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2 / 2)

拣宝 5755 字 2019-04-30

“钱老,不能我们说是宝贝,你也跟着说珍贵。”俞飞白好奇问道:“你说这话,是不是有什么依据”

“依据肯定是有。”

钱老轻笑道:“从这个盒子就可以看出来了。古人有买椟还珠的事情,说明盒子很重要。在古代的时候,比较讲究用什么盒子装什么东西。这个铜盒上有龙纹盘旋,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另外从盒侧的石榴果纹来看,应该是唐代时期的东西。”

“钱老,你这有取巧的嫌疑。”

俞飞白笑眯眯道:“如果我们不说里头有宝贝,您能想得那么详细吗”

“这个嘛”钱老想了想,坦诚笑道:“还真不好说,所以有下次的话,你们别急着泄露天机,让我来自己判断好了。”

轻笑声中,钱老顺手把铜盒翻开了,首先看见的自然是一层包裹东西的绸巾。

“钱老,那你别急着看了。”此时,俞飞白笑道:“你干脆先摸一摸轮廓,看看能不能猜得出这是什么东西。”

然而,钱老没有动手,只是看了一眼,就轻笑道:“是不是砚台”

王观等人闻声,顿时一阵错愕,面面相觑起来。

“不是吧。”

俞飞白看了看王观,又瞄了瞄皮求是,一脸怀疑之色:“你们什么时候说的”

“不是我们。”王观自然辩解道:“我们就在你旁边,说了你肯定能听见。”

“唇语”俞飞白还在怀疑。

“别瞎猜了。”钱老笑道:“是我看出来的。”

“钱老,您厉害。”俞飞白深深吸了口气,竖起大拇指道:“眼睛居然能透视。”

“胡说八道。”

钱老笑骂起来,然后提醒道:“注意看,盒盖面上是不是有龙纹。”

“对。”

俞飞白连忙点头,直接拿起盒盖重新打量起来,却没发现什么端倪。因为龙纹若隐若现,大部分被绿锈遮蔽住了,如果不是能够看见鳞片状,他都不敢确定图案就是龙纹。

“尽管龙纹图案不显,但是从走向与锈斑分布的情况来分析,盖面上的图案应该就是蛟龙闹海纹。”钱老智珠在握道。

“所以说呢”俞飞白和王观很认真的请教。

“一般情况下,出现蛟龙闹海纹饰,也不意味着什么。”

钱老轻笑道:“但是我却知道,在唐代一段时间,比较喜欢把文房用具与这个图纹联系起来。而且看见里头东西包裹的大致模样,不可能是笔墨,或者其他文房用具,那么只有往砚台方向去猜测了。砚台搁在砚盒里,不是很正常的情况吗。”

“服了。”

俞飞白由衷叹道:“钱老,我们什么时候才有您这种见微知著的本事啊。”

“多读书,多去看,认真的记在心里。不要总是想着走终南捷径,一步登天。坚持下去,琢磨十几二十年,你就可以做到了。”钱老微笑道:“不要觉得这是老生常谈,要知道这门学问就是水磨的工夫,曰积月累才是关键。”

“嗯。”

王观轻轻点头,表示受教了。越是朴实的道理,才是金玉良言。

“那么说来,我没有猜错了,真是砚台。”与此同时,钱老笑道:“能让你们称为宝贝的东西,难道是唐宋四大名砚中的红丝砚”

中国自古就有四大名砚的说法,而现在大家评定的四大名砚分别是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砚中前三砚是石砚,而澄泥砚却是泥制砚,用泥料烧制的砚台。

实际上,在唐宋时期也有四大名砚,但是与现在的四大名砚却稍微有一点儿出入。原本四大名砚中没有澄泥砚的,而是产自青州的红丝砚。

唐宋年间,红丝砚享负盛名,被视为诸砚之首。在世人的心目中,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石第三,余皆在中下。

可惜在宋以后,红丝石原料枯竭,逐渐销声匿迹了。之后到了明代,澄泥砚异军突起,烧砚的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慢慢的就取代了红丝砚的地位,成为了四大名砚之一。

“钱老,您猜得准不准,我们暂且不说。”

适时,俞飞白眨了眨眼,颇有几分好奇道:“既然是四大名砚,您干嘛不提其他三种,非要猜是红丝砚呢”

“因为包裹的绸布是红色的嘛。”钱老理所当然道。

听到这话,其他人轻轻笑了,心里也有些释然。钱老毕竟是人呀,在没有任何提示下,能够料到这一步,那是非常“神”的事情,不能要求更多了。

“钱老,其实您猜得有些靠谱。”

此时,俞飞白一边把绸布扯开,一边笑道:“名砚肯定是名砚,而且也与四大名砚沾边。不过不是和红丝砚有关系,而是澄泥砚的老祖宗”

“瓦砚”

这个时候,俞飞白也把绸布扯去一层,东西的轮廓已经十分明显,钱老目光非常毒辣,自然是一语中的。

“没错,就是瓦砚。”

俞飞白有些得意洋洋道:“而且不是一般的瓦砚,而是铜雀台瓦砚。”

“你们跑去邺城了”钱老有些恍然道:“也对,你们说要去邯郸,既然带回来了磁州窑的瓷枕,那么再跑去古邺城遗逛一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去的是邯郸的临漳。”俞飞白解释了句,然后笑眯眯道:“钱老,您看看这东西,我们觉得是真品,想听听您老的意见。”

“铜雀瓦砚,那是名砚珍品呀,确实要仔细鉴赏”

第五百一十四章文人梦

这个时候,钱老把铜雀台瓦砚拿了起来,反复观赏研究。

旁边众人也识趣,静静的旁观,没有出声打扰。不久之后,钱老才把瓦砚放下来,微微感叹道:“果然是难得的珍宝呀。”

“钱老也觉得这是真品啰”俞飞白笑问起来。

“是真是假,一验便知。”

说话之间,钱老抄起旁边的小水壶倾斜一点,一滴清澈的水珠落下,精确的坠落到瓦砚的砚池之中,然后滚动散开,就浮于池面上了。

一时之间,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发现时间过了好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