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4(2 / 2)

搅乱三国 孙一凡3703 5857 字 2019-04-30

乔霜理由还挺充分,就是要这样,给你印下标记,以后还看你怎么朝三暮四,还怎么一个又一个的往家里领人。

看来这小妮子策划已久,曹智只能自认栽了。他换上高领的衣物,缩着脖子才和乔霜出门,先去往客栈找寻乔莹。

没想到他们到达乔莹下榻的客栈,却被告知乔大小姐招了几个旧家奴,已于今天一大早离开了客栈,只留下一封书信给乔霜。

乔霜当场打开信一看,原来乔莹已经离开宛陵,去往皖城,找寻父母去了。她在信中告诉乔霜不必担心她,也不用找她,父母再怎么说都是父母,他们年纪大了,需要有人在他们身边照顾。乔霜已找到归宿,就在这好好享受生活,父母就由她来照顾,她就不和乔霜话别了,自去了。

乔霜读完信,哽咽着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她以为姐姐是羞于曹智误闯她房间的误会,而不敢在宛陵多待,才借口去了庐江父母亲身边。

曹智扶着娇妻安慰之时,也匆匆接过信札,看了一遍,他确有另一番计较和推断。

“乔莹啊,乔莹,你和我的夫妻之实,从你躲着不肯见我,我就有理由确定了,唉我其实已经打定主意,要对你负责任,你又为什么要躲着我呢,唉”

第六百八十二章兖州惊变

曹智一路安慰着乔霜不必担心,回到州府,就立即命人从宛陵到庐江皖城的一路上,一定要截住乔家大小姐,并把她平安的送回。

曹智在回到州府,又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曹操的东征大军已快打到徐州的琅邪、东海两郡。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拿下琅邪、东海,也就意味着曹操的大军已贯穿徐州全境,征服整个徐州已是指日可待之事。

祢衡却在私底下向曹智建议,立即书信曹州牧,东海靠近大海,盛产硫磺,曹州牧拿下东海后,很重要的就是立即派人寻访硫磺,并着手开采,运回丹阳,让他们好炼制火药。

曹智一听马上接受了祢衡的建议,书信一封,派人送往徐州。

曹操绝未料到,朝廷会在这种时候正式承认他为兖州牧。曹操收到这份任命是在兴平二年的初冬,推算起来,献帝那功夫儿的ot朝廷ot应当已在安邑,在自己弟弟的掌控之下。

接到这份任命的那天,曹操正在军帐里与栾氏耕云播雨。他的亲卫长典韦正忠心耿耿的持戟在帐外守卫。而在军帐的那边,一位又聋又哑老兵忙活着为他用开水烫杀内衣里的虱子。那份任命通过典韦的手,又通过幕幔的一条缝隙,递到了躺在军床上的曹操手里。

曹操立即将栾氏推开,披衣而起。风情被立即丢到了脑后,脸上一派严肃。

ot终于来了ot曹操自言自语的兴奋叫道。

这份迟到的任命让曹操特别兴奋,但在兴奋之余,他觉得应该马上向朝廷,向献帝表示感谢其实这也是ot公事公办ot所应有的程序。于是曹操走向了书案,提笔写下了一封t领兖州牧表gt。

ot表ot中表达了三层意思:一、他曹操始终不忘皇恩,忠于汉室之心不变,二、他以往率军征伐,皆是ot顺天行诛ot,是符合皇上意愿的,三,他自知ot攻无所执ot,愧对ot兴隆之秩ot,如果就这样接受了这份任命,真怕惹世人叽笑这自然是故作谦辞了。

同样对于袭费亭侯,曹操也发去了一份t谢袭费亭侯表gt,这当然是内怀潜喜,外作谦让的一种传统作法,须知几乎所有袭爵的人,都会这样ot上书让封ot的。

按照常规,朝廷又会下第二道ot策命ot,坚持原封、原表。而作为曹操呢,循例又会来第二份ot辞让ot的表章。朝廷和皇帝又须下达第三道ot策命ot,曹操这才可以不用再做作的接受封赏。

这样一来二去,着实费劲,但这都是必须走的程序。曹智身边有贾诩提点着这一切,曹操身边此时也有一位惊天地的谋士出现。他就是郭嘉,郭嘉是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颍川这个地方是人才辈出之地,为各路英豪出谋划策的谋士,十之六七出于此地。曹操帐下谋士就有许多出自哪里,而无疑郭嘉是曹操人身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颍川人。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这是后世对郭嘉一生的评价,郭嘉也的确没有辱没这些评价。曹操接下来的统一中国北方,在曹操先后剿灭吕布、袁绍及其余部的战斗中,郭嘉居功至伟,立下了不世功勋。郭嘉在曹操集团中的重要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甚至可以将曹操的戎马生涯按郭嘉之死分为前后两部分。郭嘉生前帮助曹操统一了北方,郭嘉死后,曹操除在西北与马腾、韩遂等草寇型军阀的战争中取得一些战绩外,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直到208年赤壁之战后,更留下一个天下三分的无奈结局。这样一个能在史书上划分历史的人,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现代世称之“鬼才”之名就一点不为过了。

三国争雄,英雄辈出。对于各路英雄来说,拥有高明的谋士至关重要。众所周知,诸葛亮一出山,刘备就时来运转,从寄人篱下的狼狈状态开始走向成功,最终建立了一方基业。与之相反,曹操集团却因为一个人的早逝而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导致曹操统一中国的理想没能实现。曾对此人大为赞赏,称赞他“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他,就是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郭嘉。

郭嘉是荀彧举荐的,曹操在第二次东征徐州时,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他的的谋士。此时的荀彧正被曹操安排留守兖州老巢鄄城,荀彧也知道曹操在第二次东征徐州之时,依然未能约束手下,曹军冲进徐州大地一路烧杀抢掠,甚至连投降徐州军将士的家眷也不放过,奸淫、乱杀之事时有发生。

荀彧是个极其圆滑之人,他非常懂得揣摩曹操的心理。他知道此时自己苦劝曹操约束部下,肯定忠言逆耳,于是,荀彧就决定利用此次机会向曹操举荐一个能言善辩的好友,或许曹操也自感需要有人来提点、约束一下自己。而这个荀彧在袁绍帐下时就认识的好友郭嘉,正是这样一个人。于是,荀彧义不容辞的把郭嘉推荐给了曹操。

郭嘉时年二十八岁,他长得清瘦俊朗,又有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少年时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他喜欢与长者交谈,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常使长者们自愧不如。一次,一个外地来的术士见到小郭嘉,大为惊叹,称此男孩是姜子牙太公转世。从此,郭嘉就有了一个绰号“小太公”。光阴往荐,饱读诗书的郭嘉转眼长大成人。这位“小太公”自信而清高,喜欢无拘无束,交友非常挑剔,只与心目中的仁人志士来往。但他待朋友非常真诚、热情,喜欢通宵达旦地饮酒畅谈。

郭嘉二十二岁的时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