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个土人来问,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其他路。”刘璋道。
蛮军士兵不久请来一个当地土人,刘璋未对蛮人诛杀,沿途洞寨,秋毫无犯,且这场战争是因为蛮人大小头领不接受恩政所致,许多土人都对川军有好感,土人便指出西北一条道路,刘璋请蛮人引路,高沛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往西北进发。
高沛正要带直属川军的精锐蛮军开路,刘璋突然眉头一皱,隐约想起了诸葛亮征伐秃龙洞时,经历了好一番波折,好像又是毒又是拜神又是请高人。
朵思大王世代居于秃龙洞,会不知道西北有一条道路偏偏只封了东北一条
这不合情理。
刘璋派了十几个蛮医跟着先锋部队,所过泉水河水,务必验毒再饮。
没过一天,就有先锋士兵前来禀报:“主公,前方军医发现毒泉,溪流潭水皆有毒,用马试饮,马不能鸣,暴跳如雷,纷纷脱缰。”
刘璋眉头一皱,果然这里有古怪,带着亲兵到了泉水处亲自察看,只见潭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仿佛又怪物在水底一般。
刘璋望了一眼眼前一望无际的丛林,四壁峰岭,鸟雀不闻,皱紧眉头。
“主公。”黄忠道:“这里山岭险恶,就算没有毒水毒泉,也难以通过,加之前方云雾笼罩,呈灰红色,定有瘴气横行,实在难以通过,不如先撤军扎营,等到秋后,冬季瘴气降低,应该能容易通过一些。”
“那也只是瘴气,这泉水之毒,应该不会随着气温降低就消失,到时候还是面临一样的困难,而且秋季是蛮人行猎季,尽管孟尧号召力强,蛮人大小头领对恩政不满,纷纷起兵,但是还是有许多蛮人为了行猎留在家中。
如果等到冬季,那些蛮人必然纷纷参战,孟获实力将更雄厚,我们已经深入南荒腹地,粮草补给是很大的问题,这样耗下去,粮草消耗会非常巨大,必须进攻。”
“报。”忽然一名士兵来报“前方山冈之上,有一古庙。”
没有饮水,就不能前进,刘璋现在也想不到别的办法,命令军队暂歇,带着亲兵去了古庙,一路攀藤附葛,终于上到山岗。
这是一座神庙,用石头砌成,神庙中塑一将军端坐,旁有石碑,乃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庙:因平蛮到此,土人立庙祀之。
刘璋向马援像做了几个揖,表示对这位将军尊敬,马援的确是大汉功臣,南征北战无数,将羌,南蛮,山越尽皆震服,至今这些蛮夷提起马援之名,依然畏惧三分。
当年马援作战到了三江城,难道自己就要被困在此处吗当初诸葛亮就是对着马援像作揖,然后就有一个山神扶杖而来,自己现在也没看见,看来自己没有诸葛亮人品好,山神不出来啊。
就在这时,萧芙蓉“咦”了一声,:“夫君,你看这是什么好像不是陈年古物,像是谁故意放在这里的。”
刘璋循着萧芙蓉眼光看去,只见马援坐像屁股下的缝隙塞着一张羊皮,虽然蒙了灰,可是显然比周围的物体要浅,应该放置不久。
命军士拿出来念读:
“荒野之人杜微,拜上蜀候刘皇叔,在下听闻蜀候深入蛮荒,数百蛮军,却甚少杀人,所过洞寨,秋毫无犯,蛮方之人,多蒙丞相活命,皆感恩不浅,在下亦甚感欣慰。
得知朵思大王将相助孟获,杜微料定朵思必断东北路,留西北路陷阱于蜀候,蜀候也必陷入毒泉瘴气之中,很难解脱。
蜀候现在伏波将军庙,地域泉水乃哑泉之水也,饮之难言,数曰而死。
此泉之后,相继又有三泉:东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饮水,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而死,名曰柔泉;正南有一泉,人若溅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西南有一泉,沸如热汤,人若浴之,皮肉尽脱而死,名曰灭泉。
敝处有此四泉,毒气所聚,无药可治,又烟瘴甚起,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余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
若要从此路过,必破四泉瘴气,此去正西数里,有一山谷,入内行二十里,有一溪名曰万安溪。万安溪后有一泉,名安乐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饮之即愈。
有人或生疥癞,或感瘴气,在万安溪内浴之,自然无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叶芸香。人若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丞相可速往。”
刘璋看到信,终于松了一口气,诸葛亮得神庇佑,自己也有贵人相助,突然刘璋一愣,会不会诸葛亮遇到的山神,就是杜微故弄玄虚
刘璋率领一众士兵,亲去安乐泉取水。
安乐泉以西三十里,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之一黑风洞,洞主杨锋正与一书生饮宴。
杨锋二十来岁,生得俊秀,可是与对面饮宴的书生相比,多了一分刚毅。
“剑在鞘,卧雕弓。
江山破碎,歼臣入苍穹。
万里车书尽混同,汉土岂有别疆封
拔剑张弓露张狂,铁马楼船下江东。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书生吟出一首诗,对杨锋道:“洞主,觉得此诗如何”
杨锋手里拿着酒杯,沉吟半响道:“别的杨锋感受不到,气势豪迈。”
“这正是荆益之主,大汉皇叔,大将军蜀候刘璋,当着江东使者鲁肃的面所作的诗,此诗一出,江东鼠辈束手,刘璋接连大战,未敢动一兵一卒,形同死水。”
“光从诗中,我就看到刘璋的凛冽杀意,气冲斗宇的志向,中原烽火燎原,果然英雄辈出,唉。”杨锋重重叹息一声:“只可惜我等生于蛮荒,未得一睹中原豪杰风采。”
“是啊。”书生道:“我孟家和你杨家,当年不容于汉区世族,举家迁入南荒,已经百余年了吧,虽然也建立起一些势力,可是终究不是在大汉国土,恨为南荒人,不见汉明月。”
“恨为南荒人,不见汉明月。”杨锋沉吟一下,愈发伤感,良久笑笑道:“老生常谈,不提这些了,看来你我这一生是不可能再入汉区了,这次令尊率军与刘璋作战,兄台为何不跟着杀敌,如果这次立功,兼且兄台是孟尧大王长子,他曰银坑洞之主非兄台莫属啊。”
书生正是孟尧长子,孟获之兄孟节,孟节与孟获孟优生得跟个野人似的不一样,孟节更像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而姓格也是如此。
孟节从小不喜欢战争,特别是对汉的战争,仰慕汉文化,当孟获与孟优都在学武的时候,孟节却在钻研汉家经典,现在在银坑洞当了一个夫子,教授银坑洞小孩汉文化。
杨锋是南蛮一个庞大的势力之主,统帅着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拥兵三万余,武艺高强,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皆是其一手打下。
可是,虽然杨锋一生征战无数,灭了很多大小山洞蛮寨,但是其本人也和孟节一样,向往汉室,不喜欢和汉人打仗,所以这次孟尧出兵,杨锋一个人也没派。
孟节爱好和平,杨锋杀伐凌厉,姓格截然相反,但是在对待汉室的态度上,两人是一致的,所以成为了好朋友,无所不谈。
“杨兄弟就别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