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2(2 / 2)

资本大唐 北冥老鱼 5637 字 2019-04-30

“对了母亲,看你手里拿着这么多的符,都是给谁求的啊”杨妃看到隋国夫人给升平戴上平安符后,又小心的将其它几道符收起来,心跳好奇之下,这才开口问道。

听到杨妃问起这些,隋国夫人却是叹了口气道:“九娘,当初大隋还在的时候,我每年都会为你父皇和两位皇兄求平安符,现在他们虽然都不在了,不过这个习惯我却保留下来,现在家里已经积攒下不少的平安符,等有机会,我也要去扬州一趟,把这些都烧给他们”

萧皇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元德太子杨昭,二儿子就是齐王杨暕,只可惜杨昭早早的就去世了,杨妃甚至对这位大哥都没什么印象,至于二哥杨暕,杨妃想起来却是叹了口气道:“母亲,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了,可是我还是无法相信,最疼我的二哥竟然就这么离我们而去”

“唉,暕儿自幼聪慧无比,这点愔儿倒是很像他这个舅舅,当初在江都之乱时,他就向你父皇警示过,可惜你父皇一意孤行,根本就听不进去,结果导致杨氏皇族几乎被屠戮一空,可能这就是上天对咱们杨氏一门的惩罚吧”隋国夫人也眼含泪花的说道。

杨妃听到二哥杨暕的事,脸上也露出悲凄之色。不过隋国夫人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从悲伤中醒来,随手擦了一下脸上的泪水笑道:“你们咱们娘俩,说这些阵年旧事做什么而且这次我不但给你父皇他们求了符,还给文心也求了一道百子符,相信她戴上后,肯定会为愔儿生下一堆儿女来”

悲伤中的杨妃听到隋国夫人的话,脸上的表情立刻一僵,抬头看了看母亲一眼,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

第二百六十七章长安杂事下

长安城宋国公府,萧瑀和萧错父子相对而坐。

“父亲,文心一直未有生育,这已经引得杨妃大为不满,而且这次六郞出长安,还将那个崔家女子带在身边,听说杨妃也对那个崔家女十分有好感,如此会不会影响到文心的王妃之位”萧错一脸忧虑的问道。

“嗯,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文心的父亲虽然也称帝,但算起来,却是前隋的反臣,因此在杨妃眼中,文心也只不过是个反贼之女,再加上文心一直没有子嗣,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幸好六郞是个重情之人,只要他不松口,杨妃也不能拿文心怎么样,顶多让她受点委屈罢了”萧瑀品了口茶,神色淡然的说道。

“可是父亲,杨妃毕竟是六郞的生母,若她一直不喜欢文心的话,会不会影响到他们夫妻的感情”萧错虽然不是文心的亲生父亲,但在他心里,却一直把文心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更何况他对文心的母亲还有一种特殊的情愫,自然对文心更加的关心。

萧瑀听后却是一笑道:“放心,杨妃那里我已经请了你姑母帮忙,虽然你姑母不是杨妃的生母,不过看在她的面子上,杨妃也不会太过为难文心,现在最重要的,却是让文心尽快怀上六郞的孩子,到时无论这个孩子是男是女,都会使文心的位子大为稳固”

萧错听到姑母萧皇后肯出手帮忙,总算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只不过听到让文心尽快怀孕,他也是露出一脸的苦笑,怀孕这种事可不是说有就能有的,一切还得看老天的意思。只可惜萧错并不知道,李愔和文心一直没有圆房。

萧瑀也知道这件事他们帮不上忙,所以很快转换话题道:“错儿,上次随六郞去流求的人怎么样了,六郞都快要回来了,他们有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萧错精神一震,面露微笑说道:“父亲错了,现在已经没有流求了,只有齐王府治下的台湾。”

“哈哈,对对,只有台湾,没有流求”萧瑀也大笑道。

父子两人笑过之后,萧错这才开口说道:“父亲,前几天台湾那里又传来一段消息,他们已经在台湾南部划出一块不小的土地做种植园,只不过因为人手欠缺,所以第一年的话,整块土地估计只能种植五分之一的面积,而收获的甘蔗将由台湾官府统一收购,然后再制成白糖批发销售,而我们做为原料供应商,有着优先的批发权。”

“嗯”萧瑀听后点了点头,接着开口又问道,“错儿,以你的估计,今年台湾那边会有多少收益这些收益能不能补贴一下兰陵老家那里”

萧瑀出自兰陵萧氏,而兰陵也就是后世的常州,位于长三角的中心地带,自古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萧氏是当地的名门旺族,族中把持着大量的土地,其中不少都是靠着种桑养蚕来获得收益,可是现在随着棉布的冲击,使得丝绸的销路不畅,他们萧家自然也受到极在的影响,所以连一向不看重钱财的萧瑀才会想起台湾那边。

“这”萧错听后有些苦笑,父亲萧瑀一向清高,对家中理财方面的事根本不懂,若是让别人听到他刚才的问话,恐怕还会笑话他,不过他身为人子,自然不敢笑话父亲,只得开口解释道,“父亲有所不知,台湾种植园虽然是条好财路,但前期也需要投入不少的钱财,比如购买奴隶、工具、种子之类的,所以一般来说,第一年不但没有收益,可能还会亏损一些,最快也要到第二年开始,才会有少量的收益,直到各方面都成熟后,这种收益才会越来越大”

“呃”萧瑀听后也有些尴尬,其实这些他不是不懂,只是对兰陵萧家的情况感到心忧,所以才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萧错把话说完之后,脸上露出一种犹豫之色,过了一会这才接着说道:“父亲,孩儿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有什么话直说无妨”萧瑀开口说道。

萧错一听打起精神,站起来躬身说道:“启禀父亲,我兰陵萧氏人口虽然不多,但几房加在一起,最少也有两三千人,而且靠着族田的产出,大部分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我大唐科举一途实在太过艰难,这些受到教育的族人中,能考上科举的寥寥无几,剩下的大部分都在族中混日子。”

萧错说到这里,偷偷看了看父亲的脸色,结果发现父亲听的十分认真,并没有露出什么恼怒之色,这才让他放下心来,接着继续说道:“另外据孩儿所知,不是他们不想出去,而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既如此,那干脆我们就帮他们做个选择,将这些无所事事的族人派到台湾去,一来可以减轻族内的负担,二来台湾正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