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听见了,肯定嗤之以鼻。不过其中倒有一个见多识广的老陶工心中一动,立即跟随异僧而去,然后在山上挖出了五颜六色的矿石。
老陶工就把这些奇妙的五色矿石带回去粉碎、捣练、烧制,按照不同泥料的配备,烧成的制品就会五光十色,缤纷多彩。梨皮色、海棠红、天青、墨绿、黛黑、深紫,品种繁多。粗砂制的,敦庞厚重;细砂调的,润而不腻,妙不可言。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紫砂壶才从陶业中脱离出来,自成一脉。那个异僧,自然就成为了紫砂壶业的祖师爷,受到大家的供奉。
当然,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紫砂才有五色泥、富贵土的别称。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十分乐意称紫砂为富贵土的,毕竟名字十分吉祥,寓意深长。
传说是真是假,没人会去较真。大家只知道发现了这种富贵土,确实养活了好多人,那么供奉发现这种土的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中国人还是比较讲究饮水思源的,喝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优良的传统,值得继承。
就好比现在,丁老板奉茶待客,王观和刑秋自然要在口头表示一下感谢。
与此同时,丁老板试探问道:“小兄弟,这是来宜兴游玩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王观不好意思笑道:“这次过来,却是想向丁老板打听一些事情。”
“你说,只要力所能及,绝对没有二话。”丁老板拍胸口道,倒也有几分豪爽。
“这事说起来,或许会让丁老板笑话,不过事出有因,也不得不过来打探一番。”王观无奈笑道:“想必丁老板知道天青泥吧,我们就是为它而来。”
“天青泥”丁老板愣了一愣,随之释然笑道:“如果说小兄弟为其他东西而来,我可能还会惊讶一下,但是为了天青泥,我真的一点也不意外。”
“这样说吧,宜兴有紫砂壶企业二十多个,民间作坊一千多个,正式的从业人员大概有三五万,与之相关的人员不计其数。”丁老板估计了一下,笑容满面道:“再加上慕名而来的商人、收藏家、淘宝者,反正就是一大批人,大家都在找天青泥。”
“了解。”王观点头,笑问道:“有人找到过吗”
“据说有人找到了。”丁老板笑眯眯。
刑秋眼睛一亮,急忙追问道:“在哪里”
“淡定。”王观轻轻摇头,微笑道:“据说而已,真真假假,又有谁能够说得准。”
“没错,王兄弟不愧是行家,明白其中的意味深长。”丁老板笑道:“这样说吧,如果是这位兄弟单独过来,问我有没有天青泥,那么我肯定告诉他,有我有一块天青泥,那是祖上传下来的,你要吗”
刑秋尴尬一笑,他又不是真蠢,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有没有,那是分对象的,你一个外行人想买天青泥,不坑你坑谁
“丁老板又在开玩笑”王观笑了一笑,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就算没有天青泥,那底槽青泥应该有吧。”
“看来王兄弟打算一路黑到底了,底槽青泥也是十分稀少的东西。”丁老板一叹,随即笑道:“不过我手头上到是有一些,就是价格不会便宜而已。”
“丁老板注意了,我要的可是黄龙山的底槽青泥。”王观漫不经心的提醒起来。
王观这么一说,那也是很有讲究的。要知道黄龙山可以称得上是紫砂壶的摇篮,自从明清紫砂壶盛行以来,宜兴的陶工都是在黄龙山采集紫砂制壶的。究其原因,肯定是由于黄龙山紫砂的品质超群,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质量更好。
也就是说,黄龙山出产的紫砂泥,属于陶土中的优质精华。不过大家也清楚,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被挖了几百年,好东西肯定越来越少。所以为了保护紫砂资源,当地政斧曾经颁布禁采令。
这种情况下,陶工们也只好到别的地方开采了。但是其他地方的紫砂,在品质上肯定不如黄龙山的紫砂。这是老坑和新坑的区别,做出来的紫砂壶,它就是不一样,所以在价格上也肯定会有所区分,不能混为一谈。
“王兄弟真是行家。”
丁老板由衷称赞起来,然后叹声道:“这样说的话,我手头上也没有你要的东西。而且这样的东西就算是有,但是数量也不会很多。由于属于极为稀缺的泥料,手头上有这样东西的人,恐怕也不愿意出手。”
“说的也是”王观轻轻点头。
接下来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王观继续和丁老板东拉西扯,闲聊了半个小时之后,就顺势起身告辞了。丁老板肯定挽留,经过了一番客套,王观才和刑秋离开了春秋坊。
与此同时,刑秋问道:“现在怎么办”
第七百四十章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个时候,刑秋再也没有之前的自信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想的时候非常美妙,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真的很难。
“现在知道难了吧。”王观笑道:“才碰壁而已,就开始退缩了”
“没有退缩,就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刑秋叹气道:“好像没头的蝇头一样乱窜,这样的感觉真的不好。”
“知道就好。”王观反问起来:“那之前你哪来的自信”
“呃,哈哈”刑秋尴尬一笑,连忙转移话题:“你还认识别的人吗,不如再找他们打听打听。”
“我对这边不熟,能认识一个就不错了。”王观摇头道:“再说了,找谁打听也是一样。你没听丁老板说吗,整个宜兴的人,十个有九个在找天青泥。就算谁的手上有这样的东西,估计也会当成传家宝一样供起来,怎么可能舍得卖给你。”
“当然,我也知道你有钱,可以拿钱砸人。问题在于,有许多人和你一样的想法,可是却找不到可以砸钱的目标。”说话之间,王观招手道:“走了,回去。”
“才来就回去啊”刑秋错愕道:“是不是早了点”
“不是回家,是回市里。”王观没好气道:“先到市区投宿,再顺便买本地方志。翻查一些资料,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哦。”刑秋恍然大悟,连忙去拦车。
不久之后,两人返回城市,找了家还不错的酒店落脚,再拿出地方志翻看出来。不过十分可惜,书中历史沿革、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倒是提了不少,甚至将紫砂壶大书特书了一番,但是却没有天青泥的线索。
这是必然的事情,如果看看地方志就能找到天青泥,估计编著地方志的那些人首先就把天青泥挖光了。所以王观也不失望,继续津津有味的看资料。不过,刑秋却注意到他在看宜兴各个乡镇的交通路线,顿时若有所思道:“你打算上山下乡”
“嗯。”王观点头道:“下乡掏宅子,遇到好东西的几率比较大。当然,也肯定比较辛苦,你去不去”
“废话,我要是说不去,估计你就有借口回去了。”刑秋咬牙切齿道:“去,一定要去。我就不信了,翻山越岭都找不到天青泥。”
“找不到也正常。”
王观泼冷水道:“不要以为就我能想到下乡掏宅子而已,其他人肯定也能够想到,尤其是当地的紫砂壶大师,他们为了一块好料,真的是常年往乡村里跑。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寄希望运气不错,能在他们手里拣到漏下来的东西。”
“这么惨啊。”刑秋迟疑起来,热情又熄灭大半。
“这样说吧。”
王观随手把地方志放下,认真说道:“下乡不仅辛苦,而且未必有什么收获。完全就是碰运气的行为,如果想不是我淘一把精品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