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宋朝,一个便宜行事,是多难得。
王韶说道:“臣等一定不负圣恩。”
接完了圣旨,三人站起来,蔡挺说道:“王行军,种将军,朝廷还调来几将。”
说着拍了拍手,兵士从外面带来几人。蔡挺做了介绍:
第一个乃是前名将王凯手下大将窦舜卿,在西北战争中多有出色表现,曾随使出使契丹,契丹人闻其善射,置酒请射,每发皆中,又取得二弓示其精良,窦舜卿不屑地未弓,一挽皆折,能拿出来做示范的可谓强弓了,只用一次力气就将弓生生拉断了,可见其臂力之大。以泾原路钤辖身份来到西北,不过这一职位是空挂,实际将会充塞到怀德军,听由王韶指挥。
蔡挺说到这里,有些苦笑。
郑朗未免太看重了这个王韶,让种谔居其下,让窦舜卿也居其下,千万莫在看错了人。
第二便是定川寨牺牲的将领刘贺之子刘昌祚,以荫录为右班殿直威远砦主,只做了一件事,青唐聚兵井盐,经年不散,刘昌祚奉命前去诘问,诸酋问,汉家想要取我盐井吗刘昌祚说道,国家富有四海,何至与汝争此与诸酋首俱来,犒酒欢宴,由是西境乃安。没有什么战功,但经郑朗指名,想来不差的,也塞到了怀德军。
第三第四也是定川寨一战牺牲的将领姚宝的儿子姚兕、姚麟兄弟,兄姚兕荫补为右班殿直,弟姚麟考为团指挥使,现在没有什么名气,调了过来。
第五人乃是麟州保卫战中有功的将领苗京之子苗授,以荫补供备库副使带指挥使。
第六人是好水川战役中惨烈牺牲的名将王珪之子王光祖。
介绍完毕,蔡挺说道:“郑公在信中对我一再嘱咐,此六将乃是一时之选,国家未来的重要武将,望王知军用之也要护之。”
是六个人才,给你们的重要帮手,千万不能当成炮灰使用。
“喏。”三人对视一眼。
除了窦舜卿外,对其他五将皆不了解。
也无妨,带回去溜达溜达,就知道了。
蔡挺又说道:“此外,泾原路副都总管杨燧也是一时之选的名将,若有需要,三位也可以动用。”
“喏。”三人惊喜地说道。
杨燧也是一员老将,平王则与侬智高,以及与交趾交战时皆立下赫赫战功。有此人相助,胜利便多了一份可能。
其实他们不知道,中间五人若用得好,那一个都胜过了杨燧。
给了武器与重将支持不算,接下来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支持。
蔡挺说道:“王知军,你跟我来。”
“喏。”
蔡挺将他带到州衙后一个安静的小宅子里,屋中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大汉,蔡挺退下,只留下王韶。
大汉自我介绍道:“王知军,我乃是特务营总管周渊。”
王韶肃然起敬。
朝廷有一个特务营,都是知道的,可究竟他们有什么成员,怎样构成,已经成了国家的保密核心,在外界人眼中特务营神秘无比。
他说道:“见过周总管。”
“王知军郑公很看好你,也莫要与我客气了。我前来渭州,第一乃是为你提供情报帮助。”
“谢过圣上,谢过郑公,谢过周总管。”王韶大喜,有特务营详细的情报协助,无疑是如虎添翼。
“大家皆是为了大宋,无需谢过了,第二条我向你提供一个帮助,但在这之前,请你记住一句话,今天所听到的不能向第二人泄露,那怕是最至亲的亲人。”
“请明示。”
“嗯,我协助你,只能呆在渭州协助你,过一会儿,我会安排三人,与你一道前往平夏城,由他们与你保持联系。”
“行。”王韶道,但他眼中还有一丝不解。
周渊看出他的疑惑,说道:“此一战,乃是郑公看好你,不然还轮不到我本人出面,因为本人还有一个名字,没藏青都。”
前面将没藏青都说出来,后面王韶差一点嘴冒白沫,雷了。
不过他迅速反应过来,周渊也许没有几人知道,没藏青都知道的人太多了,甚至许多西夏人都能认识,当然不能去前线。忽然他眼中闪过古怪的神情。
“不错,不愧是郑公看好的人,居然猜测出现,其他的五员没藏六虎皆是特务营的高级特务。”
“我,我。”王韶嘴角哆嗦了。因为六人当中有一人此时正坐镇天都山,李开泰。此人在西夏成名已久,对辽对宋对吐蕃,皆立下赫赫战功,为了对付此人,王韶与种谔绞尽脑汁,敢情几月来,一直是谋划对付自家人哪。
“先带一个好消息给你,西夏马上围攻绥州城,带去了大量将士与军队,这是奇袭天都山的好时机。其次是李开泰,他会配合你行动,关健时候能调动一些军队离开天都山,便于你行动。但有两个前提,一不是有损他的名声,未来李开泰必有更大的重用,若因为天都山一战,让梁氏推卸责任将他斩杀,即便有功,也会得不偿失。二是做得漂亮一点,不能让外面人怀疑。”
“好,我知道了,一定会谋划好。”王韶认真地答道。这五个人已经成为西夏的重要将领,一旦利用得当,会起来无可拟代的作用。仅是为了一次突袭,折损一人,那是有点得不偿失了。
“不错,不错。”周渊又夸了一句。
王韶又想到一个问题,压制住心中的惊讶,问道:“这么说来,朝廷不久便收复西夏”
“王知军为何有此问”
“年龄”王韶委婉地说了二字,都五十岁左右了,军人寿命短,若等他们老死了,就失去了价值。不知道过程,但想来朝廷在五人身上必花下许多心血,收复西夏时间拖久了,五名关健人物利用不上,损失太大了。
“是啊,王知军既然问起,某也不妨对你说一说,郑公之意,还是如你平戎策上所写的,先经营河湟,后经营西夏。即便收复西夏,大约也要到十年过后。不过也无妨,受郑公之托,朝廷早在十几年前就向五将下了命令,低调行事,将身上隐疾隐伤一一治疗,同时尽量减少奔波,也减少亲自前往前线作战受伤的可能。”
奔波少了,隐伤痊愈,保养得当,寿命会延长。而且也与五将的身世有关,虽及时的投奔梁氏与梁乙埋,不过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