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2 / 2)

此处香火旺了,别的地方悲催,寿宁寺两天下来几乎看不到任何的香客。其他诸寺中,香火也不及以前旺盛。

并且有许多百姓在打听何谓三十三不净布施,郑朗不但讲了毗耶娑问经中的三十三不净布施,还做了详细的解说,可有几个百姓记得但没有关系,虽然此经颇为冷门,杭州城中还是有的,有好事者将此经书翻开,找到这段话,再次做了阐述。还有好事者学着郑朗,摘了一片最大的荷叶,于中午时分,来到西湖边踩上去。这能踩么轻者湿脚,重者落下湖去,反正中午时湖水不算太冷,观者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郑朗所在的竹舍菊花也很古怪,在郑朗来到竹舍前,种了许多菊花,这无所谓,就是和尚们很反感他,也不得不承认郑朗一个雅人,花长势很好。花长得好不要紧,偏偏郑朗搬进来后,花一天比一天长势旺盛。才移载没有多久,不但根扎下去,生机勃勃,开的花又大又艳。不能往邪处想,往邪处想,也有不对的地方,菊花泼辣,易于载培,但这一移载,多少会受一些影响。如今看到这万花争艳,百姓传言更多。

杭州各寺的和尚们看着这些花儿,一愁莫展,难不成派人夜里将这些花连根拨去不成

一时间杭州城中沸沸扬扬,杨安国三人在这种情况下啼笑皆非的离开。

临上船前,韩琦向西山遥看了一眼。

也能过去,郑朗那栋竹舍非是孤悬于海外绝壁,不过郑朗为了读佛经,闭舍不出,只带着几个学生在身边。韩琦知道没那么神圣,可冒昧过去打扰,终是不雅,带着一肚子不解,登上了船。

但这件事的后继影响到在继续。

不仅杭州的寺院,两浙的许多寺院都先后受到波及。

有的和尚也不服气。

一部分和尚只是守着一座小孤寺,这些和尚那有什么田产,又能有什么财产去放高利贷,糊口罢了。遭到牵连,香火也减少了,更难度日。还有的寺院规模大,可是守着戒条清规,手中即便有田,也是寺院历年积攒下来的,或者施主布施来的,要么有争议的地方经营了一些长生铺当铺、店铺、碾硙、旅舍,收入十分可观,但能算是正当所得。此次郑朗换田,虽偶生了一些贪念,做得不过份。这些寺院和尚们也多有不服。并且他们也遭到严重的牵连。

放高利贷的和尚有之,有的人还不起高利贷了,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开始上诉,郑朗不在州衙,但是富弼一一将诉状接了过来,放心,重阳之会辨后,无论结果,一定替你们将欠条讨还。

看到这结果,于是有百姓要田,同样接手,没有判决,但派了衙役下去调查。最后居然有百姓连正当出卖的田地,长生铺里赎不回去的物品,也要往回讨要。更不要说香火。

吃了家中婢女送来的午饭,范纯仁好奇地问:“大夫,他们会怎么做”

“那个他们”

“那些寺院。”

“他们啊,他们怎么做不重要,杭州是一场戏,功夫却在戏外。”

“大夫,我不明白。”

“杭州我要的还是水利,至于打压寺院,非我之能,不过我下了这么多功夫,是为了另外一个人。”

“谁”

“韩琦。”

“韩琦”

“正是他。”郑朗说完了,看着外面,外面的菊花金黄一片,当然,这大片大片的菊花开得好,非是百姓所传言的那样,提前郑朗在这里做了一些布置,也不能说。百姓传言,正是他需要的。

又喃喃道:“还有几天,重阳就到了,重阳一过,看看能不能将这几个重要的矛盾冲突给化解。”

刚说完,外面传来一阵美妙的琴声,就象一阵轻风,缓缓地从东海吹来,慢卷着天上的白云,又象一泓碧水,从山上叮咚而下,又仿佛一只鹅毛轻轻在心田搅动。

琴声优美到了极点。

王安石也在聆耳侧听,道:“好。”

郑朗却大笑,走出去,朗声说道:“你这个大和尚,我本来想请你过来一叙,然尘事繁忙,诸事并多,一直不敢请你。没有想你比我还俗。”

第三百一十七章祗园精舍

郑朗迎了出来,菊花丛外站着十几个大小和尚。

其中有一个大和尚盘坐于地,将古琴放于膝间正在弹奏,纵然如此,琴音美妙之极乃郑朗闻所未闻。他身边还站着一个青年和尚,正在聆耳倾听。除这两个和尚外,还有其他的几个和尚,但用恭敬的态度围着正中的一个老和尚加上两个青年和尚。

后者郑朗不知道他们身份,但弹琴的与倾听的,已经猜出,正是越州法华山的高僧义海,有可能也是眼下宋朝第一古琴高手。他在京城与知日随老师夷中学完后,回到老家继续苦练,于法华山积十年不曾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因为他的琴技高妙,天下从海学琴者辐辏,但无人臻其奥。后来他在诸多学琴者中仔细挑选,终于选了一个得意弟子,叫则全。

义海这一脉在中国古琴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赫赫有名的浙谱正是从义海这一脉发扬光大起来。

笑咪咪地来到义海面前,说道:“大和尚,不好啊,很不好啊,难道你想学习天神送玉女于佛”

出自四十二章经二十六章天魔娆佛,波旬送美妙的玉女给佛祖,佛祖说皮囊里盛着污秽的物事,送来何用,去,我不会用的。

这就是小乘教法,只度自己,论境界比大乘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维摩诘经里记载波旬冒充帝释天王送一万二千名玉女给持世菩萨,持世菩萨不敢收。这时维摩居士对波旬说道,这些女子全部送给我吧。波旬听了十分惶恐不安,以为维摩有意与他作对,想要隐身逃跑,但他使尽神力也不能离去,此时空中传来维摩居士的声音,波旬,将玉女留给居士,你才能离开。波旬只好留下玉女,让维摩一一感化。

一个是度己,一个是普世度人。

但郑朗不是说的这个。

想要辨证佛经,必须对佛经熟悉,有多少佛经就是爱因斯坦的大脑前来学习,一生一世也学不完。郑朗纯是临时抱佛脚,时间更紧张,所以选择在这里搭一竹舍,临时抢学佛教经义。就是这样,还分了心思,偶尔教导一下学生,关注一下杭州的吏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