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儿说,你们母女喝羊奶,不会像喝牛奶那样难受。”
因为乳糖不耐受的缘故,有些人不宜喝牛奶,但喝羊奶就没这个问题,而且羊奶的营养价值,比牛奶还要高不少,也更易于吸收。
唯一的困扰在于,羊奶太膻了,程夫人和苏小妹只喝过一次,就再也不想碰第二口。
不过,就算为了不辜负陈恪的一片心意,捏着鼻子也得喝下去。
于是母女俩各盛一碗热腾腾的羊奶,做好被膻得七荤八素的准备,大义凛然的呷了一小口。大出意外的是,竟只感觉入口香浓,并无任何腥膻味道。
“这是羊奶么”小妹嘴唇上白白的一小片。
“这不是羊奶么”张婶反问道。
“那为何不腥”
“三哥儿在煮奶的时候,加了杏仁,装瓶的时候,又全撇出来。”张婶感慨道:“这些年,可从没见他心这么细过。”说着暧昧的朝小妹笑笑,告退。
待那张氏离去,苏洵奇怪道:“三郎这是干啥”
“我知道。”苏轼朝小妹挤眉弄眼道:“这是给编字典的补身子。”
“”小妹登时红了脸,用脚在桌子底下踢他。
“原来如此。”苏洵点点头,望着女儿娇俏可人的面容半晌,才低头默不作声的吃饭。
待孩子们上学去了,程夫人收拾完碗筷,将一壶热茶端到书桌边,见苏洵正对着书发呆。遂轻声问道:“夫君在想什么”
“娘子”苏洵握住夫人的手,轻叹一声道:“我在想我们的小女儿,眼看就要十五岁了。”
“哦”程夫人稍一错愕,旋即方感慨道:“总觉着她还是小孩子,不知不觉竟年已及笄。”这年代的女子,满十五岁即可许嫁,许嫁后则束发戴上簪子,称为及笄。
“该是为小妹定门亲事了。”苏洵缓缓道:“那雅州雷太守有一子雷方,年方十六,一表人才,太守曾几次提过,两家结秦晋之好,只是我以小女年幼,一直没松口。”
“还是先问问小妹吧。”程夫人轻声道:“说不定,她已有心上人了呢。”
“婚姻大事,凭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小孩子懂什么。”苏洵大摇其头道:“你这个做母亲的,不要太宠溺孩子。”
“夫君,你又不是不知,小妹和陈家三郎格外亲近。”程夫人叹口气道。
“我就气这个”苏洵登时露馅了,绷着脸道:“小时候厮混在一起,算是兄妹之情,可两人眼看就男当婚、女当嫁,还整天腻在一块,算怎么回事儿啊”说到最后,他的声音越来越大。
“小声点,”程夫人赶紧扯一把老公道:“张婶她们扫院子呢。”
“我就是让她听见”苏洵板着脸道:“把话传给陈家三小子,猴精猴精的一个人,整天在我闺女这儿装傻充愣。”说着一脸无奈道:“我闺女呢,精灵鬼怪的女娃娃,到了他面前就成傻丫头了怎么就看不透这小子的花肠子呢”
“许是三郎情窦未开吧。”程夫人掩口笑道:“我们刚成婚那阵儿,你不也是跟个大马猴似的,光知道玩鸟遛狗,就不看我一眼啊”
“嘿,扯我身上干啥子”苏洵老脸一红,旋即又气愤道:“就算他不懂事,他老子也不懂我看就是他当官之后眼皮子高了,看不起咱们这小门小户的,一心想攀高枝儿去了”毋庸讳言,各种不如意加在一起,这二年,苏洵变得有些偏激。
“唉,夫君定是错怪了陈家叔叔,”程夫人坚决否定道:“他不是势利之人。只是皇佑元年出仕后,陈家叔叔再也没有回川,哪知道小儿女们的新情”
“你不用老替他说话。”苏洵尤气不过道:“不就是个芝麻绿豆官么,人家知州都求着娶我闺女为媳,他摆什么臭架子”
“夫君既然如此生气,不妨给叔叔写封信,含蓄告知此事。”程夫人轻声道。
“我写信”苏洵瞪大眼睛,一脸你真可笑道:“休想我女儿嫁的出去,不上杆子求他”
“唉”程夫人摇摇头,无言以对。
见她半天不说话,苏洵才闪闪烁烁道:“你找个合适的机会,点一下那小子,别让他整天懵懵懂懂的。那小子早慧的很,他知道该怎么办。”
“这才是正理。”程夫人莞尔道:“快喝茶吧,都凉了。”
“嗯”苏洵端起茶盏,轻呷一口,长叹一声道:“小妹要是跟了三郎,我倒不用再像对八娘那样牵肠挂肚”
“”听丈夫提起大女儿,程夫人刚舒展开的眉宇,顿时又凝出阴云道:“这都成婚一年半了,她还没有身子。上次省亲,我问她什么原因也不说。”说着忍不住眼圈通红道:“虽然她一直强颜欢笑,可当娘的能看不出,她心里的苦么”
“唉,叫你这一说,我更不放心了”苏洵阴下脸道:“等清明节我眉州祭祖的时候,也不打招呼,就直去程家一趟,看看八娘到底怎样”说着重重一锤书桌道:“他们要是敢薄待八娘,我跟他们没完”
“”一面是娘家,一面是自己的家,每当丈夫发这种飙时,程夫人都无言以对。
-------------------------------------------分割-------------------------------------------------
求票票啊求票票
第六十八章师表加更送到,求推荐票
求票防被爆
-
又过数日,午课后。
陈恪带着誊抄出来的半部字典稿,找到了王方。
王方数年前就听说,他们在捣鼓劳什子字典。何谓典,大册者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也
即使大儒名家,也不敢轻易用这个典字,几个半大小子居然大言不惭,说要做什么字典,这让他哭笑不得,真是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但几个娃娃能坚持数年不辍,王方倒很欣赏这份毅力。此刻见他们终于成稿,心里已打好算盘,就算其内容再可笑,也要以表扬为主。谁知将来几十年后,这些孩子中的一个,会不会编出一本真正的字典呢
王方带着优雅的微笑,先简单翻了翻,词条都是老调重弹、没什么稀奇的,不过用声部排列的顺序,倒是第一次看到;那部首检字表亦是首见看着那工整细致的分类,令人眼花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