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7(2 / 2)

拣宝 5684 字 2019-04-30

“买了点礼物,去拜访一个人,一个真正的大师。”皮求是笑道:“看模样,你们好像是才来到新加坡吧。要不你们先到处看看游览参观,回头我再联系你们。”

“皮大哥要拜访什么大师”

相对参观城市来说,王观对于皮求是口中的大师更加感兴趣。俞飞白也是这样,试问道:“如果皮大哥不介意,能不能也带我们同去”

“你们不怕闷的话,就跟着来吧。”皮求是笑呵呵点头,引着一行人继续向前走去。

走了一会,王观感觉道路有些微微倾斜了。当然,这样的倾斜并不明显,不过听皮求是解释说,这是一座山的时候,却让他有些错愕。

半响之后,王观才反应过来,新加坡是岛国,土地面积本来就不大,山肯定不多。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一些小山丘肯定要推平了。据说,新加坡一直没有放弃填海工程,有望在十几年之后,增加五十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当然,土地资源的稀缺,也让新加坡致力于其他发展的方向,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各地商人前来进行贸易活动。

这是一个很繁华,很富裕的一个地方。到处是钢筋铁骨的高楼大厦,不过沿着山坡缓缓前行,路边却种植了许多鲜花。只见那花儿舒展着细细长长的肢体,雪白雪白的形似蜘蛛,好像是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代兰。

继续往前走,只见满山绿树青翠,四处是娇艳的花开朵朵,不愧是花园城市。

四周的景色怡人,王观站在山势比较高的地方回首眺望,依稀看见逶迤的海岸线,勾勒出岛屿的轮廓。海鸟追逐着巨轮,船尾溅起阵阵浪花。蔚蓝色的大海,水天相连,烟波浩渺,仿佛没有天际忽然,皮求是停了下来,指着半山腰的一间朴实的寺庙,笑呵呵道:“到了,就是这里。”

“皮大哥,你所说的大师就是和尚”俞飞白愣住了,与王观面面相觑,他们一直以为皮求是所说的大师,是指鉴定大师什么的,谁知道居然是佛门大师。

第三百二十三章需要佛缘

然而,仔细计较起来,貌似皮求是没有说错,和尚确实是大师。

“没错呀,这里住了位大师,很让人景仰。”皮求是笑呵呵道,看他笑口常开,又挺了个大肚子的模样,比和尚更像弥勒佛。

适时,陈少枫开口道:“要拜佛的话,应该去双林寺、佛牙寺,那里的大师更多。”

“不一样,这不一样。”皮求是摇头笑道,至于有什么不一样,他没有解释,而是上前轻轻敲门了。

这个时候,王观仔细打量,发现这个寺庙的面积很小,好像只有三两间房屋的大小而已。要是在内地,建了这样小的寺庙,恐怕会让同行嘲笑死。

不过,考虑到这是新加坡,那么一切就十分合情合理了。要知道别看新加坡小,但是这里的宗教氛围十分浓厚。什么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印度教等等宗教,都在这个地方开枝散叶,建立了许许多多的佛寺道观教堂神庙。

据统计,新加坡的佛寺道观加起来已经超过两百所了,而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也有两百六十多座,再加上伊斯兰教、印度教什么的,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

国土面积本来不大,又建立诸多的宗教建筑,怎么办毫无疑问,只有在建筑面积以及建筑空间上采取措施了。如果哪天,你到了新加坡,发现这里的佛寺教堂好像百货大楼一样分层布置的,一定不要觉得奇怪,大家都是被逼无奈。

而且,有实力的才能搞多层建筑。没实力的,就比如说眼前的佛寺,就是一层,外观十分朴实,甚至能用简陋来形容了。

所以王观才觉得,这样的佛寺如果是在内地,绝对会给同行丢脸。

“吱呀”

就在王观浮想联翩的时候,佛寺大门开了,走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小沙弥。

“皮大叔。”

小沙弥不算是和尚,看见皮求是来了,不叫施主,直接用从俗家的称呼。而且表情有些喜上眉梢,好像十分高兴。

“你师父在吧。”这时,皮求是笑容可掬,把手里的大包小袋递了过去,然后笑眯眯道:“来,过年补个压岁钱。”说话之间,皮求是摸出了一个红包,塞到了小沙弥的口袋里。

“谢谢皮大叔,师父在里面等你呢。”小沙弥笑得更加开心了,一边提着大包小袋,一边引见众人进去。

走到里面,王观发现这个佛寺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正堂是一个如来坐像,左右两边是观音、罗汉,另外供桌、蒲团、经筒、木鱼等等法器,一律不缺。不算大的一间屋子,布置了许多东西,却不显得杂乱,反而井然有序,充满了庄严肃穆气氛。

不过,让王观惊讶的是,这些佛像没有描金贴银,只是单纯的涂了一层薄漆而已,却更加突显了佛像的雕工精湛,非同一般。从佛像的五官以及手指的细节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雕刻这些东西的人,绝对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大师。

雕刻的线条流畅,面部的表情丰富,尤其是眼睛和稍微翘起的手指,就营造出一股佛陀悯视众生,立志普度天下的大慈悲、大胸怀在几人观看佛堂的时候,皮求是驾轻就熟的在旁边的供台上抽了几炷香出来,慢慢点燃之后,一人分了一炷,然后笑道:“俗话说,逢山拜庙,遇寺参佛。不管有用没用,大家求个心安吧。”

说话之间,皮求是恭恭敬敬的拜了几拜,然后把香插进了台前的香炉中。王观有样学样,不过在插香的时候,习惯姓的打量香炉。

看了几眼,王观发现这个三足香炉质地非常纯净,器体表面光泽润滑,呈淡黄的颜色,就好像是佛经的用纸,非常的精致美观。

俞飞白顺手摸了一下,沉吟道:“好像有些年头了。”

“得了,你们两个别琢磨了。”

皮求是在旁边笑呵呵道:“那是民国时期的仿宣德炉,可惜这里的主人太吝啬,宁愿拿来当香炉,也不愿意让给我。”

“阿弥陀佛,皮施主又在打香炉的主意了。”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和尚走了出来,身上披着朴素的袈裟,脚下是一双布鞋,脖颈挂了一串佛珠,十分简单的装束,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和尚。

“皮施主,贫僧说过好多次了。不是贫僧不重视香炉,而是香炉的功能,本来就是为了装香所有。把它放在这里供养佛祖,那是对它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好的归宿。”

适时,中年和尚双手合十,微笑道:“几位施主,贫僧有礼了。”

“大师怎么称呼”俞飞白好奇问道。

中年和尚微微一笑,谦和道:“贫僧法号半山”

“半山”俞飞白眨了眨眼睛,开玩笑道:“为什么不是一山”

“一山太高,半山恰好。”

中年和尚也不介怀,笑容依旧道:“半山就是半山,没有在山峰之上疾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慷慨激昂,也没有在山脚低下泣诉大道如青天,我独得不出的悲苦郁积。居于半山,我心安然。”

很有禅意的一番话,让人听了颇有几分触动。反正在大家看来,这个半山和尚,确实有几分得德高僧的风范了。

“大师,你的佛理高深,我们是受教了。”

与此同时,皮求是笑呵呵道:“不过,佛拜了,香也奉上了,是不是还要给香油钱,你才肯带我们到里边稍坐送上一杯茶呀”

“阿弥陀佛,是贫僧疏忽了。”半山和尚笑了起来,连忙伸手引请。

随即,在半山和尚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了佛堂,走到了里面的一间精致的房屋之前。这个房屋是纯木质的结构,完全是唐代的复古风格。

当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曰式建筑。不过,房屋的布置却完全是中式的装潢,四周雪白的墙壁上,悬挂了几个书法条幅。

“静”、“忍”、“禅”等等,充满佛家意味的书法,笔法内敛深沉,颇见功力。仔细打量,还可以看到书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