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6(2 / 2)

赵顼说道:“这是王安石、吕惠卿与三司官员呈上的札子,诸位请看一看。”

太监将一份很厚的札子递下去。

郑朗初次来京时,赵顼曾经与郑朗谈过一些郑朗未至京之前发生的事。

台谏重组乃是郑朗之意,但在郑朗说此议之前,司马光曾上书,闻陛下喜欢用内臣采访外事以及群臣能否,臣以为不对,陛下有两府两省台谏,外有提转牧守,皆腹心之臣。只要选好人,各举其职,则天下之事,陛下在九重,也知之。

赵顼未必听太监多少话,这是司马光委婉地进谏,让赵顼多听听言臣的声音。

八月京师地震,这在古代不是小事,赵顼召群臣进对,曾公亮答道:“天裂,阳不足,地震,阴有余。”赵顼问谁为阴。曾公亮说道:“臣者君之阴,子者父之阴,夷狄者中国之阴,皆宜戒之。”回答得很含糊,他是老好人,不大愿意得罪人。吴奎就说了一句话:“但为小人党盛耳。”

赵顼当时感到很不悦。奶奶的,你整儿成了贼喊捉贼。

永厚陵归,开始第一步重组,颇有压力的,赵顼听从郑朗建议,做得很小心,那时还没有对五相下手。问司马光:“朝廷每有除授,众言辄纷纷,非朝廷美事。”

司马光说道:“此乃朝廷美事,知人,帝尧难之,况陛下新即位,万一用一奸邪,若台谏循默不言,陛下从何知之”

赵顼才问道心里话:“吴奎附宰相否”

问郑朗,郑朗未答,看问问司马光有没有答案。司马光同样不客气地说道:“不知。”

赵顼又问了第二句:“结宰相与结人主孰贤”

“结宰相为奸邪,然希意迎合,观人主趋向而顺之者,亦奸邪。”

赵顼知道了,于是决意罢吴奎。

后来郑朗赴京,赵顼才想到一件事,附人主不对,附宰相不对,那么附谁陷入误区,不是这样选择的,一加一就是二,非是零与五。郑朗因此与他再次解释,什么叫忠,什么叫媚,又将自己写的忠恕拿出来,做进一步的详解。没办法,赵顼岁数太小,人生阅历又少,即便写得浅显,不具体地解释,还是很难吃透它。

再次讲了如何用人。

屏风后高滔滔就问了一句:“郑公,吕惠卿当何”

郑朗侍讲,受益最深的不是赵顼,岁数小,仅能吃透三四成,高滔滔却能吃透六七成。每当郑朗来侍讲时,高滔滔就躲在帘后或屏风后听讲。赵顼啼笑皆非,也没有反对,母亲受益,最少自己遇到困难时,回到后宫有一个人商议。

郑朗从容答道:“太后,吕惠卿才有余,德不足。类似夏竦与王钦若。”

不是坏话,实际郑朗对王夏二人评价相当地高。又说道:“可重用,三司、参知政事皆可以授之,唯独不能授之首相,即便听其言,也要听其事言,而非听其言人。否则就不能用好此人。真宗用王钦若,或多或少有些失误,仁宗如何用夏竦,陛下与太后就可以如何用好吕惠卿。”

他奏事时能听,但针对人去的,多半不是好事,别当真。

高滔滔又问道:“何人当是首相才”

相信郑朗,若是韩琦在此,高滔滔万万不会问,俺就是首相,你问朝中有那些首相才是想做什么

郑朗也从容答道:“首相才,富公与曾公皆差了,但有,王安石,司马光,吕大防,范纯仁,吕公著,刘挚,吴充。可这几人都有明显的缺点,王安石过倔,司马光过智,吕大防过于固执,范纯仁过谦和,吕公著过于温和,刘挚过于骨鲠,吴充才略低。这几人皆需要打磨,才可以得以重用。”

高滔滔久久不能言,郑朗所说的数人当中,吴充虽然其子娶了王安石之女,然与欧阳修走得近,刘挚现在还没有正式发迹,乃是韩琦的门生。还有四人则是郑朗的学生。

举人不避亲仇,乃古风,能做到的,仅是郑朗勉强一人罢了。

许久后又问道:“卿有何短”

“臣之短太多了,思虑过密,偏软,对仕途略有些淡,还有那件事,终是臣一生最大的污垢。”

再次勾起赵顼的怀疑。

高滔滔问道:“晚辈中有何相才”

儿子毛躁,国家又如此,现在不能将真相对儿子说,高滔滔又岔开话题。郑朗如实答道:“臣初来中书,晚辈们不知也。”

这份札子就是郑朗嘱咐下,王安石与吕惠卿花无数精心写出来的。

国家弊端很多,可冗官乃是重中之重。不仅是官,还有吏呢。因此根据司马光那份札子重新考证,写了一份报表。既然郑朗想重组,也说了如何重组,根据这个重组后的部司进行员额约束。

没有依据真宗时,一旦将两万五千名官员节成一万人,会捅破天的。也不大可能依据真宗时的故事,首先因为分流,地方上官员就无法节制成八千人。再者就是新设的几监,就是按照以前的规矩,也得派一百多名官员进入主持,但肯定不能象现在,数监增加了五百多名官员。

首先是京官,近四千名京城,在他们报表上变成一千六百人。再加上地方官员,计达一万五千六百余名官员。若不考虑到郑朗的分流,有可能让他们节成一万两三千名官员,整去了一半。

仅是官,还有一个大头,吏、衙前与役。

以前又有一种说法,叫役人,包括各个部门的小吏、衙役、耆户长、弓手、渡夫等等。其中难以区分的便是保丁、乡兵、土兵与弓箭手。郑朗以前做了一些改制,正式性质的兵士为兵,归三衙枢密调动,例如乡兵,弓箭手、土兵、保丁乃是民兵性质,归地方管辖,这个分划注定以生产为主,训练为辅。毕竟国家给的条件很有限,第一个免其赋租,第二个给少量武器与少量补贴。而这些人皆是家中的壮力,柱梁,若只顾训练,一家人生活必定会出现危机。

韩琦的义勇也属于这一个种性质,但失去原有的救济性质,严重耽搁陕西农业生产。

这类,王安石与吕惠卿不去动。因为补助有限,边区与一些贫困地区,至今还没有实施免役法,而这些民兵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