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1(2 / 2)

拣宝 5638 字 2019-04-30

这四个人就是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四个人的画风迥异,不过功力都十分精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的作品流传极广,无论古今都很受人重视。

重视到什么程度呢古代可能不好说,现在的话,直接翻开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卖记录就可以知道得十分清楚了。只要是这四个人的字画,而且能够确定是真迹,并且传承有序,估价往往过千万,甚至破亿也不是问题。

“不知道是谁的画。”

这个时候,皮求是仔细推敲起来:“明四家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无论对元四家或南宋院体绘画都有新的突破,但是每个人都有侧重。”

“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宋山水画的传统;唐伯虎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不过他却是以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

皮求是慢慢地评点,然后加以印证道:“不过像这幅画一样豪迈奔放,笔法凝重浑厚的,有点儿像是沈周的风格。”

“我觉得也是。”王观点头赞同道:“沈周有粗沈之称,笔技大成之后,作品多取淋漓多变的墨法,习惯用粗笔来描绘山水画,风格更趋于雄健苍劲,大气磅礴”

“有两下子呀。”

适时,俞飞白轻笑道:“还算是有几分眼力。”

“这样说,这真是沈周的画”

王观和皮求是互相看了眼,脸上情不自禁多了几分惊喜之色。

如果说这是文徵明、唐伯虎、仇英三人的作品,他们肯定也很高兴,然而确认是沈周的作品,他们却感到惊喜。其中心情的微妙差别,自然也有一番缘由。

因为吴门画派的形成,一般是认为始于沈周,成于文徵明、唐伯虎、仇英。也就是说,沈周属于开宗大师一个级别的人物。哪怕四人之中以唐伯虎的名气最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要论画坛的地位,与沈周相比,他还要逊色几分。

况且众所周知,唐伯虎还曾经跟沈周学过画呢,名副其实的后生晚辈。再说了,沈周生于明代宣德二年,却在正德四年逝世,享年八十三岁,属于不折不扣的画坛常青树。一生不参加科举,专心致志的学习诗文、书画,所以在这方面的成就极大。

反正现在沈周的作品,一般是收藏在各大博物馆之中。海外艺术市场偶尔会出售沈周的作品,一但出现必然引起轰动,引致买家激烈竞争。在2010年的时候,京城一个大拍卖公司推出沈周的一幅松窗高士图,最终以一亿五千多万落锤成交。

由此也能够知道沈周作品的珍贵,也难怪俞飞白刚才开口就说这是真正的宝贝。

“不过,沈周的书画流传很广,在当时他就是很有名气的大画家,所以他的作品也比较多人仿冒,以至于真伪混杂,很难分辨。”

在惊喜之余,皮求是也皱起了眉头:“不知道这画是不是真迹。”

“说得也是。”

王观点了点头,沉吟道:“我记得有文献资料记载,沈周交游甚广,极受众望,平时平易近人,寻常的百姓、贩夫走卒向他求画,他也从来不会拒绝。甚至有人拿他的赝品来,求他帮忙题款,他也欣然应允,所以文徵明才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第七百六十章一点小破绽

“神仙中人”

“就是不为名利,真正以诗文字画为爱好的意思。”

王观解释起来,也有几分敬佩之意:“与唐伯虎、文徵明屡试不中不同,沈周一生不仕,而且非常的孝顺。曾经有官员想聘请他为幕僚,可是他却由于要奉养老母亲,所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没错,沈周一生信奉父母在,不远游的原则。一生在家伺奉母亲,直到他的母亲九十九岁寿终正寝,而他已经八十了。”皮求是也十分感叹道:“按照古人的规矩,父母去世需要守丧三年,沈周做到了。不过三年之后,他也随之去世了。”

听到这话,其他人多少也有几分感触。以如今的标准来看,古人的许多规矩都十分不合人道,非常没有必要。然而王观也可以肯定,大部分的古人,对于孝顺的理解,肯定要远远超过现代的许多人。

感叹之后,大家的注意力又返回字画上。刚才皮求是说沈周的字画赝品不少,甚至有些连明知道是赝品,他自己还要帮忙题款,让人不得不防。

被两人一说,俞飞白也有些怀疑起来:“汪直的运气不至于这么差吧。”

“这个难说,他一个大海盗,收藏这些字画,多半是为了附庸风雅,不懂鉴定上当受骗也十分正常嘛。”王观笑道:“不要以为时代相近,收藏的东西就一定是真迹。不过是赝品也没关系,反正在那个时代传下来,到了现在不能叫赝品,而是仿作。”

“仿作”

俞飞白皱起了眉头,仔细打量图画,一时之间也不好判断到底是真是仿。

“行了,先收拾一下,回去再慢慢研究。”与此同时,王观笑道:“把想留下的东西带走,剩下的东西你打算怎么处理”

“卖了,直接卖给银行。”俞飞白随口道:“不然分批出手,太麻烦了。”

“也是。”

王观微微点头,也不再过问具体的细节,反正到时候坐等分钱就行。至于现在,则是把两三口大箱子抬出去装车上,然后风驰电掣的返回大宅门。

“钱老,帮忙鉴定一幅画。”

一进门,俞飞白就匆忙叫嚷道:“他们说是仿品,我觉得是真迹。”

“诶,我们什么时候说是仿品了,不要乱盖帽子。我们只是表示怀疑而已,毕竟东西十分珍贵,需要慎重地鉴定。”王观反驳起来,免得待会鉴定图画是真迹,被俞飞白趁机扣上打眼的屈辱光环。

“什么图画呀,让你们这样认真对待”钱老有几分好奇,饶有兴趣道:“是哪位名家之作”

“沈周的山水长卷。”王观笑道:“从粗犷的笔法来看,应该是晚年的作品。”

“真的”钱老有几分惊喜交集。

“就是捏拿不准是不是真迹,所以才向您老求教啊。”

说话之间,王观等人手脚麻利的清理桌子,然后小心翼翼把将近两米长的山水长卷铺开,再请钱老仔细评赏。

钱老目光掠过,顿时笑道:“看起来,还真是晚年的作品。”

这主要是沈周早年多作小幅,中年以后才开始创作大幅作品。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所以说,从图画的尺幅和笔法,大概就可以判断是什么时期的作品了。

当然,如果画卷上的落款与作品风格对不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