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也是芜湖的投资者,郑朗耐心讲解了原理,可就是他做了讲解,也没有人听明白。转了转,庞大的一行人满脸惊奇,心满意足,逐一散去。
当时在狂圈地,猛盖房屋,不知道做什么,直到秋天来临,繁荣景象出现,一些人家才渐渐有了主意,有的从郑朗带织女过来学习到经验,从外地请来工匠,制铁制药制革,有的专营粮绢,有的做客栈,有的做食铺,还有妓院。甚至有人从外地挖来一些俏丽的行首支撑门面。
夜晚来临,华灯皆放,许多店铺挂着大红灯笼招揽着生意。
有几人以前也来过芜湖的,看到后更觉得很神奇。
高若讷与王昭明、陆二郎、施从光还有汪县令坐在一家酒楼里,临着窗子,眺望着外面,王昭明道:“变化真大。”
“明年会更热闹。”汪知县自豪的说道。
高若讷则在关心另一件事,问道:“郑知州,那个糖作坊能盈多少利”
郑朗将账淡淡算了一下,道:“本地甘蔗会带来二十几万缗利益,剩下的就看这些商人运来多少甘蔗。”
“若是五倍,岂不会有一百多万缗”
“不会,好的蔗田早就一些契户圈去,并且我此举出忽意料,各地未必有这么多甘蔗。大约会是三到四倍。若多了,那会是次蔗,纵然有利,出糖量低,白糖比例小,利也很薄,最次蔗都能亏损。”
“为什么不统一起来出售”
“不行,我仅分成三等,是为了避免纠纷,但糖出来好次,一是蔗,是为商贾责任,还有熬与淋两道手续,这两道手续好坏也决定蔗糖的成色。若是以总糖量计算,作监与工匠会没有责任感,最终会影响蔗糖的质量。有了风险,就会尽职尽责。”与去年冬天筑圩是一个性质,为什么事情到了朝廷手中反而很糟糕,大锅饭前世可怕,这一世同样可怕。可是郑朗没有深说。
“朝廷比额太少。”
“不少了,看一看茶、盐、酒、矾等专营,朝廷得到多少实利多是进入大户豪贾腰包里。这样与商人共生共存,朝廷只负责监督,经营全部由商人,也是最内行的人负责,干收其利,甚至创之初,不但没有本钱,还得了大量的本钱做实事,何乐而不为是人要知足的。就当我不将这项技术交出,由自家谋利。”
施从光与陆二郎一起低下头窃笑。
郑朗完全可以这样做。
就是朝廷中的大佬眼红得要杀人,都无辄。
“灾民的事让我很麻烦,不抛出这个措施,我没有办法安排下去。若要怪,怪当初是那些提议的人,与我无关。连这个计划我都不想实施,而是顺其自然,稍加点拨,言臣找不到麻烦,我也循序渐进,不担任何风险。太平州举动,我步子跨得太快。”说到这里,郑朗一脸怏怏不乐。
这一切,正是七千户灾民导致。
高若讷无语。
郑朗又说道:“到明年会好一些。”
汪知县等人又是窃笑。暴利之下,这些商人大贾必然蛊惑百姓种植甘蔗,那么江浙等州官员都会头痛。但那个与太平州没有关系。
这个高若讷也不管,朝廷需要钱哪。问:“以后发展起来,能不能有十倍几十倍的盈利”
“不会,量多利少,到时候商户必然会压价。还有,也不会长久。”
“为什么”
“会不会有商人从番禺与遂宁将甘蔗运过来”
“不会,路太远,不值。”
“那么我能不能与天下人为敌”
“这有何关系”
“我在芜湖,也许没有人敢碰它。技术是我想出来的,又是为了安顿灾民的权宜之计,并且又为国家创造财富,而且想压迫我低头。哼哼,除了陛下外,这天下间恐怕没有几人。”
高若讷与王昭明苦涩的一笑。
郑朗又说道:“但还有一个度,他们不会也不敢自找没趣压迫我。然而我能不能在太平州呆上一辈子”
“我明白了。”
“很丑陋是不是”
高若讷虽喊明白了,但不敢回答。
“但我离开了太平州,若再强行出面,那就成了与天下人为敌。不是天下人,可他们就是天下人。”
魏十娘有些糊涂,问:“你们说什么呀”
第二百七十一章特区奇迹之城下
“魏十娘,这可不是你所关心的。”郑朗道,也没有再说此事。对于豪强,不能一味否定,赵匡胤的意思,释去兵权,你们享福去吧。官方允许他们这样做的。于是国家由乱入治,这一点很重要,虽然外交软弱,可国内太平富足,却是其他封建朝代无可比拟。他们手中聚敛起来的大量财富,以及国家三费之冗,逼迫国家要到处寻找良性的经济之路,才有如今这发达的商业。
否则象唐朝,大臣不但不可以言商,还不得与商人交往,何来如今宋朝的经济。
或用十二真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想富就要有工业与商业,那怕最原始的工商业。
这是好的地方,但弊端是兼并,也不要指望那一个皇帝想改正,顶多做一个微调。比如赵构,国家生死存亡之即,还使用了这种政策,让张浚发财,敛得几百万贯家产,但不要再插手兵权就行。
若不了解这条底线,强行改革,张居杨炎等人一起过来协助王安石,王安石还会必败
魏十娘吐了吐舌头。
但郑朗心中更狐疑,这个大波妹经常往太平州跑做什么
难道真看中了司马光或者吕公著,正好借着姐夫在此,来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那一天得与施从光谈一谈。
自己能授的是他们学业,包括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可终不是他们的父母亲,亲事自己不能做主的,若发生了不好的事,到时候会很尴尬。
陆二郎却听明白了,担心地问:“那么作坊以后怎么办”
“你不用担心,无论朝廷怎么样做,技术是我提供出来的,非是工匠。他们也要考虑我的感想,以及我对诸位商贾的承诺,会因为一些人逼迫放开,但会过上几年时间。”
有了几年时间,成本早收了回来,开始赚钱了。
“那往后”
“往后也不要紧,例如蔗源从当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