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7(2 / 2)

拣宝 5714 字 2019-04-30

就在这时,主持人声音雀跃道:“满沁的东西,能把一杯水映红。”

“汉代玉晗”俞飞白一怔,然后主动请缨道:“待会我上去看”

王观自然没意见,毕竟俞飞白对玉石的鉴赏能力很高,没那么容易打眼。

“玉晗”

这时,唐清华悄声道:“是玉蝉吧”

“对也不对。”

俞飞白小声解释道:“玉晗一般是玉蝉,但是玉蝉未必就是玉晗。毕竟有些玉蝉是钻有孔的,属于让人佩带的玩物。但是无孔的玉蝉,多数是陪葬的东西。在汉代最流行把玉蝉塞到死者的口中,象征着人死后蛰伏于地下,有朝一曰破土而出,蝉蜕后获得新生。”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也就是说,死人含蝉,亦表示其肉身虽死,但只是外壳脱离尘世,心灵未必死去,不过作为一种蜕变而已。”

俞飞白解释了几句,又低声道:“然而,东西珍贵难得,自然有人费尽心机伪造,所以什么猫玉狗玉羊玉纷纷出炉了,需要小心验证。”

“你明白就好。”

王观轻声道:“本来还想提醒你不要被晃花了眼,现在看来不用我多此一举了。”

“我现在可谓是身经百骗,没那么轻易再上当了。”俞飞白自信道,在说话之间,也轮到他上去观赏。当下,他不再迟疑,快步走了上去,反复研究三分钟,这才若有所思的走了回来。

“怎么样”唐清华追问起来,然后建议道:“如果是真东西,那就拍下来吧。”

“不好说。”

然而,俞飞白十分纠结,皱眉说道:“玉蝉确实很像是汉代的东西,而且在玉蝉上可以看到刻线细如毫发的游丝毛雕。毕竟若隐若现的跳刀手法,不是现代能够伪刻出来的。”

“既然这样,那你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唐清华不解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确实有问题。”俞飞白微微点头,困惑道:“好像有什么不对,但是一时半会的,我又鉴别不出来。反正就是摸不准,让人左右为难。”

“你摸不准,别人肯定也看不准。”唐清华提议道:“要不要赌一把”

说实在话,那个雍正洒蓝釉杯,他就是带着这样的心理拍下来的。也不是不相信王观,而是在没有最终确定之前,难免会忐忑不安。

“让我想想。”俞飞白皱眉道,他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而纠结。

“会不会是沁有问题。”

就在这时,王观提醒道:“你忘记了,在省城的时候,田老说过,表面新亮的玉未必不是古玉,而有沁的玉也未必不是新玉。毕竟,沁是可以伪造出来的痕迹。”

“伪沁”

俞飞白眼睛一亮,连忙点头道:“很有可能。刚才我上手的时候,总感觉沁色不自然,但是又看不出问题来。不过,东西很像古物呀。”

“那么,会不会是玉晗就是汉代的古物,但是出土的时候没有多少沁,有人干脆再加工了一遍,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王观又推想到其中一个可能姓。

第四百章黑市拍卖4

“不至于吧。”

听到王观的推测之后,唐清华惊诧道:“都是出土古物了,为什么还要再加工”

“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有些人就喜欢玉有沁,他们觉得没沁的东西不值钱。”俞飞白眼中有几分嘲弄之色,鄙夷道:“为了糊弄这些人,无良歼商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那干脆用新玉得了,这样更节省成本。”唐清华说道,多少还有些怀疑。

“新玉要重新雕琢,破绽更大。”俞飞白轻声道:“况且,做假的最高境界就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这样才能混淆视听,让人不辨真假。”

“再说了,做假的成本再高,只要能够迷惑人,肯定几倍的捞回来。”说到这里,俞飞白摇头晃脑道:“反正感觉不对,我相信王观的推测,不打算竞拍了。”

“你现在想参加都晚了,人家都有结果了。”

适时,王观微笑道:“一百八十八万,比清华的洒蓝釉杯还贵。”

“那他亏定了。”俞飞白说道,显然认定汉代血玉晗是经过伪造的东西。

“小声点儿。”唐清华轻笑道:“不然的话,人家肯定认为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我才没那么小气。”俞飞白哼声道,忽然没了动静,却是惊诧的看向前面。

王观见状,也顺势看向台上,顿时愣住了,只见玉晗拿给最终报价的人之后,主持人连同其他三人,费力的将一件笨重的物品抬到了桌子旁边。

之所以没把物品搁在桌上,主要是东西太沉了,木质的桌子根本承受不住。说不定东西一放在上面,整个桌子就被压垮了。

此时,柱形灯光也随之转移,直直的照在东西上面,也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楚。只见那件东西居然是个大炉子。大家目测一下,就能发现这个炉子很高,炉盖到主持人的胸口,起码有十厘米。

“这么大件的东西,不知道是在哪个寺院道观搬来的。”看了一眼,俞飞白有些咋舌道:“幸好这玩意是炉,不是鼎,不然估计没人敢买。”

炉和鼎多少有些区分,鼎在古代是煮肉的东西,后来发展成为礼器,一般是没盖子的。但是炉却不一样,炉一般是有盖的,而且是作为熏香取暖之用。另外,说得通俗一点,炉是宫廷以及富贵人家常用的曰常器具,鼎则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所以说,鼎,尤其是青铜鼎。那玩意太麻烦,没有多少人愿意,也没有多少人敢沾手。炉就不一样了,就算买回去摆在门口,也没多少人理会。

“不过,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与此同时,唐清华猜测道:“毕竟按照规律,才成交了一笔大的生意,肯定要拿一些不怎么样的东西来滥竽充数,弥补损失。”

“有道理”俞飞白认同点头。

实际上,在场之中类似唐清华这样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看到这个大炉子,却没有多少人上去观摩。

“我去看看。”

就在这时,王观来了兴趣,在一个人看完之后,也走了上去,微微低头打量这只大炉子。走近之后,王观对比了下,发现大香炉接近一米,按照古代的算法就是三尺高。形制与方鼎有明显的区别,虽说也是三足两耳,但中间却是鼓鼓的圆腹。

另外,炉上还有一个镂空的钮盖。总体来说,这件东西真的不怎么样。

锈痕斑斑就不用多说了,隐隐约约还能够嗅到一股酸臭气息,不知道这个大炉子原来是放在什么赃污地方。又或者说,东西是通过某种方法做旧,才变成现在的模样。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让人心生疑虑,感觉很不对。

王观也是这个想法,实在是伸不出手去触摸炉壁,犹豫了片刻,干脆直接用脚踢了踢大炉子的短足,却发现东西的确很沉,很硬。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