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2 / 2)

事实也如此,赋诗他都差了些,可论策写得中规中矩,几位考官都不是有意放水,谁顾得了他啊于是仔细的审阅了一下,最后录中。这一点郑朗才到宋代就隐隐考虑到了。

狂放固然是好,比如李白,正是那种狂放的性格,写出了无数优秀的大作。但放在考场上,或者仕途上,未必是好事。就象孟浩然,早期的李隆基还是一个明君,求才若渴。都准备重用孟浩然了,然而看到一句“不才明主弃”,不悦说了一句:“卿自己不求仕,朕也未尝弃卿,为什么诬蔑我”于是放还未仕。

这是好的,放在清朝,有可能孟浩然都能关进大牢去。

或者象李白那样,在诗中来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多高傲的姿态。但放在考场上能写么你都不想事权贵,何必来科考,回家傲去你吧

做官亦是如此,可以疏傲,但必须有分寸,或如郑朗所说的那句话,法度

这个法度二字,已经在整个宋朝流传,甚至契丹人都在讲法度。其实最实用之道,还是中规中矩,想要狂,得有过人的才气,才能略加疏狂,可有几人拥有这个过人的才气

正是因为这个中规中矩,让考官给了柴克明加了分。

这时候,高知州与陆判官等郑州官员也到了现场。陆判官看到柴克明也中了,有些惊奇,于是走过去听。柴克明说得不清不楚,大多数人听了很茫然,有少数人还是听明白了,包括陆判官在内。

然后就想着郑朗试卷上的论策,心里想到,很有理啊,果然是天才,与常人想法就不一样,一下子抓住了科考的关健。

但并不奇怪,郑朗令人惊奇的事做得太多,现在又出了一个十段文,除了让人赞叹一番,反而认为是很正常了。

可人数中有极个别人听了后,脸色暗了下来。心里面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

衙役有意吊人胃口,两个衙役慢慢的将榜单往上张贴,有的人都想上去抢过榜单,接替他们俩的工作。终于贴到最后,前十全部出来。

包括张义阳这几个才子,大多数名列前十。

唐朔有些让人出忽意外,事前他的呼吁声很高的,居然掉到第十位,郑卫宁位于第八,也不错啦,毕竟相比其他几位,他的呼声较低,鲁恢列第六位,稍稍有些让人失望,孙固倒是让人意外,列到了第四位,第三位则让人感到讶然,居然是一个叫孟臧的默默无闻学子。但总体来说,这份榜单很公平,事前被人看好的十来个人,全部高中,最低的一人也名列第二十七位,说明了考官的公正。小刺头儿张义阳更是挤身其他数子之上,名列第二。可这件事儿就是他挑起来的。

无他,榜首正是郑朗。

于是不服了,说道:“为什么解元是郑家小郎这太巧合了吧”

若掉到第八第十,心中也就算了,然偏偏列第二,试问第二与第一有什么区别

仅一句,无数学子附和。

这有原因的,正是开宝年间名臣李昉询私,诸学子不服,于是宋太祖再次复试,录得二十六名进士与一百零一人诸科,连李昉本人也从一个堂堂的集贤殿学士贬为太常少卿,改判国子监。

一旦今天质疑成功,很有可能将此次科考推翻,真不行,再重考一次,放宽一些客额,自己也有机会。特别是那些自认为有些才学,又落了榜的学子,全部哄闹起来。

高知州早料到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因此提前赶到现场,叹了一口气道:“你们还有没有同乡之谊”

郑朗名气这么大,又名列解元,不仅是郑朗的荣光,也是整个郑州的荣光。可看看这些学子

想到了陆判官对自己说郑朗暗喻,替柴克明求情的事,两相对比,简直让他太失望了。特别是这个张义阳,这几天折腾得很厉害,你都名列第二了,还要怎么的

但他说话没有用,有些学子都眼红了。

省试不正常,这几年解试同样不正常,有时候朝廷一样下诏书,全国性的将解试停办。这考一次容易么将这个名次推翻,自己就有了机会,能不闹么

至于真推翻,高知州他们怎么办没有一个学子会考虑的。宋朝什么都缺,就是官员不缺,有许多官员身上只有一个散职,还没有捞到实职呢。

高知州冲张义阳招了招手。认识,这位小哥子仗着才学,经常在城中逛荡,都差一点逛到自己府上。

张义阳来到高知州面前,“不亢不卑”唱了一喏:“晚生见过知州。”

“某听过你的名声,也见过你的文章,才气是有了。”

“晚生不敢当。”

“听闻郑家小郎科考后就回家去了,你本想与他交流一番,然而结果让你失望,让你说了一些气愤的话。但你可知道,郑家小郎在家中做什么”

张义阳没有作声。

非是他不回答,高知州就不知道事情经过的。早在城中风言扬起的时候,就派人调查过了。继续说道:“当你与诸位学子高谈阔论、挟妓作欢、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喧嚣达旦的时候,他却在家中继续苦读。前些天,陛下让臣转给他两样礼物时,他与我做过一番交谈,对所谓的天才很不满意,说了一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虽俗了点,却一语中的。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才气,不仅是天生异禀,还有努力才换来的。看看你们平时做了什么而他呢,除了分了一些心事在雅物上外,几乎闭门不出,一心只读圣贤书。不错,当年寇莱公与小宋,也喜欢游乐,但是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才开始放松的,就是如此,此二人可曾将公务放弃不顾你们还早着呢,就享受了”

张义阳有才气,高知州差了么

比如字,他的小妾说他的字比郑朗写得好,夸了些,可写得也不错的,若是乌龟王八在爬,小妾敢这么说么当年也是考中进士,这才慢慢升迁为郑州知州的。

论才学,现在的张义阳还要在高知州肚子里摇一摇。

一番话说得张义阳又辨解不得。

诸人一想,事实也如此。只看到郑家子风光,却没有看到那块大石碑后面的勤奋。

那是数年如一日的闭门,换任何人,试一试看,有几人能做到

但就这样放过张义阳,他想得都美。虽然张义阳是有才学,可这数天来所做所为,让高知州很愠怒。心里想到,小子,今天某拿出一些东西给你看看。

第一百三十一章解元下

高知州继续说道:“你是读圣贤书的,儒家讲的是什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你做到了那几条某又听闻了一件事,进入考场前,新举子孙固向他讨教仁义,虽然马上就要科考,可郑家小郎还做了解答,并且说了一句,自己才学很浅,在京城也只是浅尝辄止的说了说,又劝孙举子勿要多想,不能分心科考,争取考一个好名次。在考场上,新举子看到他写的字漂亮,看入了神,按例要驱出考场,然而郑家小朗主动替他解说,于是陆判官才给了柴举子一个机会,并且授他做文章之心得,为朝廷多了一个老成的新举人。可你呢”

不说这份榜单可不可信,就凭借这份品德,你小子,也差了太远。

事实张义阳这种狭小的肚量,也让高知州很看不起,还没有发达呢,就对同僚落井下石。落井下石也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