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6(2 / 2)

市易法,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商业,首先要模清楚长安城中的物价,包括宋朝中原地区运来的物价,以及羌人与蕃人货物的物价。

还有那些物产是紧俏的。

最重要的是皮毛。

很多人不理解,说没有棉衣,冬天宋人怎么过啊。

富人有办法的,穿皮裘,穷人只好多穿麻葛衣服,到冬天时塞丝绵作絮。也就是将脚茧与茧壳表面的浮丝与乱丝经过精练,溶去丝胶,扯松,塞进夹衣里。李白有一句诗,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国家要打仗,丈夫被征了兵,妻子于是连夜在家中扯丝絮,塞进夹袄里给丈夫做冬衣。

不明白这一过程,感觉不到语言的魅力,明白了,就会觉得简单的一句,是多么销魂泪下,离别的感慨,夫妻的珍惜爱情,妻子的爱护,尽在其中

最好的袄子是木绵裘,然而木棉能有多少

这种丝绵保暖力有限,因此宋朝后面史上大寒,许多士兵站在京城墙头上,站着站着就冻死了。

但看是什么皇帝。

赵祯这次做得很好,宁肯浪费财力,一人发一件皮袄,又听从郑朗建议,从江东棉花种植地区,大量征调采购棉花制袄。

有可能今年大部分士兵能将冬寒解决。

但无论怎么做,棉花没有普及,产量没有跟上来之前,皮毛还是冬天的主流御寒物资。所以皮毛一直短缺。

郑朗让施从光主办的正是这件事,还有一个人,仝明也带过来。不过他不会骑马,随崔娴她们在后面前往西北。

这件事若办好了,会引起争议的。但好在要感谢范仲淹与种师衡,他们在前面做了类似的事。

将王勇与王宁喊了进来。

郑朗从行李里拿出一个小包,里面有六百多两黄金,但不是成锭也不成块,而是仿照西夏与吐蕃一些首饰的式样,打成一个个镯子、链子、钗子。然后看着他们,说:“你们若没有把握,现在还来得及。”

“学士,你放心吧。”

“可是过了二十多年,你们还是先去镇戎寨,与狄青会合,与他商议一下,做稳妥的布置。”

“狄青”

“嗯,狄将军,你们到镇戎军时,狄将军大约已接任,不要小看狄青,他比你们岁数小,可是足智多谋,非是普通武将所能及之。”

“喏。”

郑朗将小包递给王勇。

王勇打开看了一眼,轻描淡写的将小包重新系上。

郑朗暗暗叹服,果然是王德用门下出来的,换作其他人,看到这么多金器,早就花了眼。

但这样好啊,王勇的表现,使他想到陶朱公的故事。

又说道:“你们先用着,不够,潜回来,我再给你们支持。”

这批黄金是郑朗自己掏的腰包,但想办成事,远远不够,这就要从泾源路财政里支出。

“喏。”

两人站起来,起马离开。

人未到,箭已发

天色渐暮,郑朗抬头看着二人出去,更西方是天际,天际有霞,霞光腥红似血。

郑朗低声道:“会流很多血啊。”

忽然郑朗明白了范仲淹的想法。不打仗则罢,一打仗,会死很多的人,甚至有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信属下同僚。

但不打又怎么办呢

不打,只有等死。

天际渐渐暗了下去,西方天空那一片血红凝成朱紫,仿佛是鲜血干涸,稠得都化不开。

第三百五十二章在路上八

郑朗在长安附近转了三天,也跑到丹水上游看了看。

然而很茫然。

在他想法中,唐朝已经修了一部分水利,将物资运到商州,再从蓝田关进入关中,关中唐朝修了一条运河,直接进入长安城。

不是说没有效果,安史之乱后,河南失守,大部分物资正是从这条途径,源源不断地运向关中,支持了唐朝军队与叛军的交战。

似乎这条水陆齐下的运输道路,一直在明清也发挥着作用。

欧阳修去年上书也说过这件事,唐朝故渠多废,渭水堵塞,又有三门之险。因此他想出一个办法,刘邦入秦,不由关东而道南阳,臣问至南阳,问其遗老,云自邓西至永兴长安六七百里,今小商贾往往行之。刘邦入关中,其兵十万,夫能容十万兵之路,宜不甚狭而险也。但自洛阳为都,行者比趋关东,其路久废。今能按求通之,则武昌、汉阳、郢、襄阳、梁、洋、金、商、均、房、光化沿汉十一二州之物,皆可漕顿之南阳。自南阳为轻车,人辇运之,摹兵十五六铺,则十余州之物,日日入关不绝。

胡说八道。

十万大军能行得通,非是一起行的,可以分批通入。

这一处多山路,怎么不狭而险。六七百里山道下来,运费与损耗将会是天价。想要打通这一道,不能从丹水在南阳境内的下游改从旱路运输,必须开丹水,将航道通达中游,才能从蓝田关进入关中,否则运来的物资都不够损耗的。欧阳修也没有细研究过历史,武则天与唐中宗时已经着手打通此路,效果一直不显著。发挥作用时,是在安史之乱。而且不可能这些州府物资一起从此道运向关中,有的州府在地图上看似在汉水流域,实际中间隔了几十重山,根本无法运到汉水。

这一道通,是指汉水一直到长江,延伸到洞庭湖,向南到潭州,能将这些靠近汉水、长江与湘水边上的物资运送到关中。其他的地方休想。

但看了后,连连摇头。

关中诸水水源减少,复原不了唐朝水利,想要打通,必须花费巨大的代价。如今双方在交战,朝廷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帛。

而且想了一想潭州,同样也有许多困难的地方。

潭州便是长沙。

中国对南方的开发,从晋朝开始,东晋南迁,人烟开始增加。为以后江南的繁荣打下底子。一直到唐朝,这段时间开发的主要地区是在太湖流域与杭州,吴越。然后到宋朝,人口多,不得不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然后有了江东圩。

南宋南迁,开发到了潭州,才是一个开始,直到明朝长沙才成为四大米市。

开发长沙与洞庭湖流域,有天然的地理因素,然而此时有梅山蛮之逼,会有若干不利因素。若洞庭湖流域与长沙不能得到良好的开发,打通丹水流域看似花费十分巨大,已经失去开发的意义。

还得从陕西内部挖出潜力。

从城外回来后,郑朗喊来夏竦,商议三白渠的事。

三白渠又称为白渠,汉武赵中大夫白公建议而修的,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又与郑国渠合称为郑白渠,是汉朝关中最重要的水利工程。

唐末受战火之害,许多水利因为长期失修,以至于逐渐毁坏。于是宋太祖时,节度判官施继业主持,对三白渠进行汉事,将泾水中的壅水堰,草草用稍镶笆篱栈筑成临时性建筑。虽草,也产生了效果,缘渠之民,颇获其利。但因其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