子,取名刘棣了。
儿子的名字取完了,该轮到女儿了。这下子刘宏高兴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用犯愁,直接把武则天为她自己起的名字,按到他女儿头上就行了,“曌,单从字面上看就是曰月当空,多有气魄的名字啊,就叫刘曌了”
好不容易为自己的儿子女儿的起好了名字,刘宏刚想喘口气呢,桥玄前来禀报,波斯王子又来大汉,想要觐见他了。
364欲敲竹杠
“波斯王子又来了,他来干什么”听到桥玄的禀报,刘宏相当的疑惑。
“陛下,这次波斯王子前来,可是好事。”见到刘宏疑惑,桥玄赶紧笑着解释,“陛下,虽说微臣没怎么详细的了解,可是听波斯王子那个意思,好像是他听到去他们那里的商人说,咱们大汉现在有了铁路这种东西了,能够极大促进交通。于是,他就跑来咱们大汉,想要和陛下您商量一下,修建一条通往他们安息的铁路。”
“修一条通往安息的铁路”刘宏直接就被波斯王子的想法惊呆了,不过随后就是一阵可惜,“玛德,要不是西部多高山,地势起伏大,再加上气候多变,以现在的技术,不太适合在西部修建铁路。这送上门来的波斯竹杠,绝对可以好好地敲一下。”
虽说修路的事情不归桥玄管,可是像这种关系到国家战略的事情,桥玄还是挺关心的。他看到刘宏面色阴晴不断地有点不情愿,赶紧的就开劝,“陛下,您不是正在修通往西部的公路吗现在这安息送上门来了,您干脆直接就把公路换成铁路算了。反正安息有钱,让他们多投点资,这不仅省了咱们大汉的事,这铁路的运力,也比公路强多了。”
“桥爱卿,朕当然知道铁路的运力强过公路了。可是以西部的地理条件,现阶段真的不太适合修铁路啊”
“陛下,能有什么不适合的。”听了刘宏的话,桥玄一阵摇头,“虽然微臣对铁路这个东西不太懂,可是微臣也知道,您说的西部不适合修铁路,无非就是西部多山,修建铁路难度大点而已。”
“难度大点而已”听到桥玄说的这么轻巧,刘宏好悬没喷了,“桥爱卿,这可不是不是难度大点而已,而是难度相当的大啊”
“陛下,别管它是难度大点而已,还是难度相当大。正是因为在那里修铁路有难度,所以,咱们才要借助安息的力量修建铁路啊”
“噢,此话怎讲啊”
“陛下,据微臣所知,西部资源众多,又有一条重要的丝绸之路。咱们大汉在那地方修铁路,肯定也就是早晚的事吧”
“这话倒是。”刘宏点了点,说道:“要不是那里修铁路太费事,朕甚至现在就想修。”
“陛下,既然早晚都是修,依微臣看,晚修不如早修”听了刘宏的话,桥玄相当笃定的说道:“西部那里的地理条件就是那样,它是绝对不会变化的。而短时间内,咱们的技术条件就算能得到提升,可又能提升多少所以,除非咱们大汉不在西部铁路。否则,早修晚修的花费的代价几乎差不了多少。既然是这样,咱们何不借助安息的力量把这条铁路修了呢,这样可以省咱们大汉很多的事。”
听了桥玄这话,刘宏意识到,他的思维进入了误区了。虽说他的想法是好的,想要借助技术的力量,减少修建铁路的难度。可是要等着这个技术涨到那种程度,还指不定到什么时候。因为他相当清楚,他在后世生活的那个年代,在西部修铁路,都是个难题,就别说现在这个年月了。
技术不够,要修铁路,就要用钱堆,用人命填了。这东西在后世都是有经验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