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一个说法。
说不管不问,即便再保守的官员,面对国家财政赤字,也说不过去。但不是赞成这样去做的。比如隐田,象以前那样多好啊,一年来上一两个州,查为辅,警示为主,矛盾不会激化,又阻止了隐田蔓延动向。何必来一个鲸吞,一下子查八十个州,并且还是彻查。
不但朝堂,就是下面盘查的各个京官,在普天反对声中,许多人态度软化。一些老好的官员,直接写了辞呈,这样来换取功绩,俺做不出,让俺挂职辞官。
郑朗摆了一下手,说道:“诸位莫急,各个京官下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我知道,这个等会儿说。我先说商税。如今商税已经是国家税务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将税务从两税向商税上转移是正确的,增加了国家收入,减少贫困农民的压力,商业进一步的繁荣,给国家带来更多富足。但有许多不好的事。国家为了征商税,设都税务院,各州府设都税务或商税院,关镇也置务,对商品进行税务征收。太祖时置吏征收,然这些小吏多隐没官钱,因此太宗时王仁赡上书言其弊,各务置吏完全归于朝廷,大则置宫监临,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临、监押同掌。但由于州县监酒监税的财务官员,多是贬黜朝官的安身之地,士大夫多耻之。赴任后仍交给当地小吏主管。这些小吏一是取悦州县官员,二是中饱私囊,因此加倍苛压。”
赵顼皱了皱眉头。
只要涉及到国家方面的,从郑朗嘴中说出来的真相,皆让人失望。
“再搁一搁,我说商税的征收比例,行者出货,过务交纳的税务谓过税,以百取二,到达市坊销售,谓之往税,以百取三,税务并不比,可各州县商务多如牛毛,不但征税,往往还变法强征暴敛。臣曾计算过,若是百万斤蜀茶辗贩到三千里之地出售,仅是往税过税,以及各务新出来的名词翻税,就会达到两万贯吕陶奏折,两千五百万斤蜀茶辗三千里,苛税有五十万贯。若此,我朝一年仅是中书统计上来的数据产茶就达到七千余万斤,仅是蜀茶就有两千余万斤,是否能带来一百五十万贯商税这是不可能的,若是仅贩运时的商税就达到一百五十万贯,再加上原地对茶农的征税,仅是茶叶一项,就可以替国家带来的两百五十万贯收入。事实中书统计内外茶税钱仅有四十九万八千余缗。还有两百万缗钱哪里去了”
用数据说话。
哪里去了,不用说全部被小吏们贪污。
一个茶,两百万缗钱就没有了,茶叶在国家财政里才占多大的比例
郑朗又说道:“这仅是正常的税务计算。实际不是,许多大茶商有浓浓的背景,所过之处,小吏不敢征税。但是否就证明了税务收不齐非也,真正敢征税的皆是无权无势小商人,这里就有下去的监察司一件报案。”
将它传递下去,一个湖州中小茶商,与京城商人搭成交易,运了一批茶叶向京城销售。但因为路路商务苛薄,茶叶运到京城了,也逼得生生破产。一家人急得要上吊,正好朝廷派了京官与监察司官员下去盘查,递了讼状,要与这些小吏们打官司。
看到这个讼状,郑朗想起前世。家中有亲戚在经营船舶运输,有人给运费从山东装煤到上海。价格也公道,结果打听了一下,不敢接单。运费给了一百块钱一吨,油钱与正常的税务六十块钱足够了。来回一个半月时间,看似不错。但实际不是,国家制订了种种政策,制订是出现于好心,为了船户安全,包括船舶装配,人员配置,但船户们为了节约成本,总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好。做齐了,也休想赚钱了。这是无奈的事。在熟悉河道上跑,港监来检察,一条中华香烟打发。陌生航道上跑,未必能打发掉,罚款来了,往往三万五万的罚,就是装备齐了,想找麻烦还不容易,难道港监艇靠上来,一无所获回去
顺利也许还能赚上一笔小钱,若不顺利,碰上几个悲催鬼,完蛋了,有可能罚上十万大洋回来,那么亏得连家都认不得。
与宋朝性质差不多。
而且查也难查,不查不行,一查会引起无数纠纷。
郑朗看到大家看完,又说道:“诸位,你们怕麻烦,我更怕麻烦,若论最不喜欢麻烦的,你们很少有人能及我。但请教一下各位,不用麻烦,如何解决或者默视这些现象继续蔓延下去”
第八百二十五章简中下
“有没有好办法”曾公亮问道。湖州那个茶商案好解决,将沿途交纳的苛税退回,那个小民就会欢天喜地。但问题是不能整天到晚为这些小案子,让中书处理。这段时间不但郑朗忙碌,中书也忙得快喘不过气。
“有,我以前说过,为政之道乃是中庸之道,但想把握中,太难了,想到另一个字,简简化政令,例如商税,进行新的举措,不征过税,只征出税与往税。出税就在出产地由商务征收,根据路程远近,制订往税比例,商户带着商品由当地商务核查,交纳出税,携商品到达交易地点后,再由商务核算路程,与朝廷核订的比例,征收往税,商品才能交易。沿途商务只有盘查商品种类与数量是否与出税报表上如一权,没有任何征税权,盘查时间不得超过半天,大宗交易不得超过一天。若过这个期限,商人有权利自由携带商品过关过务。避免贪吏有意扣押商品勒索。再者,为防到达交易地后逃漏出税,商人需带出税清单返回,交给出税商务存档。若半途出事者,必须请当地官吏做证明。仅在当地交易,只能征一次税务,出税与往税一起交纳。那么所有弊端会弱化。”
是弱化,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政策。
政策越繁琐,下面的官吏就越容易钻空档子,巧立名目。
还有很多缺陷之处的,比如出税所在地与往税所在地非是以货比例纳税,而是进行沽价后纳税。沽价过程中就会有空子钻。不可能不沽价的,比如市上的鱼,难道称一称有多少鱼,一百斤,官吏征其二斤,再拿出去卖就算征二斤,还有大鱼与小鱼的区别。
但是弊端肯定比原来小了很多。
首先各地商务征不到过税与翻税,一些商务成立也就没有多大意思,会自发地逐一减少,减少了商务,也就减少了小吏数量。
加快了商品流通时间,商税变成出税与往税,想要增加地区收入,只能鼓励当地商业扩大,有所出,才能有所得,要么鼓励当地交易量增加,只有增加交易量,才能得到往税,会进一步地利于商业发展。
还有许多不公平现象,可手续减少,不公平现象会进一步地下降。一些有远见官员为了长远打算,使其地有所出或有所交,会主动约束下面的小吏产生更多的不公平现象,以诱惑商人前来投资或者前来交易。
这便是简政之道。
郑朗这些年薰陶作用还是有一些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