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池”
俞飞白更加惊诧起来,连王观也不例外。毕竟酒池肉林的典故,大家多少应该听说过。那是古代帝王昏庸无道的象征,没有想到在山村之中居然也有酒池的存在。而且从池子的规模来看,如果想要把它注满,起码要十几吨酒吧。
想一想,村子才二十多户人家,那要喝多久,才能把池中的酒喝完呀
对于王观的疑问,老人笑了起来,然后也有几分感叹,轻声解释起来:“别看我们村子现在的人口不多,可是在好久以前,我们这里曾经是个大寨子,大概有好几百户人家,人丁甚至过万。”
“人口过万”
王观和俞飞白有些惊奇,怀疑老人是不是在夸大其词。毕竟人口的聚居,首先要考虑到一个容载量的问题。要知道古代科技不发达,一个城市的人口能够高达百万,那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了。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也只有到了隋唐以后,农业工业商业比较发达了,并且是在国力昌盛的时期,才会有这样的城市出现。不过在山村之中,就没有这样的条件了。
毕竟城市的人,就算不耕种,也可以通过粮食的买卖来满足需求。但是山里的耕地有限,人口过万的大寨子又该怎么解决粮食的问题
“酒呀。”
老人微笑道:“故老相传,我们以前的村子不对,应该是大寨子。寨子的名字好像就叫酒寨。寨子酿造的美酒,那是远近闻名的,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我们这里买酒,甚至还作为贡品呈献给皇帝。买酒的人太多了,村人干脆开辟了一个大酒池。寨子更成为了一个比较繁华热闹的交易场所。”
“不过好景不长”
说话之间,老人脸上充满了惋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由于战乱,又或者是酿造美酒的技术被人惦记,反正大寨子逐渐败落了,变成了现在的小山村。酒池干了,酿造美酒的技术也失传了,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酒窖了。”
察觉老人的伤感,王观和俞飞白也微微有几分沉默。世事就是这样,时过境迁,一下子就是沧海桑田了。
说起来这个山村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留下一个大酒池证明这里曾经繁荣过,但是在苍凉的大漠之中,滚滚黄沙不知道掩埋了多少古城。
当年的西域诸国,龟滋、楼兰、疏勒、高昌等等等等,到现在已经一个不见,直接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甚至连具体的位置,却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得清楚。
不过,或者就是由于这些古国湮灭了,才会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距离产生美嘛,对于不存在的事物,大家总是喜欢赋予更多美好的幻想。比如说外国的乌托邦,中国古代文人儒士总挂在嘴边的三代之治另外老人口中的大寨子,未必就是由于动乱,或者遭人觊觎才败落下来,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可能姓。说不定是由于山寨人口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了山寨所承受的极限,那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迁移地情况。
在迁移的过程上,肯定会有人心生不满,又不可避免的发生内乱。在内讧之中,大寨子的败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猜测肯定有几分阴暗,但是也不能否认,这种可能姓最大。因为这是人姓,为了生存和发展,总会有一些让人不愉快的情况发生。
当然也要承认,就是种种的卑劣事情,才使得各个国家民族延续到现在。纵观古今中外,大都是这样的情况,应该极具普遍姓。
在王观感叹之时,忽然看见俞飞白跳进了池中东张西望的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飞白,你在做什么”
王观很好奇,忍不住皱眉道:“别弄赃了人家的池子。”
池子已经废弃了好久,本身就铺满了灰尘,这话自然含有歧义。当然,王观故意这样说,主要是想暗示俞飞白,在人家的地盘上,不要乱折腾。
“我是想看看,这里有没有酒曲。”俞飞白随口道:“毕竟传说在用了好久的老酒窖之中,也就是储存酒水的窖底软泥中,就积累了大量的微生物,可以用来酿造好酒。”
“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谣言”
“什么谣言,不是有种老窖酒吗。”俞飞白横了一眼道:“你去查一查,但凡是名牌名酒,哪个不是通过老窖泥的微生物研究出特殊的酒曲出来,然后再利用这种酒曲酿酒,味道要比普通的酒更加醇香。”
“好像也是。”王观想了想,确实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什么好像,这是真事好不好。”
说话之间,俞飞白摇头道:“不过可惜了,这酒池显然闲置了好久,池底都干硬化了,再多的微生物也存活不了。”
“知道就好,所以就别白费这个劲了。”话是这样说,王观还是轻跃到池中,随意打量起来,顺便踩了踩池底,果然感觉十分的坚硬。再拨开灰尘一看,居然是一层石板。
见此情形,王观立即笑道:“得了,底下是一层石板,肯定没有你说的老窖泥,你也可以彻底死心了。”
“我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俞飞白嘀咕一声,然后忽然感觉到脚下有些硌硬,好像是踩到了什么东西。当下移开脚掌一看,发现是一枚石头,就顺势一踢。
咕噜一声,东西就滚到了王观的旁边,也让他下意识的低头打量。这个时候,拱门外有阳光斜照了进来,东西微闪了一下,居然有光泽折射。王观见状,心里多了几分好奇,也用脚尖拨弄了下,感觉好像是一枚圆润的鹅卵石。
可能是源于某种本能,反正王观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就弯腰顺手把有些圆润的石头拣了起来,还没有细看就听见俞飞白的招呼:“打好酒了,我们回去吧。”
“哦。”
王观应声,也跟着走了出去,再顺手帮老人关上了拱门。
把木条栓上之后,王观一边向村落走去,一边摊开手掌观看。现在是中午,阳光明媚,他自然看得十分清楚,圆润的石头确实很像是鹅卵石,但是颜色却有些特殊,居然有几分净白之色,隐约有莹光散发出来。
“不像是石头,反而有点儿像是玉料”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王观也没有把小石头扔了,而是随手塞到了口袋之中,然后笑容可掬的向香气飘散的美味大餐走去。
此时此刻,在几个村民巧手烹饪之下,山鸡野兔已经变成了一盘盘珍馐。严格来说这些菜肴的手艺肯定不能与大酒店的大厨师相提并论,但是贵在味足鲜香,这就足够了
第七百七十一章回青料
大盘大碗大块肉,这就是山里人做菜的风格。
肉是山里猎取的,菜是新鲜的山笋,还有在山地种的疏菜,热祸的油更是用自己种的油菜和花生压榨出来的,绝对纯天然绿色无公害。反正大盘大碗的菜摆在桌上,绝对让人垂涎欲滴,忍不住大快朵颐。
“酒来了,辛苦您老了”
看见几人回来,一个人连忙从老人手中接过大葫芦,然后帮每人倒了一碗酒。只见酒液呈乳白色,有点儿浑浊,但是酒香却十分浓厚,让倒酒的人不断吞喉咙。
菜做好了,酒也打来了。有酒有肉,那还等什么,自然是吃啊。
叫上几个帮忙做菜的村民,再夹了几根鸡爪鸡翅兔腿骨让几个小孩子拿去啃,大家就围坐了起来,二话不说举碗就干。
就像老人所说,这是自家酿造的酒,肯定比不上市场上的名牌名酒,但是口感比较温和,就算不会喝酒的人,大口大口的灌也不易醉。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豪气
这种感觉,很得慕容光等人的欢心。其实对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