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一改革,有很多人都清楚,他们肯定保不住现在的位置了。所以,他们现在是不会再轻易的得罪人的,只是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这里边,除了心中最笃定刘倏,就数新晋的司空胡广最安心了。他当年,因为得罪了跋扈将军梁氏,受了大半辈子的罪了。现在才被刘宏重新简拔成司空,这是要重用他的先兆。不管改不改官制,对他的影响都不大。而且他本是就是寒门,所以,他直接出言支出刘宏取消家兵。
司徒许训,虽然是世家中人。可是他以前是跟着太监混的,所以人缘不是很好。但是现在他儿子许相,跟着刘宏混了。他觉得,这次官制改革,他应该可以争取一下。所以,他也站出来赞成了。
三公中,有俩赞成了。而太尉刘矩,属于汉室宗亲,事关皇室的利益,他不可能反对。权力最大的刘倏,那是不用说了,他对刘宏几乎是唯命是从。加上其他人不开口,这件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事情有了定局,大殿里的气氛,也就轻松下来了。
这时许训说道:“陛下,以前世道乱,各地都有不少的土匪强盗。各大家族需要自保,所以朝廷才允许他们,拥有少量的家兵的。”
看到许训停住了,刘宏说道:“爱卿不要有顾虑,有什么说什么就是。”
听到刘宏的话,许训接着说道:“现在,陛下的新军,几乎把那些强盗土匪的都被打掉了,世家是不需要那么多的家兵保护了。可是世家的地盘大,家业多,还是有许多需要保护的地方。这方面陛下要早考虑,否则,那些世家门阀,是不会甘心听令的。”
“爱卿说的很有道理,不知爱卿,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
许训为了能在以后的官制改革中,有个好的前途,早就想好好的表现了。现在刘宏向他问计,他立即就来了精神了。
“陛下,要解决此事,就落到了您当初成立的那个保安公司身上了。”
“噢,此话怎讲”对许训的提议,刘宏感兴趣了。
说起来,那个保安公司,只是刘宏一时间心血来潮下,鼓捣出来的。事后,他基本上没在关心过。现在许训又提起来了,说它还是解决私兵的关键,显得刘宏很有先见之明。这下子,他立即就高兴了。
“陛下,您成立的这个保安公司,由于是犬子负责。所以,微臣对它比较清楚。”说道这里,许训看了一下刘宏又说道:“陛下弄得保安公司,就有保护别人家业的业务。只是覆盖面有点小,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去保护商家,对家宅的保护,做的很少。”
“爱卿继续说,有什么想法选都说出来。”
“陛下,微臣觉得,应该将保安公司细分。有的,专门去看家护院。有的,专门护卫商人的经营之所。再有的,去护送商家的货物。还可以再弄个部门,让专人护卫有需要的人的安全,做专职的保镖。这样的话,不仅能够满足世家门阀的需求,让他们无话可说。陛下的保安公司,也能迅速的做大。”
“不错,爱卿的主意非常好,就按爱卿的意见办就行了。”说道这里,刘宏有说道:“既然保安公司属于民间行业,就没有不让别人做的道理。不过这个行业比较特殊,属于武装力量。为了百姓的完全,朝廷要对它严加控制。想要经营可以,必须通过朝廷的审查,得到朝廷的许可才行。”
刘宏的这个说法,大家都点头同意。武装力量,当然要严加控制了。就是刘宏不说,他们也会提出来的。
到了这里,取消私兵已经成了定论了。不过刘宏琢磨着,虽然家兵取消了,可是那些人并没消失。不给他们寻个去处,他们总归是个威胁。
这时,刘宏想到了后世的那些雇佣兵了。他可以吸引他们,成立佣兵团,去保护大汉子民在国外的生意。这样他们有了去处,国外的生意也有人保护了,一举两得。
既然是去国外,就不用控制太多了。只要在朝廷部门登个记,经过允许,就可以成立雇佣军。为了能吸引他们,只要经过登记的佣兵团,就可以购买朝廷的武器。
确定了佣兵团的事情,刘宏很是高兴。可是他猛地想到,无论保安公司还是佣兵团,都是要花钱雇佣的。
“那些官员和大贵族,要是和商人一起花钱雇佣,显得有点掉价。”
想到这个漏洞,刘宏立即改正。为了显示出官员,和大贵族们的特权,刘宏让朝廷专门成立保卫局,负责他们的保卫。
这个保卫局,就是一种特权的表现,绝没有那种监视的意思。因为刘宏知道,那些官员和贵族,几乎都是成了精的人物,根本就不可能,连自己身边的几个保卫人员都搞不定。所以,对于让保卫人员监视那些官员和贵族,刘宏根本就不指望。
取消家兵的命令下达了,世家门阀的反应很是激烈,他们的反抗行动,比清查土地和人口时的反抗,要厉害很多。
可是刘宏决心已定,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更是为了他自己的人身安全。一切敢于反抗的,统统都被定成了窦武和陈蕃的同伙。
83准备移民
刘宏弄出的新军,那是相当的强悍。没用多长时间,那些武装反抗,就被平定利索了。
人们看到刘宏态度坚决,而且又对他们的需求,做了妥善的安排,他们也只有无奈的认命了。
“我曰,大汉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都被世家门阀给占据了。到现在,大汉竟然能够存在,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看着各地,不断地报了上来的清查报告,刘宏的冷汗就下来了。虽然还没集齐所有的报告,但是这个推测的结果,也是八九不离十。
就在刘宏,等待着最后定论的时候,时间也到了八月秋收的季节了。这对刘宏来说,算得上是个好消息。因为在连年招灾了这么多年以后,大汉终于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春季时,各世家看到刘宏的农场丰收,得知皇庄的作物,竟然能达到亩产千金以上,就全都和疯了一样的托人,找刘忠要种子。甚至有很多人,直接闹到了刘宏的跟前,让刘宏将作物推广天下。
对于这事,刘宏当然是乐的顺手推舟,所有的人全都满意而回了。
而现在,终于到了丰收的时刻了。虽然只是一季的丰收,可是高产作物的顺利推广,也就预示着从此之后,大汉就不在缺粮了。
手里有粮心不慌,刘宏在得到了所有的报告,彻底的了解了整个大汉的土地和人口的现状之后。经过一番考虑,下定了决心,要对大汉进行全面的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