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8(2 / 2)

文彦博本来在四川为官时,就与张尧佐有着私交,一年上元节皇城头观灯,张贵妃穿着一件罕见的灯笼衫,赵祯见其式样新奇,便问那来的,张氏老实地答道,文夫人送的。

钻张贵妃空子的大臣不是文彦博一人,一次赵祯前去张贵妃房间,看到一排精美无比的艳红定州瓷瓶,也许在富贵人家会有,但在俭朴的皇宫这些奢侈物品不多,再问何处而来,张氏老实地回答,王拱辰送的。让赵祯用玉斧一个个砸掉了。

赵祯也不大生气,正是张氏很老实,心机不深,反而更得他欢喜。若是张氏象刘娥那样,尽管相貌美艳,未必能得宠。其实还有一些人,例如庞籍,人家做得很隐秘,没有让赵祯抓住把柄。

所以郑朗做了一件事,不放心,又为了兄弟情份,怎么办呢前有王尧臣、王拱臣、张方平、叶清臣,这些人担任三司使,一个比一个能干,张尧佐担任三司使,非得出事不可。事实正是因为张尧佐担任了三司使,史上导致全国米价涨到一斗两百多文的天价,国库空空如也,到处喊缺粮。于是郑朗进行了“托管”,将三司重大事务接手,转移到东府来处理。

东府除郑朗外,还有文彦博,两人正值壮年,精力好,皆有吏治之能,托管后,再加上张尧佐比较听话,没有与东府争这个权,三司这几年居然没有出多少问题,还成了几十年来最有积余的三司。

开始没有人知道,但这等重大的事情,怎能瞒住一辈子,最后连赵祯也知道了。

总之,何郯这次与赵祯面谈,心平气和,让赵祯很满意,再加上包拯天天念叨,念得赵祯忍无可忍,已经打算听从何郯建议了。可这时又出了彭思永事件。

诸御史言臣看到赵祯继续任用张尧佐,又有人传言张尧佐得三司使,又复望参知政事,内侍王守忠出入禁宫被宠,亦求节度使。彭思永欲率言臣进谏,有人劝说,未知真假,请查问清楚再谏。彭思永说道:“宁以言事得罪,命令一出,则不可救也,则为朝廷之失。”

其他言臣面面相觑,万一是假的怎么办结果只有彭思永一年独奏,说张尧佐以亲连宫掖骤进,王守忠以出入禁闼被宠,参知政事缺员,尧佐朝暮待命,而守忠亦求为节度使。陛下滥赏谬恩,岂为孤寒,独以尧佐、守忠故取悦众人耳。外戚秉政,宦官用事,皆非宗社之福也。又论内降之弊,以为斜封指不经中书同意升迁的官员非盛世所宜有疏入,赵祯震怒,于朝会上公开责问:“你从什么地方听来的消息”

即便许言臣风闻言臣,你也太胡说八道了。

要问罪彭思永。

吴奎等人解救,赵祯怒不可遏,不听。

包拯也救之,复不听,包拯无奈,用眼睛盯着郑朗那边。

郑朗没有办法,不能不说话啊,只好走出来,说道:“陛下,虽彭思永之言过矣,然外戚宦官干政,危害非浅。唐亡之祸,武将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东汉之亡,宦官专权,外戚干政,不可不察也。又,虽陛下用官与唐中宗时斜封不同,然近来陛下用官过于泛滥,冗官日重。陛下以爱民著称,养一官年需上千缗钱,多之一千缗钱二十户人家破之,少之一千缗钱至少二十户人家得救。若是贵到三司,则需几万缗钱费用,请陛下三思。”

说完退回班列。

赵祯意释,没有再责彭思永。

但这件事弄得赵祯下不了台,也没有再听言臣之言,继续让张尧佐担任三司使。

内侍麦允言卒,赠司徒、安武节度使。

调到京城担任同知礼院的司马光上奏道:“孔子谓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夫爵位尊卑之谓名,车服等威之谓器,今允言近习之臣指太监,非有元勋大劳过绝于人,何赠三公之官”

文化人来了。

书上,赢来一片喝彩声。

不错,不错,不愧为郑朗的学生,比郑朗更勇敢,郑朗似乎有堕落倾向了,不敢言,不敢行。郑朗听到这些议论声,啼笑皆非,何为言行

但是忍不住又进了一谏。

许元担任淮南江浙荆湖发运使,这些年立下赫赫功劳,仅赐进士出身,郑朗听诏后站出班列,说道:“此乃何人之意”

赵祯愕然,道:“是朕赏赐的,有何不对”

许元做得不好吗

郑朗说道:“陛下,汉高祖为何赏萧何为功臣之首,若没有许元于江淮发运,这些年那么多灾害,国家如何渡过麦允言能赠司徒,许元立此大功,仅赐进士出身,赏罚不明如此,岂不让天下人齿寒”

赵祯一听有道理,改诏道:“赐何元直龙图学士同进士出身。”

赐了直龙图学士,郑朗退回班列,在郑朗心中许元做得不错的,朝野内外,屈指可数的良臣,不能让他太委屈。但彭思永再度站出班列说道:“陛下年渐长渐宠女谒,赏罚不明,臣为之忧也,陛下不思唐玄宗之祸乎”

直接翻译过来便是你岁数越大越好色,正好宫中一个张妹妹,与当年李隆基杨玉环故事差不多了。

本来好好的一谏,替许元讨个公道,让彭思永这一谏补上,郑朗气得要晕倒。事情准得传到内宫,那个张妹妹怎么想自己犯得着得罪她吗

赵祯脸色也变得很难看,几日后,罢彭思永侍御史,以司封员外郎知宣州。

但经过彭思永一折腾,郑朗再也不插手言臣事务。

张尧佐依然呆在三司使的位置上,包拯、唐介与王举正这些言臣忍无可忍,发起第一波进攻,说张尧佐不懂政务,裙带关系上位,三司如今混乱不堪。黄河改道,京城还有地震,都是张尧佐带来的。赵祯扫了一眼,根本就不理,一个个全在说诨话,看了闹心,扔到存档里去。

但言臣百败百战,只要是朝会,就继续一直念叨叨,张尧佐,张尧佐,念得郑朗站在边上都冒冷汗。赵祯无奈,只好采取何郯建议,罢去张尧佐职位,为了安抚张贵妃,授张尧佐宣微南院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制置使。便宜了田况,刚因政绩调入京城担任御史中丞,复调入三司为三司使。然而这一道命令下达后,引起哗然。

张尧佐一日四使,自宋朝立国以来未曾有过,比黄河决堤更严重,黄河水灾能忍受,此四使不能忍受,是天塌下来了。群臣义愤填膺,一个个眼红了,自庆历新政以来,知谏院与御史台势同水火,然而这次再次联手,对付张氏集团。

先是包拯,上了一个弹张尧佐的札子,言其无功受禄,不知羞耻,满朝之秽污,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