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1(2 / 2)

拣宝 5697 字 2019-04-30

然而,就是这本册子却让高德全欣喜若狂,激动得差点要欢呼出来。

“德叔,这是什么”

与此同时,王观也注意到高德全的异常,自然凑近一看,只见册子没有什么封皮,开篇就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王观微眯眼睛打量,顿时瞠目结舌:“这是配方”

“没错,不仅是配方,更有详细的工艺流程记录。”

这个时候,高德全根本不能掩饰脸上的喜色,笑容就好像是鲜花一样怒放,十分灿烂:“这是朱大先生烧瓷的笔记,非常重要。”

不是非常重要,而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王观自然明白,这样的东西落在外行人手里,肯定是一文不值,但是落在高德全这样的仿古瓷大师手里,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不要以为这话夸张,就好比现在有专利保护一样,古代对于核心技术也十分重视。

王观曾经看过一些文献资料,上面明确记载,在汉代的时候,养蚕是汉人专利,如果外国人胆敢把蚕茧走私运出关外,被检查的时候发现了,直接杀无赦。

烧瓷的技术也差不多,瓷器可以卖给外国人,但是其中的工艺流程、以及釉料的配方,那是不能对外国人公布的。

只不过到了清代,也就是千古一帝康熙的统治时期,他根本不清楚,或无视千百年来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居然允许外国人随便参观窑厂,了解烧瓷的全部工艺情况

当外国人把这些技术带回去以后,立即引起了轰动,然后人家花了几百年时间掌握吃透,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国际市场上反过来压抑中冇国。所以别看现在中冇国依然是瓷器大国,但是现代的瓷器已经完全没有当年称雄世界的竞争力。

这就是技术外传的悲哀,所以不要总是埋怨中冇国人自己不重视专利保护,实际上真正靠这门技术吃饭的人,对待技术简直比自己生命还重视。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在传艺的时候,总是喜欢留一手,然后定下种种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矩。

当然,也就是这个原因,致使许多技术失传了。

不过,朱大先生显然是个例外,他居然有做笔记的习惯。然后也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在不经意之间,把这些笔记流传了下来。

对于烧瓷的人来说。这些笔记简直就是一本本秘笈,只要学会了肯定“武功”大进,指不定能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相当于另外一个朱大先生。事实也是这样。不然的话初代朱大先生已经逝世几百年,怎么可能又冒出来一个朱大先生呢

究其原因,肯定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人无意之中得到这些笔记。然后经过钻研之后成功复制了朱大先生的技术,一跃化身为朱二代冇

尽管受到了严打,朱二代集团覆灭了。可是钱老等人当年却并没有找到那些笔记,所以时隔二十多年后,朱三代又死灰复燃了。

“可惜,这好像是早期的笔记,工艺不算很完美。”

这个时候,高德全翻开笔记,仔细阅读片刻之后,顿时有些遗憾道:“而且笔记中记载的配方不多,只是专门针对宣德青花瓷而已”

“德叔,你就知足吧。”听到这话,王观忍不住笑道:“能够找到这样的东西,已经是天大的庆幸,怎么还能奢求其他。”

“怎么不能奢求。”

俞飞白却有不同的意见:“以德叔的实力,完全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停。”

高德全连忙制止起来,啼笑皆非道:“别把我捧太高,免得摔下来跌死。”

“好了,你们慢慢欣赏这些青花瓷。这些东西在当时是赝品,但是现在已经是仿品了,也具有极高的价值。你们仔细看看,再对比现在朱大先生的赝品,或许能够发现其中的区别。”

“至于我嘛,要拿笔记回去做个细致研究才行”

说话之间,高德全摆了摆手,就准备离去。

“等等。”

此时,王观伸手阻止起来,有些好笑道:“德叔,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我忘记什么了”

高德全有些不解,左右打量,没觉得自己落下什么东西啊。

“毛瓷,准备熄火的毛瓷。”

王观啼笑皆非:“你不管了,打算一走了之”

“呃”

一瞬间,高德全惊醒过来,顿时苦笑道:“瞧我这记姓,糊涂透顶了。”

“我看德叔你不是糊涂,而是高兴过头了。”俞飞白笑眯眯道:“得了天大的好处,晚上记得请客哦。”

“这怎么行”王观摇头笑道:“不能光是请客而已,起码要摆上三天流水席吧。”

“哈哈,只要毛瓷烧制成功,别说三天流水席,就是三十天也无所谓。”

就在这时,外头有豪气的声音传来,却是苏氏集团的老总,曰理万机的苏文弈风尘仆仆的在窑口熄火之前赶到了。

第七百九十一章巧夺天工,以假乱真

“咦,已经成了吗”

此时,苏文弈在一帮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就算离得较远,但是也注意到大箱子之中有点点润泽的光芒泛照了出来,自然让他误会了。

“苏兄。”高德全回头一看,发现是苏文弈之后,顿时笑容满面的招呼一声,然后十分自然的把朱大先生的笔记塞到口袋之中收好,再上前伸手相迎。

“高兄,辛苦你了。”苏文弈也是十分高兴,毕竟等了将近一年,终于等到了今天,真心不容易啊。

实际上烧毛瓷为苏老爷子祝寿这绝对是借口,毕竟苏老爷子的寿辰早过了。至于所谓的恢复毛瓷技术扩大再生产,在确认泥料枯竭之后,更是不靠谱的理由。

到了最后或许觉得也不需要理由了,反正苏文弈很希望得到一批毛瓷,甚至不惜工本,更同意了王观开出的“苛刻”条件

这种情况下,就算再笨的人,也应该明白这批毛瓷对苏文弈很重要,肯定有大用。至于用在什么地方,那就是人家的机密了。

王观和高德全不会去打听,也没有打听的兴趣。反正只要烧好了东西,拿了属于自己的一份,那苏文弈爱干嘛就干嘛,何必多管闲事呢。就算他拿仿品当真品去卖,两人也不觉得奇怪,最多是鄙视一番,老死不相往来而已。

不过,现在大家都是合作伙伴,肯定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