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2 / 2)

九重紫 吱吱 8366 字 2019-04-30

宝善是蔡弼的长子。

丁氏看了簇拥在身边的丫鬟、婆子们一眼。

丫鬟、婆子们都很有眼色地散开了。

蔡太太这才道:“什么事都要未雨绸缪才是。现在没有来往,你敢说以后就没有来往我这次陪太夫人来万明寺,不就有了来往眼光不要这么短浅”然后压低了声音道,“长兴侯在任上胡作非为,不知道有多少人弹劾,他却能巍然不动,这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结交石家的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这也是为了你们好。”又道,“你还记得从前和我们家过往甚密的翰林院掌院学士林观澜老先生不林大人三年前病逝,他的孙子在江南犯了事,结果林家一封信写到江南巡抚陶泽宇手里,林家少爷不仅没事,还揣着陶泽宇送的一千两银票的程仪回了京都。你道这是为什么不过是因为当年陶泽宇刚刚入选庶吉士,陶老太太随儿子来京都寓居,说一口带着福建腔的京都话,被从轻怠,那林太夫人曾经出头为她说了几句话而已。”然后叮嘱丁氏,“你要记住了,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就算是不能帮人,也万万不能得罪人。我今天带来你来,也是想让你和长兴侯家结个善缘。”

“娘亲的话我记住了”丁氏连连点头,亲自搬了靠在车辕上的脚凳,服侍蔡太太上马车。

只只蔡太太一只脚刚刚踏上脚凳,停靠在旁边的一辆马车里突然有人伸手撩开了车帘,一位珠环翠绕的妇人探出头来笑道:“蔡太太您是蔡太太吧”

婆媳俩回过头去。

丁氏满脸的困惑,想不起自己在哪里见过这妇人,蔡太太却略一思忖,笑道:“是窦家七太太吧我就说,长得这样标致,我怎么能不记得呢”说着,收了脚,在马车旁站定。

果然是很势利。

王映雪腹诽道。

这要是打招呼的是五太太,她恐怕早就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吧

王映雪抛开心中的那点不快,笑着下了马车,迎上前去和蔡太太婆媳见了礼,彼此寒暄了几句,王映雪见气氛很好,亲热地挽了蔡太太的胳膊。

蔡太太和丁氏都有些意外,王映雪已笑吟吟地道:“蔡太太,相请不如偶遇。我本想着这几天去府上拜会,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我也就不客气了有件事想求您帮忙”示意她到旁边说话。

这种事丁氏见得多了,不以为意地笑着带着丫鬟、婆子们退到了一旁。

王映雪请蔡太太到自己的马车里坐。

蔡太太想了想,笑着跟王映雪上了马车。

丁氏在外面等了大约一个时辰,期间不时隐隐听到马车里有哭声传出来。

蔡太太贴身嬷嬷有些担心地问丁氏:“不会有什么事吧”

丁氏笑道:“就算有什么事,窦家还有五太太,怎么也轮不到我们出头啊”随后猜测道,“可能是受了什么委屈,想请五太太帮她出面,又不好直接跟五太太说,就想让娘帮着传个话吧”

那嬷嬷想想,觉得丁氏的话很有道理,神色松懈下来,悠闲地站在那里等着。

又过了大约一刻钟的功夫,蔡太太下了王映雪的马车,王映雪要送,被蔡太太拦住了,道:“七太太先回去吧,这件事我仔细考虑考虑再给你答复。”

王映雪忙道:“多谢蔡太太了”眼睛红肿,神色哀婉。

丁氏一面想“也不知道七太太找婆婆什么事”,上前搀了蔡太太。

蔡太太的脸色紧绷,看上去有些凝重。

她一上车就吩咐马车夫:“快回去”

丁氏吓了一大跳,急急地道问:“娘,什么了”

蔡太太好像没有听见她说了些什么似的,神色恍惚,帕子在手里揉成一团又展开,展开又揉成了一团。

丁氏知道这是婆婆遇到了大难题,气都不敢喘,静静地坐在一旁。

马车一路疾行,很快就回到蔡家住的纸马胡同。

蔡太太却坐在车里不动。

外头的婆子久等不见人下车,撩了帘子正要说话,却被丁氏一个眼神拦在了外面。

太阳渐渐偏西,胡同里吹起了凉爽的风,马车里却燥热难耐,丁氏觉得背心被都要被汗水湿透了,拿起团扇帮蔡太太扇几下,自己也可以趁机解解暑,蔡太太却突然回过神,低声问她:“你说,若是我们有个机会赚一万两银子,我们做,还是不做”

丁氏大惊失色,道:“只怕风险也不小吧”

蔡太太颔首,欲言又止。

丁氏也顾不上闷热,移过去挨着蔡太太坐下,悄声道:“与窦家的事有关”

蔡太太和丁氏耳语了几句。

丁氏吓得脸色发白,手中的团扇“啪”地落在了脚下,引得外面跟车的婆子匆匆撩了帘子,急声地问“怎么了”,被丁氏喝斥一声,又退了下去。

“娘,您有什么主意”丁氏声音有点打颤,“只怕事后会和槐树胡同那边有罅隙”

“我也这么想。”蔡太太道,“虽说可以唬弄过去,可出了这么大的事,起码我一个敷衍失责的名声是逃不脱的。槐树胡同的人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会怀疑。何况你妹子还在他们家我算来算去,这个事都不好办”

婆婆说的是“不好办”,而不是“不能办”。

丁氏立刻看穿了蔡太太的心思。

既想着那一万两银子,又不想得罪槐树胡同那边。

她沉吟道:“要不,我们就当没这事的”

“糊涂”蔡太太喝斥道,“她既然把话说出来了,还许了我算是王家欠我一个人情,就已经下了决心,我们这边走不通,她肯定还会想其他的辙,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到时候不管成不成,都会闹出轩然大来。我们事先知道了,竟然不知会槐树胡同那边一声,你说,窦家的人会怎么想”

“那您的意思是”丁氏隐隐有点明白婆婆的打算。

蔡太太悄声道:“这个事,我寻思着还是得跟窦家说。那一万两银票呢,我们也接过来。到时候把银票往五太太面前一递,只说是形势所迫,不接下来没办法交待五太太说起来也是个爽快人,人家七太太都出了一万两银子了,她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我们既做了好人,又能名正言顺地赚笔银子。至于七太太那里,五太太既然知道了,断然没有把我们交出去和七太太对质的道理,五太太也不可能任由七太太行事,我们到时听五太太的安排就是了。”

丁氏忙奉承道:“姜还是老的辣我一听这事就慌了神,没想到娘这么快就有了主意”

“行了,行了,”蔡太太道,“我们这就去槐树胡同。”脸上却因媳妇的话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丁氏却道:“娘,这么大的事,您看要不要先和爹爹商量而且过几天就是仁哥儿的生辰了,我看与其这个时候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