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8(2 / 2)

拣宝 5683 字 2019-04-30

适时,颜老太极拳一滞,回头道:“掘藏得金的掘钱”

“颜老知道就好。”王观笑眯眯道:“段老说山村建于宋代,而那栋宅子又是孔府管事的旧宅,或许遗留下来什么好东西。我想赌一把,看看运气怎么样。”

“不怕亏了呀”

颜老眉头一皱,又舒展开来:“不过,对你来说,几万块确实亏得起。”

“随手能扔二三十万,几万块确实不算什么。”段老点了点头,声音却高了几分:“不过,有没有人告诉我,掘藏得金又是怎么回事啊”

“掘藏得金,很好理解呀,一听就应该明白了,就是把地挖开,然后发现了藏起来的金银财宝之类”王观解释起来:“藏,就是窖藏”

要知道古代不像现在这样,老百姓有了闲钱,多数会选择将其存进银行。古代没有银行,只有所谓的钱庄。然而在钱庄存钱,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反过来给钱庄保管费。

不要觉得不合理,要知道古代金银钱币,存放久了可会生锈的,需要重新熔造,所以有火耗的说法。钱庄当然不可能白帮你保管,肯定需要一些保管费用。

这种情况下,除了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一般人肯定不会到钱庄存钱。包括那些很有钱的地主豪绅,家资十分丰厚,却喜欢把钱财埋到地窖之中。

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不仅仅是笑话而已,更是一种习惯。

窖藏、壁藏、檐藏、梁藏,这些都是常见的手法了,甚至有人这样还不放心,干脆把银子全部熔化成汁,然后浇灌进家中的地板。这手法太另类、太出人意料,盗贼确是找不到了,但是家贼难防,子孙手头紧的时候,便会悄悄地敲块板砖去换钱。

当然,古人窖藏财物,埋藏者又不轻易透露消息,若干年后,宅第易人,新主人在翻修或重建时,往往可以挖出前人的窖藏。

因此,后人遇到拆迁、搬家时,往往都会掘地三尺,把家前屋后地下翻一遍。有的人觉得这样做太麻烦,干脆让买房子的人给掘钱。

这不是玩笑话,而是切切实实的真事。沈括的梦溪笔谈之中,就有一些关于掘钱的记载。有人想要买房,卖家索要一千贯掘钱,其他人觉得太亏。谁料那人买下房子之后,真的给他挖出一坛子黄金,正好是买房的全部费用。

这个就是掘藏得金的典故,据说苏东坡当年就遇到过这种事情,在金山寺借住读书时,三餐不继,穷极无聊下在床底乱挖,果然挖到一大瓮白银。但是他不贪,封好后又埋回去。后来中了进士,才叫家人掘出来供作修寺庙费用。

相比之下,王观却没有这样好心了,买下孔超的宅子,摆明了就是冲窖藏去的。

听到了掘藏得金的典故之后,段老表情古怪道:“你就肯定,那宅子里头一定埋了金银财宝”

“不知道。”王观随口道:“试试看呗,没有也无所谓了,不差这点钱。”

一瞬间,段老语塞,忽然觉得王观才是真正的败家子,相比之下孔超还没这资格,毕竟他还败得不够彻底,起码赚了好几万,不像王观直接打水漂

第九百五十五章满意

人家打水漂,起码还能听个响。但是王观花几万块买一栋破宅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挖开看看有没有宝藏。在段老看来,这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绝对是亏定了。

“年轻人就是这样,脑子一热就做决定”段老暗暗地摇头,不过也不好交浅言深,只得无奈一叹,不再多说什么了。

不久之后,三人晨练结束,慢慢的回到村中。然后就有村民拉他们到家里吃早餐,不过是普通的面食,馒头之类,但是三人却吃得很香。

吃饱了以后,段老笑眯眯把王观的意思传达出去,立即让村民们惊喜交集起来。毕竟他们还在商量,应该去哪里卖野山参呢,没有想到马上就有人接手,而且还给出这样的高价。

当然,村民们也不笨,自然明白王观这是善心帮忙,所以他们也不打算坑人。三十万肯定不能要,有十万块就可以了。村民的纯朴,再联想到孔超贪心不足,狮子大开口,王观就忍不住感叹,人比人确实得死。

当然,如果真是只给十万,那就没意思了。在王观的坚持下,另外还有段老和颜老在旁边推波助澜,村民们最终接受了王观的好意,以二十万的价格,把野山参转让给他。

谈妥了以后,王观立即招呼村民们到最近的县城上转账。

“等等,老板,等等”

王观才开车要走,孔超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冒出来了,一脸焦急之色,匆匆忙忙追赶了上来:“老板,我找到了,一切证件齐全”

“自己跟上来。”王观随口道,继续开车前行。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就来到了附近的县城上。然后找到了一家银行,耐心的等候。

才过了片刻,孔超一马当先,风风火火的跑来了。看到王观之后,脸上的笑容就好像是鲜花怒放一样灿烂无边。

在等候的时候,王观已经让银行的工作人员打印出拟定好的合同,看到孔超来了,也没有什么废话,直接把合同一推,示意道:“你看看,如果觉得没什么问题,就签字吧。”

“哦。”

孔超定了定神,首先找到交易的金额,一个个零数准之后,他才安心继续看内容。合同条款十分简单,但是足够缜密,没有任何陷阱,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十分公正公平合理。

粗粗看过之后,孔超迟疑了下,又忍不住问道:“老板,能不能告诉我,你买我的房子用来做些什么”

“看完了”王观没有回答,只是淡声道:“那就签字吧。”

“老板”

孔超不死心,还想继续询问,但是王观却不耐烦了,挥手道:“同意就签字,不同意就走开。你不想卖,我也未必乐意买。”

“那是。”

与此同时,段老点头道:“王观啊,我觉得你还是不要买了,那宅子也不算多好,何必浪费这个钱呢。”

“老家伙”

听到这话,孔超心中暗恨,隐晦地瞪了段老一眼之后,立刻下定了决心,马上执笔签字。然后把合同递给王观,等他签字给钱。

王观的速度也不慢,随手把合同签了,然后轻轻地挥手,自然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带孔超数钱去了。

“谢谢老板,谢谢老板。”孔超兴高采烈,匆匆跟去拿钱,连自己的那份合同都不要了。等他出来之后,却惊奇的发现几个村民也笑容满面捧着几大扎红票子。那些红票子的分量,要比他手里的厚实得多。

“怎么回事啊”

孔超有些傻眼,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王观花了二十万买走了野山参。这下子,他就觉得心里不平衡了,凭什么自己的祖宅才七万,而一根半截指头大的人参就值二十万

“不公平啊。”孔超心里愤愤不平,就要去找王观理论,却没发现他的踪影,再打听才知道人家已经走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孔超暗忖:“我倒要看看,你买我的祖宅做什么”

在隐约之中,孔超感觉王观买自己的祖宅,好像有什么深意。所以得了几万块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挥霍,而是返回村子守候起来。

然而,等了两三天,孔超一直没看见王观,更加没发现有人过来接收宅子。

倒是那些村民,有了二十万以后,立刻承包了山村附近的山地,然后还有几万块的剩余,足够租借机械、购买化肥种子了。

一时之间,村中青壮个个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