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2 / 2)

“你刚刚说要活泛一点,”洪承畴一脸的疲惫,用手指捏着自己的鼻梁,低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学生明说了吧。”周钟微笑道:“学生毕竟主盟过复社,南都那里,还有一些消息渠道。日前,皇太子殿下上书皇上,已得允准,当日投降诸官,回复南都者,一律免罪。当日情形,人皆以为明朝必亡,自古无不亡之朝,又何必因此而罪人太子举曹孟德在官渡战后焚书之例,十分精警,也很服人”

洪承畴听了,也是微微动容。太子这话的意思,大约也和官渡战场曹操焚书,表示不追究暗中与袁绍联络的官员的举措一样,光明磊落,十分大度。

他也不禁想起自己,再想到崇祯的性格,倒是十分奇怪:怎么生了这么一个懂时势,知人心的皇太子

皇上,那可是睚眦必报,刻忌寡恩,绝不饶人的啊

“皇太子的奏疏里,指名道姓的就是提起学生了。”周钟得意洋洋,在座椅中扭了一下:“皇太子说,臣之表现固然那个过了一些,不过人皆如此,不足为怪。日后可以规定降官降将如何处罚,既然事前国朝没有刑律罪之,那么就免之不问了。还提起九老,说是松山一役,罪皆在陈新甲等人,九老才能过人,若非后方操切,也不至惨败。若是九老肯回头,也未必不能赦免”

洪承畴几乎把自己坐椅的把手捏出水来,只觉全身上下,无处不在冒汗。过了半响,他才哑着嗓子道:“此事当真”

“当然,学生岂能拿这等事说笑”

“好,我知道了。不过,覆水难收,皇太子的好意,洪某人只能心领了。”

半响过后,洪承畴才镇定下来,先撇清了一句,然后才看着周钟,沉声道:“那么,今日周大人前来,有什么事叫我效劳”

第228章转折8

听了张家玉和朱慈烺的话,殿中诸人,都是陷入深深的沉默之中。

北京情形在军情司的不懈努力之下,特别是在周钟这种降官们的配合下,各种大政要点,都是源源不断的送了回来。

在当时,防细作暗探也就是在战时严查外来人口,盘查可疑人物,根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

而采集情报,也没有太多的章法可言。

但朱慈烺以锦衣卫为班底成立的军情司,却是干的十分出色。

京师物价,特别是粮价,每隔五天就会快马送到清江,有的物价,恐怕连多尔衮都未必能知道。

内城因为只能允许满人居住,防备较严,所以各驻军情形还不大清楚。不过,在外城监视,每天都能看到旗兵和旗民进入城中。

大量的物资和人员都源源不断的打山海关和永平府那边过来,从辽阳到沈阳,清朝已经做好了正式迁都的打算。

北京情形,从驻军到物价,再到百官行止,民间舆论,就是这样源源不断的送了回来。

至于发展官员,暗中拉拢,这样的工作也是十分踏实,在不停的进行之中。

就是洪承畴,也在皇太子拉拢策反的范围之中。

原本军情司是没有这个胆子,毕竟洪某人是崇祯十三年就投诚,在清朝阵营中属于高位者,而且很受信任。

不过朱慈烺却是知道,在顺治元年以后,洪承畴有明显的失宠迹象,特别是满洲集团内部,对他的排挤十分严重。

在顺治七年以前,老洪是处在很尴尬和危险的境地,一直到顺治亲政,云贵两湖两广一直都是乱糟糟的,李定国还打出了漂亮的湖南战役,搞死了敬谨郡王尼堪,令得朝野震惊。那个时候,开国名王已经基本全完了,肃王豫王英王之流全死光了,二流王爷,象尼堪这样,不堪大用。

这个时候,洪承畴才重新出山,受到信任,在南京总督五省军务,而此人也不负顺治的信任,整军顿武,拉拢人心,清廷能安定东南,洪承畴的功劳当属第一。

此人固然可耻可恶可杀,但在这种时候,能拉拢,又何必把人推到阵营之外

这个世界,不论是以前,或是现在,又或是将来,有不无耻下作的政客么

何必和一个政客,特别是一个有能力的政客讲良知呢夏完淳似乎还在江南,应该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但愿他这一世,不必因为去辱骂洪承畴而被杀死了。

真的,没有必要。

时间已经很晚了,众人还在紧张的思忖着,烛火在窗外的微风下轻轻摇摆着,照亮着墙壁上的硕大的军事地图。

事情是明摆着的,根据情报分析,清军一路向西,一路南下,野心勃勃,象两只巨大的钳子,就要把华夏给一钳子铰子。

何其张狂,何其凶狠,也何其霸道啊。

但皇太子又怎么能断定,多铎这一路,并没有依原本的打算,由河南直接渡过淮河,或是从天津下临清,再下德州,下济南,济宁,一路由徐淮下扬州,渡江下南京

两条线路,都是直接打击着皇太子的辖地,而如果现在就动员,最多到十月初,清军就能到达山东腹地。

最多到今年年底,清军就能到达徐淮一带

而冬季做战对清军是毫无问题的,不论是正经的鞑子还是投附的三顺王汉军们,他们原本就是辽东人,冰天雪地里都习惯了,淮扬这里的冬季,怎么能挡得住他们

灯烛之下,众人的面色也越发阴沉下来了。

时间紧迫,太紧迫了。

“殿下,甲仗局暂且停止打造铠甲,先多打造兵器吧。”

良久之后,才是魏岳先开口说话,他起身叉手,面色十分阴郁:“南京武库所藏有限,和京师的十字库差的太远。况且,禁军也要用甲仗,哪里有多少富余来支应咱们现在的很少,上次咱们弄的十几万斤生铁,打了大约四千副甲出来,现在也是折腾的差不多了,从马鞍山买铁,连同运费又是大笔开支,银子咱们就是有,也禁不起这般折腾殿下,皮甲镶铁片或是棉甲,好歹都具装出来,再多打刀矛盾牌,现在是七月,等十月间东虏来了,咱们新军也就能上阵了”

这个上将军,向来是在大政上,特别是军务之外很少出声,就算是朱慈烺问,这个统兵上将也就是笑笑不言声,更多的是把精力用在练兵和营伍之事上。

倒没想到,对大军物资的储备和运用情形,魏岳倒也是十分清楚明白

听着他的话,别人不说什么,冯恺章和李恭二人,便是先连连点头

军马和相关的物品都已经堆积如山,相反,在要紧的兵器上却是落了后手,而冯恺章还别有一番心思,鲁密铳既然不好造,那个重火铳装药麻烦,携带不便,也罢了。倒是火炮是军国重器,需要加紧时间铸造,火器局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试制各种火铳和火炮,这个时间,是委实再也耽搁不起了

“铁是最为要紧的。”陈名夏此时在大局上没想明白,不过也是接着道:“咱们自己不产铁,就是有产铁的矿,暂且也顾不上了,只能外边调军政司和军需司已经再三再四的给户部和工部去文,请多调生铁,还有硝石、硫磺、草药、布匹这些要紧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