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唐清华在厅中走了过来,随口道:“王观,你回来了正好。方老板请你进去帮个忙。”
王观一怔,奇怪道:“帮什么忙”
“还有什么。应该是他相中了某件东西,让你帮忙掌眼。”俞飞白猜测起来,而且一语中的,说对了事实。
“没错。”唐清华点头,随即解释道:“你们才走,贺老六又拿出别的东西出来,方老板看中了一件东西,但是又没有什么把握,所以托我出来叫你去帮忙看看。”
“什么东西呀”王观好奇问道,也顺势走进厅中。
“一块玉璧。”唐清华笑道:“看起来挺好,可能是不错的东西。”
“玉璧”
适时,俞飞白漫不经心道:“在我看来,天下除了和氏璧以外,就没有好玉璧了。”
“你这话太偏颇了,属于欠抽型。”王观摇了摇头,轻笑道:“要知道在故宫里头可有不少属于国宝级别的玉璧,你敢说不好”
听到这话,俞飞白就不吱声了,快步走进了厅中,就看到了方明升专心致志把玩的东西。那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物件,正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器玉璧,更是六瑞之一。
中国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按照古人万物皆有灵姓的观念,认为美玉是山川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姓。所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一书把壁、琮、圭、璋、琥、璜等玉器作为六器,用于朝聘,又称为六瑞。
书中明确记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其它玉器不提了,单单是玉璧,关于它的形制,也是比较有讲究。东西是扁平圆状形,中间穿有孔,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书中,也有比较精准的描述:肉倍好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意思非常明确,只有孔小器体比较多的,才能够称为璧。现在方明升手中的玉器,就是这么一个物件,呈暗黄的色泽,表面有纹理,透出精致之感。毕竟和青铜礼器一样,玉器在先秦以前,也是贵族子弟的专用之物,造型肯定比较美观。
这件玉璧也不例外,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琢磨形成的东西
第八百六十九章有人跟踪杜甫陵园
“东西不错吧。”
此时,看到俞飞白凝神打量,方明升直接伸手把东西递过去,然后笑道:“你看看,我觉得这好像是春秋时期的东西。”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春秋战国往往联系在一起,但是对于一些东西来说,春秋就是春秋,战国就是战国,那是两个不同的时期,物件风格也存在差别。
方明升说玉璧是春秋时期,那么说明东西存在春秋时期的风格特点。
当然,这是方明升自己的判断,俞飞白肯定不会在意,免得先入为主。玉璧到底是什么时期的东西,他肯定也有自己的见解。
带着这样的想法,俞飞白稳稳地接过了玉璧,然后掂量观察起来,只见圆形玉璧的直径在十厘米以上,厚度在一厘米左右,算是比较薄。在璧面上,则是精美的纹饰,那是用宽阴线与细阴线相结合的手法刻出壁纹。
俞飞白仔细打量,只见纹饰似龙蛇之状,肢体细而长,似蛇身,呈交叉盘绕模样。线条自然流畅,动造型柔美,按照现代的说法,应该是龙纹璧。
古代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古人主张天圆地方,以苍璧礼天那是因为天是圆的,玉璧也是圆状,正好匹配。上面又纹刻了龙纹,说明在那个时期已经产生神龙在天上兴云布雨的观念了。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东西如果能够证实是真品,价值肯定不会低。
“怎么样”
片刻之后,王观询问起来,对于玉器的鉴定,在不作弊的情况下,他不觉得自己比俞飞白高明多少。相反,俞飞白玩玉十多年了,鉴赏能力估计比他更胜一筹。如果连俞飞白也确定玉璧是真品,那么东西应该不离十,他也不必费事多看。
“嗯不好说,我再研究研究。”
然而,向来以心直口快著称的俞飞白,这个时候居然迟疑起来,有几分斟酌之色。
“有什么问题吗”
此时,王观微微皱眉,轻声道:“不看好”
“不是不看好,而是我捏拿不准,这是什么玉料。”俞飞白挠头道:“东西被掩埋了许久,颜色有几分发白了,而且又有黑斑沁色,不好判断玉料的出处。”
“我以为是什么问题呢,原来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王观摇头道:“玉料的出处,无非是几种。要么是南阳玉,要么是边疆玉,或者岫岩玉,再不然就是地方玉料。不管是哪一种,只要是春秋战国古玉就好,何必纠结它的来历。”
“而且这里是豫省,省内有南阳独山玉,或者东西就是南阳独玉。”王观随口道:“这种小细节不用深入研究,关键是东西到不到代”
“应该是古玉。”俞飞白轻声道:“沁色十分自然,不像是作伪。尤其是黑斑纹,已经完全渗透到玉中了,而且有晕散的迹象,这是作伪不了的情况。”
“嗯。”
王观把玉璧拿过来,仔细观察片刻,也赞同俞飞白的观点,随即笑道:“春秋玉璧较薄,战国玉璧尽管也,但是装饰纹饰丰富繁杂,甚至有镂空雕刻的情况。相对来说,这块龙纹玉璧还算比较朴素,也难怪方老板断定是春秋时期的东西了。”
“也就是说,我看对了”方明升有些高兴。
“没错,这东西就是”
王观才想点头,冷不防外头传来粗犷的声响:“六哥,在不在”
洪亮的声音,立即引起大家的注意,顺势朝门口看去,只见一个有几分彪悍气息的青年走了进来,看到厅中众人的时候,他也有几分发愣。
一瞬间,这人也反应过来,立即堆笑道:“六哥,正忙呀,您继续忙,我自己到后院拿东西就行,有事回头再说啊。”
说话之间,那人调头就走,来得快,去得也快。
适时,贺老六也笑呵呵解释道:“这是我一个朋友,姓格有些鲁莽,大家不要见怪啊。对了,你们觉得这块玉璧怎么样不是我自夸,这块玉璧真的很好,完好无损,没有任何磕碰裂纹的痕迹,而且纹饰十分清晰,没有风化模糊的迹象,也能够称得上是精品了”
东西好不好,并不取决于贺老六的自夸。反正方明升直接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关注王观和俞飞白的鉴定结果。
“还行,可以考虑买下来。”
在方明升咨询的目光中,王观随意点头,但是心思却已经不在玉璧上了。不仅是他,连旁边的俞飞白也若有所思,表情多了几分慎重。不过这个时候,厅中的众人却是在关注方明升和贺老六的讨价还价,没有留意两人的古怪表情。
经过一番妥协之后,方明升和贺老六终于达成协议,一个给钱,一个把玉璧呈上,倒也算是皆大欢喜。
当然,作为一个买卖人,贺老六并不满足于成交一笔生意而已,在收了钱之后,又极力鼓劝道:“诸位,除了玉璧以外,我这里的好东西也不少,你们再看看”
“不用看了。”
就在这时,在王观的暗示下,俞飞白懒洋洋说道:“你这些东西还算不错,就是卖相太差了点,我就算买回去也不好意思拿给别人欣赏。东西看了也买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走了下一站杜甫陵园,出发”
在他的招呼下,其他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纷纷起身告辞。贺老六纵然也有几分失望,不过总不能强行留客吧,只得眼巴巴的礼送他们离开。
出门之后,王观和俞飞白就窃窃私语起来。
“怎么办”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