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6(2 / 2)

搅乱三国 孙一凡3703 5728 字 2019-04-30

人人都知道这对一个五十六岁,刚昏迷初醒的老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好。但刘备等人不能再等了,他们怕刘表醒转的时间太短,来不及听完他们这些话,即作出应由的决断,他们差不多是跪在刘表的榻前哭着说完了所有的话。

刘表比很多人想象的都坚强,他没叫嚷,没吐血,甚至没激动。他先驱赶走一直陪护在他身边的妻子蔡氏,然后叫进蒯越等重要臣子,并马上委以重任,分担了蔡瑁兄弟家人独霸的军权,甚至于还有点接管的味道。刘表当着所有荆州高官的面,宣布从那一刻起,没有蒯越的调令,城中任何人不得善调一兵一卒,并把能调集荆州上下军马的一半虎符直接交给了蒯越,由他保管。

刘表也知道自己这个小舅子在军中这几年把持和控制的程度,直接削他的兵权,恐怕会激起他铤而走险,挟怒而起。在他没有能站在于飞楼上时,他需要有个人能与他分庭抗礼。

这个人最佳的人选毫无疑问是蒯越,蒯家和蔡家本来就是势均力敌的襄阳两大世家。蒯越和蔡瑁因为政见不和,历来也不是朋友。虽说两人分属领域不同,但蒯越在荆州官场的声望无论如何还是能与蔡瑁一争高下的,也只有把他顶上来,才能镇得住荆州这股乱势。

对于还算留个情面的妹夫,蔡瑁虽说明显已有归顺曹智之意,但妹夫刘表醒了,他也没胆子就说立即架空刘表,软禁刘表,那就等于发动兵变了。蔡瑁没这胆,也不敢这么做,蔡瑁他还是想和自己这个妹夫好好说的,他还是放不下这份与刘表多年的情谊和刘表对他的信任及培养,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不想撕破脸皮的。

蔡瑁也很明白荆州上下大部分还是忠于刘表的,只要刘表没死,他们就有主心骨,就不会散乱,更不会跟着他去投降曹智。

对于刘表的冷漠,他惶惶不可终日,此时韩嵩和鲁肃也已在刘表醒转的第二日,收到曹智的来信后,重新被下了大狱,罪名是通敌和谋逆。典韦来时曾经就此时讨要过两人,但刘表不给,声称自己暂时不会杀他们,只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送交朝廷惩办。但这个朝廷是曹智的许都的那个大朝廷,还是他这个小朝廷,就不知道了

襄阳城内在刘表醒后,政治上得到暂时的稳定,但曹智大兵压进,还是给城内的这些人带来了恐惧。不过现在襄阳城内最恐惧莫过于蔡瑁了,他一面安抚曹智推迟对襄阳动兵的时间,一面又为无法说动刘表而感到无比焦急。

蔡瑁现在身边连个能商量对策的人都没有,但通过渠道送到蔡瑁手里的曹智密信,让蔡瑁一时惶恐不已。曹智最近又给蔡瑁来了份信,这封东西其实不能说是封信,而是一个瓷瓶和一张纸条。

蔡瑁拿着瓷瓶看了半天,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再看那张纸条时,就大致明白了曹智隐含所要表达的意思。那张纸条上,其它什么也没说,只是介绍了这个瓷瓶里东西的用法和效果。

蔡瑁看明白纸条后,手都抖了起来。曹智给他的竟然是瓶毒药,他要蔡瑁毒死谁呢

接下来的几日,蔡瑁牢牢的将曹智托人送来的那瓶药放好,他紧张地频繁往刘表的府邸跑,就是想做最后的争取,他知道曹智给他和刘表的时间不会太长。

第八百九十六章下定决心

蔡瑁先生一计,就在刘备下榻的传舍墙上写一首反诗,再到刘表那里告发,说是刘备想造反,在下榻处题了反诗。

刘表着人来到馆舍抄印了一份回去一看,诗倒是果然是反诗,但他这时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他跟刘备交往虽说时日不长,但从未见过刘备写诗,就猜知是他这小舅子不死心的离间计,于是当着蔡瑁的面撕了诗信,并严重警告蔡瑁不要用这些伎俩。

蔡瑁一计不成,就让妹妹蔡氏向刘表进言,这个刘备心怀二心,想要谋夺他的家业,主张刘表早日除掉刘备。刘表自从转醒后根本没和蔡氏睡在一起,蔡氏自然也没机会吹枕边风。这一计自然未获成功,刘表不但不许蔡瑁动刘表,并加派人手保护了刘备,使急病乱投医的蔡瑁后悔不已。

再之后,刘表就不在见蔡瑁,蔡瑁和蔡家任何人的求见都一律被刘表的亲卫挡驾了。

蔡瑁见不到刘表那个急啊,就别提了。见不着人,还怎么劝呢

但这时刘备却越来越受到刘表的青睐,加之刘琦的进言,刘表认为刘备能在他弥留之际,挺身而出,捍卫他们刘家的正统事业,其心可鉴,于是就更加信任他,刘备也是正好得偿所愿的每日都到刘表的府邸跑,套着近乎,为其出谋划策。

日子一久,两人感情渐深。刘表更是对刘备渐渐吐露了心声,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刘表告诉刘备别看自己这荆州丰衣足食,但南有百越杂处于现今中国南方各地。在中国历史上,整个广大的江南之地,即所谓“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在秦汉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对其虎视眈眈,西怕张鲁,这个胖兄弟早已对他的地盘垂涎三尺,准备在其虚弱时,不讲同宗情谊的要对其下手。现在又有东面的孙权来蚕食他的地盘,更是像匹饿狼来自北面的曹智,要并吞他的荆州。

刘表问刘备该怎么办

刘备给刘表出主意道:“要是兄长没什么信任的人,他可以让他的几个兄弟来,派他的三弟张飞南巡,二弟关羽西拒,他则可以为刘表领军抵挡孙权。”

谁料想这老哥俩正说的投机,未曾想门外正有一人在偷听。此时那偷听之人两眼若一汪清水碧潭,闪动着明亮的光辉。碧玉凤簪叉在高髻上,荡出一片动人的神彩。

这个偷听者不是别人,正是刘表之妻蔡氏,蔡梨花了。刘表此时对他们蔡家之人虽说不待见,但蔡氏毕竟是这后院的主母,也是刘表十年来的正妻。刘表虽说此时不再信任蔡家之人,但对蔡梨花的这份感情还是难以割舍的。这也造就了蔡梨花现在还是能在刘府各处自由出入的,所以她要找个地方偷听刘表和刘备的谈话,还是有地方,有方法的,有便利的。

在刘表房间的门口旁边的一扇透气小窗下,蔡梨花,这位现在刘府后院的主母之尊,竞像一个小贼似的蹲立在窗下,静静的听着房内的一切动静。

蔡夫人身穿了一身干净地短衣,带着一块包巾,原本那一头长发,都被藏在了巾檐之下,那张娇媚诱人的脸庞上也颇有风霜之感,显然这些年风月侵蚀所致。而且前几日她日夜不停的守在刘表的病榻旁也没少受苦,但因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