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些羞涩,隔着帘子,说话会坦然一些。
不知道对方会有多聪明,全部在夸,自己不了解,不过自己同对方说话,从她说的一些话,能判断出她的一些品性与秉性。古怪的是后面,小妻子说了,自己不到崔家拜访,却将她约出来,委屈了。想见面可以,必须先隔着帘子回答几个问题。
不用说是想刁难自己。
但到了面对面时,并没有直接问,绕了一下,这才提出对句,不显得很突兀。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崔家的家教,至少不会象她两个姐姐那样刻薄市侩。
郑朗答道:“可以试一试。”
自己也许能对得上,也许对不上。
里面那个让他觉得很怀疑很耳熟的声音又说道:“这是妾想的一首诗中一句,风吹花动影,请对下句。”
郑朗略惊讶的看了看那道帘子,这一句并不是很难,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难的是意境,不是风吹花影动,那么自己能一瞬间想出五句下句对。是花动影子,将花影分开,十分生动,也富有意境。不知道这是什么小诗。想了一会儿,看了看帘子答道:“帘笼月上纱。”
上句字眼是动影,下句字眼还是末二字,上纱,帘子笼起外面的景色,月亮慢慢地从帘纱上一点点的上来。单论意境,还胜过了一筹。
“花本不动,影本不动,为何花又动影又动你仅是进京拜字,为何脸上花儿朵朵”
脸上花儿朵朵郑朗“卟哧”一下乐了,就凭这句话,这个小妻子要得,不是那种很古板的人,答道:“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人生苦短,来时是空,去时是空,可有几个不染尘诟而走”
高洁若范仲淹,也照样沾了一身的臊气。
想没有是非找上门,除非象林和靖那样。可林和靖真是过着神仙的生活非也他在种梅花,但不是外人想像的那样以鹤梅为妻,而是靠它们谋生。那么多地的梅花,就是施肥、剪枝、护理,也将他累得半死。抛开外面的谈论不提,生活十分苦逼。
“再出一句对句给你。三猴儿坐牛车,手拉手,市中有虎,虎不来,王横着写。”
是讥讽郑朗左拥右抱,招摇过市的,不是你是天下第一,是真正的人才没有与你比试。王字横着写成了什么十分生动,但郑朗整成了一个小丑。
郑朗哭笑不得,瞅了一眼窗外的梧桐树,秋天到了深处,梧桐树叶已经黄了,许多小麻雀在叽叽喳喳的围着它飞舞着,时翔时集。于是答道:“十雀子围梧枝,嘴对嘴,树上是燕,燕未飞,由倒着立。”
咱不是小猴子,是一只大燕,即使暂时落在树头,让一群小麻雀儿围观,还是高高的栖在树顶之上,甲于群鸟。
崔娴一句是形象,郑朗这一句是意象,论境,又大了一筹。
崔娴在里面咬着小贝牙,沉默了一下说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好的人向他看齐,看到不好的人,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犯了与他同样的错误。做人得谦虚一点。你才是一个小解元呢,宋朝的解元不要太多,有什么资格将自己比作一只大雁
“非也,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忽然停了下来,因为外面传来脚步声,茶楼不仅是他们几个客人,还有其他的客人。不过脚步声不对,蹑手蹑脚的来到门口,再度停了下来。不用说,三个舅哥又跑回来偷听了。很无语,继续说道:“我做得还不够好。”
并不是我不谦虚,本来君子就要泰然自若,望之俨然,相处温和,听其言很严肃。眼下我只做到泰然自若,望之俨然,但肯定不是那种俨然,只是泰然自若,相处却是很温和的,与人谈话时更不敢一本正经,同样用温和的态度与人交谈。何来骄傲而言
“嘴尖牙快,终是着了下道,木、讷二字还是君子必守之道,所以石家五人官居二千石之官。”
“仅是外戚发家,严谨治家,持之中下之道,有才无德自取灭亡,有德无才,也不会长久,于是石家很快也就消失了。”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崔家小娘子,何谓嘴尖牙快,马上你就能看到了。”
比起高知州用舌头活活将张义阳淹死,后面的那些主也不知牛到哪里去。
这一句崔娴只听懂了一半,想了一下说道:“宾孟适郊,见雄难自断自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遽归告王,且曰,鸡其惮为人用乎人异于是,牺者实用人,人牺实难,己牺何害”
三哥有些茫然,用很小的声音问:“大哥,出自何处”
“左传。”
弟兄俩恰恰相反,大哥长于记忆,正是因为这个记忆,使他文章写得枯涩无比。老三文章写得十分灵动,可又疏于记忆。
最苦的是二哥,问:“什么意思”
“周景公的臣宾孟走到郊外,看到雄鸡将自己的尾部弄断,他问随从为什么答说它害怕被祭祀。于是宾孟就用了这件事劝周景公。小妹意思是让郑家小郎做人总归要低调的好,自己少了一些牺牲,可也少了许多人的嫉妒与谗言,更大的灾祸也就免去了。”
“有理。”
“什么有理”大哥摇头反驳。
这是两种不同意见的相撞,就看谁能说服谁了。
但与三弟相视一眼,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场好戏哉。
看看这小夫妻二人,谈一个话,都那么雅自己都期盼了好几年,居然提前上演了。崔大郎激动得差一点热泪盈眶。还好啦,郑家子才学跟上去了,否则在小妹的才学下,那个悲催的。
“耕人桀溺对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子路转于夫子,夫子说,鸟兽不可以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前世郑朗真的没有注意多少孔子一生的活动与言行,也看过,权当看着好玩的。这一世专心研究,才知道后来的人给孔子抹了多少黑
是不错,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更多的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
后世给孔夫子贴上一个迂阔的滥好人,不知道错了哪里。孔子为鲁国大臣时,削三桓、堕三都,杀权臣少正卯,并且从强大的齐国生生抢回来被他们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地。是好人,但绝对不是滥好人。
特别是这句话,桀溺对子路说,天下乱成这样子,你们有什么能力能改变呢不如辟世吧。孔子对学生的解释是我们不能同鸟兽同群,那不同人打交道,又能与谁在一起若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起颠簸,谋求太平之道了。
不作为的做一个隐士是好,但全部是那样,国家完蛋了。这正是知道不能为而偏为之,积极出世的思想,才有着更实用,更上进的意义。儒家最后被统治者利用,不仅是他们的礼乐忠恕,其他诸家也有许多好的思想可以借鉴,但实用意义,一家也不及儒家。
“所以夫子败于三都,险于匡国,饥于陈蔡。如果任何事都要畏首畏尾,纵然一生平安无事,我不屑为之”事实也如此,做人,郑朗不喜欢惹事生非,但别人真惹上门来,一次是让,二次是说,三次,俺们不客气,k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