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0(2 / 2)

暴君刘璋 不死奸臣 6312 字 2019-04-30

这样既可以补充军中粮食,也可以恢复关中良田耕种。

这是解决关中的恢复的问题,关中急需补充大量人口,循儿在成都已经知道商业的力量,因为作坊的兴盛,许多人要么趁着农闲,要么全职为作坊做工。

如此一来,成都人口激增,而且凡是有作坊,工匠坊,大型商户的地方,都有其他配套的食店,小商户,药店,当铺等设施,人口更多。

所以循儿想将成都的商人都招过来,让他们在长安建立商户总会,兴建作坊,私人工匠坊,另外官府的作坊,工匠坊,医馆,银行等重要设施,都全部搬到长安来,成都只剩下一个支点。

如此一来,长安人口应该会更多,再辅佐以官府鼓励政策,鼓励百姓迁入,滇州蛮族,五溪蛮族,西羌羌人向内地迁移,可大量迁入长安,关中人口恢复并不困难。”

“商人无利不起早,为什么要来长安”

“第一,因为长安是我们川军今后的都城,也是大汉两百年的,相信任何人都不会怀疑长安这样的地方能快速繁荣,不敢来的商人才是平庸没有眼光的商人。

第二。西域现在已经是商人瞄准的最大市场,从成都到西域,要翻越祁山山脉,过千里大山,无论是出货进货,都很困难,地理位置显然没有长安好。

而且长安通向中原也更方便,与益州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姓,商人驻扎这里,既靠近都城,走西域出中原又方便,正因为商人无利不起早,才一定会来。”

“很好。”刘璋满意地点点头,淡淡道:“循儿,你刚才说恢复关中,有一点没说到,长安的世族怎么处理”

当初杨阜给长安世族鼓劲,说曹军是诱敌之计,众世族没离开,等川军大胜曹军,很快攻破南北大营,杀进长安,除了早有准备的杨家,许多家族都没全身而退,留下大量钱财和家族子弟。

长安本来就有关中世族,川军打到荆州,一部分荆州世族迁移到关中,川军打到雍凉,天水世族迁移到关中。

被川军俘虏的世族子弟不在少数。

刘璋派人将这些人控制起来,却并没有杀掉,就是想让刘循来处理。

“杀掉姜家几个家族的族长,还有曾经帮助刘备和曹操的官员。”刘璋镇定地说道。

“还有呢”

刘璋淡淡的三个字,刘循一下就不镇定了,怔怔地站在原处,伏寿张任都看向他,门口的周不疑依旧看着地面。

“罚没家产”

“还有呢”

“还有勒令世族子弟耕种土地”

“还有呢”

刘循绞着手指,站在原地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知道刘璋要问的什么,可是自己就是说不出口,也做不到。

“耕种土地”刘璋轻蔑笑了一下:“长安,即将成为我们的都城,治安何等重要,这些世族子弟一生衣食无忧,自认为比天下百姓都要高一等,他会甘心给你刘循耕种土地

你刘循杀了他们的族长,杀了他们的族中人,我们川军又剥夺了他们当官的优先权,剥夺了他们土地的兼并权,甚至剥夺了他们的名声,你觉得他们会安心的给你耕种土地

今天你不解决了他们,难道等这些人以后充当曹操孙权的细作,贻害都城那你今天的仁慈,将葬送多少士兵姓命让多少百姓成为无辜牺牲品甚至断送我们的基业,你知道吗”

刘璋声色俱厉,刘循怔怔地站在原地,眼泪在眼眶打转,一句话说不出来。

刘循知道刘璋说的都有道理,可是长安被俘有几千世族子弟,要他一次屠杀这么多人,刘循真的下不了手。

刘循摩挲着衣角,低着头不敢看刘璋愤怒的目光,只觉得自己十分不孝,又或许真是父亲说的懦弱。

刘璋看着刘循的样子,缓了一口气:“循儿,你天资不好,但是并不笨,该懂的道理你都懂,为什么会抱着这些没用的仁慈不放。

我们不怕别人诽谤,不怕遗臭万年,不怕拥有更多敌人,我们只要记住,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我们亲人,对我们士卒,对天下百姓的残忍来人,带一名世族子弟进来,五十岁以上。”

士兵押来一名老者,老者衣衫不整跪在堂下,恐惧地看着刘璋。

刘璋坐到椅子上,解下佩剑凌空扔在刘循面前:“杀了他。”

随着刘璋冷冷的声音,佩剑清脆地掉在地上,剑刃拔出一节泛着寒光,老者畏惧地缩成一团。

刘循却没有动作,拳头死死地捏紧,好像里面捏着自己的心脏,嘴唇轻咬,不断颤抖。

感受着刘璋的目光,刘循整个腿都颤抖起来。

过了许久,张任出列道:“主公,我来吧。”

“谁叫你来了,滚下去。”刘璋对着张任大吼一声,眼神赤红,刘璋从来没有这么愤怒地训斥过自己,张任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后退一步。

伏寿身体一颤,细手滑落,好半响才重新按上刘璋的穴位。

“我叫你杀了他。”刘璋冷冷看着刘循。

刘循咬着牙,看着地上的佩剑,慢慢弯腰,颤抖着捡起,发出剑刃和剑鞘的撞击声,整个剑柄都颤抖起来,清脆的磕碰声,在寂静的大堂格外突兀。

第五百六十四章山河破碎图

刘循缓缓拔出佩剑,转身看向老者,就在看到老者畏缩地缩成一团时,刘循的心猛地一跳。

面前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无辜的人。

剑刃缓缓拔出,终于脱离剑鞘束缚,刘璋,伏寿,张任都盯着刘循,还有门口的周不疑都抬起头来看向刘循。

“啊。”

刘循一剑砍向老者,“铿”的一声,却没有砍在老者身上,长剑重重地摔在地上,刘循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剑鞘落地,一下子跑出了大堂。

周不疑跟了出去。

听着刘循跑出去的脚步声,刘璋按在桌上的拳头不断抖动,伏寿从侧方向看着面沉似水的刘璋,轻柔着声音,吞吞吐吐道:“蜀候,其实,伏寿觉得,蜀候是在让公子重蹈覆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