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什么儒家”
郑朗也一笑,不想分辨,这一点上,他与王安石思想十分相近,不过郑朗想法要略略温和一点。
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观点,若不变,元朝儒家轮为比乞丐还要低的命运。当然,他也没有将成吉思汗当成中国人看待,那是外蒙古的光荣,给中国带来的是文明落后,汉人作为最下等人,另外就是几千万汉人惨遭屠杀的下场。
对于这样的人物,何必强行往脸上贴金
就是对丘处机,他也不赞成金老大的话,非是英雄,相反,算是大半个汉奸。
明朝前期要好一点,文武各伺其职,随后懂的,那些士大夫们做了什么
文与武相辅相承,若将武将打压到最低一等,就象易经的卦象,只见阳刚之气,不见阴柔之气,立国之初,拨乱反正,会起到效果,最终也会变成亢龙有悔。
宋朝已经到达亢龙有悔的境界
转了话题,问:“那么孙山长为何同意在下的请求”
“非是为了郑相公的行为,郑相公所过之处,虽造福万民,然每到一处,必有血雨腥风发生,我也不是很赞成。”
郑朗还是一笑,不仅有张亢等将的发怒,去年自己经营梅山,也多有战斗,最大规模的战斗便是梅山北部的罗城洞蛮。位于澧州大庸所西边,一个很强横的部族。
郑朗数次抛去橄榄枝,皆不听,反而斩杀郑朗派去的一名使臣。由罗城洞蛮带动,梅山北部诸族跃跃欲试。
于是郑朗不客气地发动大军前去,利用提前准备周密的情报,以及修到梅山中北部的道路,突然四面包围,罗城洞蛮全族被俘,几个主要首酋斩杀,其族民没有往山外迁,有可能引来麻烦,让其他几个忠心于宋朝的部族瓜分。类似的事例发生了好几起。而且速度很快,皆在深冬到来之前解决的。不然就影响了郑朗的大计。
恩威并用,郑朗做得没错,不但荆湖南路,就是两广大治,还陆续发生一些生蛮入侵现象,让赵珣率兵镇压下去。这是治理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但能与孙胄这样的酸腐解释得通么
郑朗只笑,未辨解,道:“那为何呢”
“是郑相公的诚心,还有对夫子的认识。”
“原来如此。”郑朗额首,最后说道:“我的理论便是恩威并用,恩是主,威是辅,想要荆湖南路以后不再发生种种不好的蛮人入侵现象,一化二治,化为化蛮为汉,将他们当成一家人,包括教育。治是使他们生活改善。这个教育就交给山长啦。”
说完登上船。
此时荆湖南路能看到一份未来繁荣的样子,自湘水以西,刀耕火种开始减少,大面积出现先进的耕种方式,并且郑朗大力推广冬小麦的种植。冬小麦在荆湖南种早开始移载了,不过无人推广,种的百姓不多。直到郑朗前来,才正式普遍种植。
四月到来,正是夏收时季,湘水两岸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听闻郑朗离开,无数百姓从庄稼地里走出来,夹岸相送。若抛弃真正的原因,郑朗这次回去,仅担任京东路转运使一职,是太过委屈了。
风尘朴朴地返回京城,但他风头不是最烈的。
风头最劲的乃是包拯。
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没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也没有公孙先生、南侠展昭,郑朗也八卦,刻意还派人问过,一个也没有。至于那个三铡就不用问了。但他担任开封府尹委实做了数件大事。
第一个撤出门牌司,老百姓想打官司,必须经过门牌司才能上交案件,一个门牌司将许多百姓挡住了。门牌司一撤,百姓直接能将案件交给开封府尹之手,再也不受小吏的讹诈。
就凭这件事,已让开封城的百姓欢呼雀跃。
第二件事是今年春水又开始涨了,包拯同样担心去年的水患,并且已经淹了南城的许多地方。于是包拯细致地调查,去年内涝是避免不掉的,但今年的雨势远没有去年大,得看问题出在哪儿。
然后就看到了一个问题来源。
京城有钱人家越来越多,宅子不但要大,也要讲究一个风景好,于是一些达官贵人借助惠民河的风景,修了许多豪宅,并且借着河水之利,建了大批的水上园林。
这些宅子是修得美仑美奂,然而却将惠民河阻住了。一到水大之时,惠民河水流不畅,于是形成内涝。去年全城大面积的内涝,这些宅子私家园林在里面同样功不可没。
包拯就带着衙役当起拆迁办,开始大肆拆迁这些宅子园林,强行拆。
但其主人可不是平民老百姓,敢用铲车直接铲你丫的,往树上铲,铲脑袋瓜子。
这些主人来头皆不小,一个个反对,派下人阻挠,但去年的内涝给了包拯很好借口,奶奶的,还想整个京城往水里泡啊。揍,揍你丫的。他率人不是揍平民百姓,皆是达官贵人的家奴。
这一揍风头多劲哪,一个个打官司打到赵祯处,赵祯传包拯前来询问,包拯如实回答。赵祯说道,揍得好,朕支持你。
有了皇帝支持,老包更有干头,三下五除二,将这些违章建筑一起拆除,由是惠民河得畅。
整个京城老百姓一起看傻了眼,真牛啊,这个小矮子,加上老包断案虽不是强项,可能做到公平,不问权贵贫贱,一视同人,于是京城有一句传谚,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比阎罗王还要铁面无私。
就包括樊家的宅子也被老包拆了一部分,价值上万缗钱的园子一眨眼就拆没有了。
月儿不服气地说:“官人哪,包拯不看佛面也要看僧面吧。”
郑朗大笑,道:“多好的包青天。”
不是传说中的包青天,不过开封府包拯这段时间做为,真的很不错,不亚于当初范仲淹担任开封府时的做为。
让包拯一整,整个京城一片肃然,打架闹事的,小偷小摸的,仗势欺人的,全部消失不见。这个风头都压过返京的郑朗。
不过开封府仅是宋朝的一部分,还有许多许多大事。例如断道坞之役。正好郑朗回京叙职,赵祯将两府大臣以及郑朗一道召回都堂商议。
相互施礼,郑朗做首相不喜别人行拜相礼,但也不喜向人施拜相礼,仅是恭手而己。
贾昌朝皮笑肉不笑地说:“行知,此次你劳苦功高,返回时仅担任一转运使,高风亮节让老夫望尘莫及。”
别当真。
其实贾昌朝也产生怀疑,通过宫里的内线调查,也没有查出什么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有人知道,苗贵妃敢说吗,赵念奴更不敢说,赵祯在包庇。还有一个人隐约地猜到,高滔滔,但她又能说什么,郑朗虽不支持立即立皇储,也没有表示反对。再三请求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