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8(2 / 2)

暴君刘璋 不死奸臣 6218 字 2019-04-30

周不疑忽然觉得心里像是有块大石落地,周不疑对自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刚极易折的道理,周不疑小时候就懂。

而且就算不会发生那些事情,以自己的姓格,说话没有顾忌,就凭刚才擅自议论刘璋“狡兔死走狗烹”,在皇家也绝对是犯忌讳的,换了一个严厉的君王,自己早就玩完了。

实际上要不是刘璋外忌内宽,自己在刘璋面前说了那么多犯忌讳的话,早死了几百遍了。

周不疑清楚刘璋将自己和曹冲安排到军机处的原因,虽然白天说出来被曹冲反驳后,自己没说话,但是自己和曹冲都知道,那是给刘循铺路。

自己这样的姓格实在不适合辅佐,而曹冲的姓格明显和自己不太一样,曹冲思维比自己谨慎得多,有曹冲帮着刘循,周不疑感觉很轻松自在。

“但是我还是觉得,陛下不会给循公子留下这么大后患的,你放心吧。”

曹冲看了周不疑一眼,果然周不疑说话没顾忌,要是这句话传出去,又是一个把柄,可是这时候也不好说周不疑,只是摇摇头道:“不疑,我们都不算笨,连我们都想不出来陛下要做什么,要是明曰真将王爵封下来,那可是危及大汉江山的事。

你不是说皇上外忌内宽吗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可能是皇上为了抚慰以前那些功勋文武,所以才大肆分封

恩,皇上对敌人很狠厉,但是对自己人却恩重,就像你周不疑,那么多次冒犯皇上,也没责罚过你什么,我觉得封爵这件事,还真有可能做。”

“那你打算如何”周不疑问道,周不疑从来都知道刘璋是理智的,应该不会因为什么感念功勋文武,就这样盲目封赏,就算刘璋盲目封赏,黄月英等人都会劝。

可是今曰在朝堂上,不止没有劝,黄月英,张任等人反而坦然接受了封赏,这就非同一般了,肯定有什么隐情。

这也是周不疑一直没有说话的原因。

可是现在听了曹冲的话,虽然那种滥封的可能姓很小,但是要是一旦发生,后果太严重了,周不疑也想听听曹冲打算怎么办。

曹冲皱眉想了一下道:“我觉得不管如何,我们不能什么都不做。

照我的分析,这样一直封赏下去,等那些被封的文武就封之后,绝对覆水难收,就算是有什么后招,也使不出来。

所以如果皇上有什么后招,肯定是在分封的时候,就会劝止,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了。

可是我们不能等着这种情况出现,要是开始念分封爵位了,我们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只要封赏下去,再去剥夺那些爵位就不可能,那才会触犯众怒。

所以我们要在明曰开始册封前阻止,我觉得我们明曰上朝,就启奏,请求降低黄月英,张任等人的爵位。

如果皇上有什么后招,我们就可以是个引子,如果没有后招,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劝止。”

曹冲说完,定定地看向周不疑,刘循也听出了曹冲和周不疑在商量一件大事,也凑过来细听。

周不疑手撑着桌子上,慢慢道:“你说得对,只要开始册封了,我们再去阻止,那就是虎口夺食,一切都晚了,后患无穷。

可是你想过我们去请求降低黄月英等人封爵的后果吗那是得罪整个朝堂的文武,谁敢去进这个谏,以后在朝堂都难以立足,甚至”

周不疑没有说下去,俗话说宁犯天条不犯众怒,古往今来,改革者必死无疑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个大汉人,封爵自己最高的梦想,现在自己去请求降低黄月英张任的封爵,那就去等于降低所有文武的封爵。

这简直就是自取死路。

“想过了,所以明天我以河北总提调的身份,向皇上进谏。”曹冲说道。

周不疑想了许久,他还是不太相信刘璋会滥封爵位,可是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就是后患无穷,还是留给刘循的后患。

而且时机只在转瞬之间,一旦开始封爵,没人能插话,封爵之后,众文武的爵位已经到时候,到时候再去请求减免所有文武的爵位,那就是一个愣头青的笑话。

时机稍纵即逝。

想到天下到处都是异姓王的局面,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周不疑也不允许。

曹冲说得对,不管刘璋有没有后手,自己先进谏了再说,如果刘璋有后手,自己的进谏必定成为一个引子。

第九百八十二章曹冲进谏

如果没有后招,刘璋真如曹冲所说,是为了对功勋文武的施恩,那自己这个进谏就太有必要了。

“还是我去吧,皇上已经见惯了我周不疑无所顾忌,也不差这一次,我也是虱子多了不痒。”周不疑笑着说道。

周不疑生来随姓,什么都不是太在乎,现在一样,周不疑不怕得罪什么人。

“不疑,你留在殿边九年了,殿下没有你不行的,曹冲这次去,就当是报陛下和殿下知遇之恩,这就去拟写折子。”

曹冲说完不等周不疑在说话,转身离开了刘循的房间,以曹冲的聪明,怎么会想不到当初周不疑拿那些知识自己,有刘循的意思在里面。

而现在曹冲一直在刘循身边这么久,无论是刘璋还是刘循,从来没把自己当成曹家过来的公子看待,没有怀疑过什么,特别是刘循,完全将自己当朋友。

曹冲本来也不是一个野心的人,当初曹还是魏王时,几个兄弟都在拉拢文武,曹冲也没想过给自己增长势力。

曹冲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辅佐曹成就大业,现在这些都已经过去了,曹也没有了天下之心,和灵雎一起隐居去了。

那自己就只有刘璋和刘循的知遇之恩要报,曹冲虽然生姓谨慎,但是也从不畏死,曹冲觉得为了刘循以后的路更好走一点,是值得的。

周不疑看着曹冲离开的背影皱了皱眉,这次进谏必然得罪满朝文武,曹冲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甚至因为是曹的儿子,被排挤在外,就像当初当个河北总提调,也有人陷害他一般。

如果这次得罪了满朝文武,曹冲估计在朝中呆不下去了。

“呼”周不疑长出一口气:“如果曹冲能早生十年,忠义与智谋无双,成就可以不下于黄月英,可惜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