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2(2 / 2)

搅乱三国 孙一凡3703 5779 字 2019-04-30

“叫琦儿、琮儿来”

就在刘表临终传位似的,喋喋不休时,在樊城外等待了三日的曹智也终于迎来了理想中的结果。

就在和同一夜里蔡瑁带着张允来到了曹智营帐,表示了他们忠于汉朝廷,为曹智听用的意愿。曹智在大悦之下,立即升任蔡瑁为中郎将,张允为长水校尉。

接着对于刘表的问题,在商讨中蔡瑁与张允也决定亲自回去,劝说刘表,与曹智结盟。曹智也当即同意了,接着曹智更是大度的让张允率部屯守江陵,徐晃率部屯樊城,做遥相呼应。

江陵城就在樊城的后面,距离二百里左右,历来都是放置荆州辎重,水军装备等重要物资的重要城镇。曹军将樊城这扇北大门一打开,便可长驱直入南进江陵,东进襄阳。但此时,曹智让张允带着他的军队,驻防那里,不但是一种大度的做法,更是一种让蔡瑁、张允安心之举。

蔡瑁、张允现在是臣服了曹智,但他们和刘表的关系,还是摆在那里的,是斩也斩不断的。曹智要他们大义灭亲是不可能的,只能靠他们去劝说、威逼刘表。所以说蔡瑁和张允既是表面臣服的曹智,又是一个处理不好,会有很多变数在里面的。

于是,曹智在进驻樊城后,遵照贾诩的建议立即采取安顿吏民的措施,下令“凡原先的樊城吏民,与之更始。”大力宣传在曹智治下各郡各州的”服从之功”,兑现此前答应蔡瑁不会妄杀一名樊城军民、官员的诺言。

另外曹智在拿下樊城后,又将樊城以北的地区与南阳郡合并,成为一个新郡章陵郡,命曹仁以章陵太守兼都督护军,总领张辽、于禁、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路人马,驻扎于章陵郡,作为后备从樊城这里策应支援襄阳。因为曹智预感到自己的襄阳之行已经势在必行。

曹智此时也听闻了刘备到达襄阳的消息,对着贾诩、郭嘉到了句“这世界可真小”后深怕刘备会先他一步劝说刘表结盟袁绍,于是便立即命令蔡瑁轻装前进,尽快赶回襄阳,然后委派乐进、典韦等对襄阳外围进行布防,防止可能到的变故。自身则在蔡瑁启程后,也亲自与曹纯、曹洪、许褚、赵云率虎豹精骑五千追在蔡瑁之后“慢步”奔襄阳而去。

而此之前,有意思的是益州牧刘璋消息很是灵通,在曹智征荆州之初,就已经派遣属下阴溥向曹智致敬,一副表明立场的样子。

曹智就联系不多的刘璋的突然遣使而来,而与郭嘉、贾诩、曹仁等人商议,众人一致认为既然刘璋自己找上门来表明立场,就不要浪费,此时他们也需要西边的益州安定。

于是,曹智为了安抚刘璋,加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璋接到加封后,不久后又派别驾从事张肃遣兵运送军用物资交给屯兵在樊城的曹仁,并向曹智表示愿意接受征役。

此时虽说曹智已不再樊城,但他还是书信告知曹仁,升任张肃为他将军府椽,拜广汉太守。

综合了各方消息后,曹智大胆长驱直入襄阳时,襄阳城的刘表的病情确实一波三折的跌宕起伏起来。

刘表当晚吐血晕倒后,很多人以为刘表这一病就不行了,正当各方势力摩拳擦掌的准备扶植新荆州之主上台时,刘表有奇迹般的挺过来了。

这次就连刘表自己也觉得大限将至,在病榻上,他几次觉得自己身子已经几乎快散架了,甚至叫来了儿子准备安排自己的后事。但是心中那团火一直熊熊燃烧着,他刘表不甘啊。想他荆州拥有一百一十七座城池,近一百一十四万户的泱泱大州,实力雄厚,不说有所作为吧,也不该被曹智、孙策这群小辈折腾的千疮百孔。

想到这些刘表在弥留之际心如刀割,但他不甘就此死去,于是刘表就死死咬牙忍耐,几次睁开眼,对两个一脸期盼的儿子要说些什么时,又都忍住了。

刘表明明几次都已经感觉到了生命的极限,他自己都怕是要过不去时,刘表竟能就狠狠的咬住自己的舌头,让疼痛叫自己清醒一些。

经过这种用疼痛来刺激自己的身体,刺激自己精神的办法,加之州府内养了几名医国圣手,的确还有些手段。在他们的精心调理之下,原本刘表潺弱的身子,在几天以来,明明几次都已经到了极限的刘表,却给他奇迹一般的挺了过来

刘表的意外的清醒,是许多忠心于他的人大松一口气。同时也是很多人失望异常,在这些失望的人群中,可能要数他现任的正牌夫人蔡氏最为严重了。

蔡夫人是刘表的后妻,蔡夫人的家族是荆襄一带的豪族蔡氏家族。刘表初来荆州时主要就是依靠的蔡氏和蒯氏两族的支持,作为回报蔡家和蒯家都有人在荆州官府为官,而且做的都是大官。蒯家四兄弟现在都是荆州州府官员,且都为文官,把持政坛为数多年。蔡家没那么有才华的兄弟,除了蔡瑁握有荆州很大一部分兵权外,就没有那个能在官场上出类拔萃的了。

但蔡氏一族还是比蒯氏在荆州强势,因为他们家族的人不但握有兵权,而且还握有枕边风的特权。

拥有这份特权是蔡氏家族的一名女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就是现在的刘表正妻蔡夫人。蔡夫人原名蔡梨花,十八岁时以处子之身嫁入刘府,嫁给死了老婆,有两个孩子,比自己大二十七岁的汉室宗亲刘表为妻。

在名分上,刘表没有亏待蔡梨花。但一个十八岁的黄花大闺女,嫁给一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人,在蔡氏那个对丈夫充满美好憧憬的年纪里,委屈的程度可想而知。

第八百九十章无法弥补的青春

但蔡氏的父亲告诉他,这都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她必须做出牺牲。蔡氏是个孝顺的人,同时也是个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的人。传统的伦理孝道,使蔡氏没有反抗的勇气,她认了。她屈服的家人为她命运的选择,用她的青春来换取高高在上的权力。

在新婚的第一夜,蔡氏第一眼见到虽说四十五岁,但依然风度翩翩的刘表时,她的心暂时得到了平复,因为现实还不算最坏。

但安定的十二年老夫少妻生活里,蔡氏无所出,流逝的是无法弥补的青春。对于一个三十岁的妇人,在这个时代绝对已经属于步入中年。没有孩子的寄托,只能让她把母爱放在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和自己族里的几个侄女身上。但这份伤痛,还是不能如此抚平的。在这医疗不发达,性知识不普及的年代里,蔡氏也明白她生不出孩子吗,不是她的错。那是她丈夫刘表的错,随着年龄的增大,刘表正在逐渐丧失男人的雄风和某些能力。虽说刘表也对此很是内疚,于是只能在枕边风上对妻子蔡氏言听计从,百般迁就。

但这又有什么用,刘表正在老去,而蔡氏正当在越来越渴望那份夫妻妙趣的虎狼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