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到了九月,郑朗心中在犹豫。
看赵祯种种迹象,似乎在变好了,要不要回郑州。
这一天,到了内宫,还有赵念奴母子在,以及赵祯几个更小的女儿。大者是庆寿公主,才三岁,虚四岁,史上很长寿,金兵入侵时,听到她是仁宗的女儿,主动放了过去。不但放过她,仁宗陵也没有毁坏。算不算仁者无敌是周氏的女儿。还有三女,永寿公主,冯氏的女儿,四女宝寿公主,才两岁。通过这几个名字,能看到赵祯有多担心,数子女夭折,真让他怕了。
郑朗却蹙起眉头。
这一回不担心发生什么,等到庆寿公主长大成人,他早就是一个老人,能发生什么
可是看到赵祯将四个女儿全部带来,赵念奴既当姐姐,又当妈妈地在安抚,郑朗心中隐隐地觉得不妙。
“郑卿,坐下来吧。”
郑朗坐了下来。
赵祯看着几个女儿,说道:“朕几个孩子,以及外孙全部在此了。”
“是。”
“她们几个还小,只有奴奴大了。”赵祯说到这里,眼中还有些担心,大者才三岁,小者才两岁,不能说能平安长大的。又道:“你常说利益,虽让人感到悲凉,也是实际。人在情份就在,人不在,情份就不在。”
“陛下龙体日隆,会平安渡过这一关的。”
“不一样了,上次虽病比这次重,随后渐渐康复,这次朕感到身体沉重,一直不说了,奴奴,你不要哭,让父皇说话,郑卿,你说朕算不算一个好皇帝,对不对得起赵家列祖列宗”
“陛下是千古仁君。”
“仁不敢当啊,不过朕这一生对待百姓不恶,也算对得起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是。”郑朗恭敬地答道。如果赵祯对不起老百姓,再也没有皇上对得起老百姓了。
“她们。”赵祯看着三个幼女叹了一口气。
郑朗也无语以对,这是在内宫,自己干涉不了,忽然灵机一动,说道:“殿下出家为道士,道宫经营一些产业,可违制度”
“你是让奴奴”赵祯眼中闪过光亮。
“陛下,行不行”
“行啊,若是挂着道宫的名义,有何不可。郑卿,朕是皇帝,可有许多事也是办不到的。比如奴奴,虽有违仪礼,朕还想说一句,对奴奴好一点吧。”
“陛下,臣一定会照顾好公主,让她一生幸福。”
“那就好,为朕抚一曲,就那首高山流水。”
“喏。”郑朗奏过琴离开皇宫,可心情沉重之极。
到三更时分,郑朗做了一个恶梦,梦到赵祯忽然来到他家中,对他说,朕要离开了,替朕照顾好大宋的江山,以及朕的几个女儿。朕这个要求,你能不能答应。
郑朗点头。
赵祯立即往天上飞去。
郑朗在后面怎么拉也拉不下来,随后惊醒过来,冷汗涔涔。
刚从床上坐起,外面有人在使劲的拍门。门房打开,两个小黄门匆匆忙忙地闯进来,急切地闯到寝室,看到郑朗说道:“陛下驾崩啦。”
说完大声哭泣。
是日,赵祯饮食起居尚安,甚至与郑朗说了好一会儿话。但到了夜里,忽然爬起来,索药甚急,且召曹皇后。曹皇后至,赵祯指心口不能言。急召医官诊治,投药,灼艾,已经来不及了。遂崩。左右欲开宫门召辅臣,皇后说道:“此际宫门岂可夜开,且密谕辅臣黎明入禁中。”
郑朗听完,目瞪口呆。他脑袋一片空白,也不哭也不说话,就呆呆地坐在床边。
天色渐渐到了黎明,下人准备拿衣冠,让郑朗进宫,突然看着郑朗,道:“郑公,你的头发。”
半夜之间,郑朗一头乌发尽白。
第七百八十九章小重山七
两个太监停下哭泣,呆呆地看着郑朗。
郑朗说道:“什么头发”
下人也吓着了,太监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说道:“郑公,进宫吧。”
不管什么头发,快到黎明时分,郑朗要进宫。这可不是小事。
“进宫见皇上还早。”
太监与下人一起更感到害怕,又不敢说,太监说道:“快替郑公更衣。”
看样子是得了失心疯,让他再看皇上一眼,虽然会悲伤,但能让郑朗清醒。下人手忙脚乱地替郑朗更衣,然后备好马车,将郑朗扶上马车。郑朗还是浑浑噩噩的,又让太监扶到福宁宫。
韩琦等人看到郑朗,曾公亮吃惊地问:“行知,你的头发是怎么一回事”
郑朗浑然不觉,问:“陛下呢。”
曾公亮感到不对劲了,两个小黄门不管他,连忙将郑朗扶进去。见到赵祯了,安静地躺在床上,动也不动。秋风从窗口吹来,无声地摇拽着床纱,郑朗开口:“好冷。”
小黄门瞠目结舌,这时候喊冷,也不能加衣服的。
但下一步更让他惊讶,郑朗伏了过去,拉着赵祯的手,也不哭也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