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2 / 2)

猎击三国 寇十五郎 5916 字 2019-04-29

这舍生忘死的一战,终于改变了典韦的命运。战后,曹操拜典韦为都尉,引置于左右,让他带领亲兵数百人,常在军中大帐巡绕,信重非常。

没有出身,没有才学,十足一个草根,从一个炮灰级小兵,一步步爬到二千石高位,除了一部分运气,典韦靠的就是拚。正应了那句话“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

而许褚呢,一投曹操,即日就被封为都尉真是人比人得死啊

为毛都是性质差不多的猛将,待遇差距就这么大原因很简单:典韦是一个人投军,没名气、没爹拼、没帮衬,那不好意思,你就从底层干起。当炮灰死了是你命歹,活下来,爬上位,那是你的运道。

而许褚则是带着整个家族一千余户来投人家是带着资本来入股的,这待遇能一样

李典的情况也是一样,如果他只身来投,那就是典韦;如果他带家族来投,那就是许褚。换做是你,你愿做典韦,还是做许褚

当然,马悍不是曹操,他能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乐进千里接父,同样也绝不会亏待李典。问题是,李典会怎么想放弃手里的资源、背后的助力,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跟随,他会甘心就算他现在甘心,将来呢

看到李典愣住,怔怔不语,马悍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回乘氏去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还会再见,说不定,那时你已不再是一无所有的李典,我也不再是区区一个城守”

马悍的记忆中,从没听过三国有李整这一号人物,但就眼下来看,这个人的实力与地位都很重要,曹操不可能不将之拉入阵营。那么,为什么自己从没听说过此人呢只有一个可能,此人如流星亘空,转瞬即逝,所以,才有了李典的崛起。如果现在李典就跟随自己,先不说他是否甘心,首先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继承家族巨大资源的机会。

这些资源,李典想要,马悍,同样也想要。欲得,首先就要舍,舍得舍得,不舍那有得李典,就是马悍眼下要舍之人。马悍相信,以他与李典的羁绊,机会绝对要大于曹操。一切,就看自己在未来一年内,能走到哪一步。

马悍挽着李典,转头对船上一个灰发老翁乐进之父,点头一笑,向白狼悍骑战士们挥挥手:“走喽,回徐州”

第一百七十章陶谦的大礼

大盟的重赏与猛票,真令人开森啊致谢赵无恤2014、ufgw

八月初,马悍一行顺利回到下邳,受到陈登率全城百姓盛大欢迎。

陈登见面时只说了一句话:“马君真乃神人也”

马悍正待谦逊,又有一人赞叹道:“只此一举,便值粮仓百千,马君,真信义也。”

马悍讶然看着说话之人,居然是糜芳。这人态度转变不足为奇,奇的是,他怎么也到下邳来了

陈登自然知道马悍所想,低声说道:“使君病重,恐怕时日无多,家父已前往剡城多日。而子方此行,是特地等候马君。”

马悍目光掠向糜芳。

糜芳声音低沉,缓缓吐出一句话:“使君请马君务必前往剡城一遭,有要事相商。”

嗯,八月了,依然是流火如炽,而陶谦的生命之火,却将熄灭。也罢,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去看一看这位即将撒手人寰的一方雄主,弥留之际会说些什么吧。

马悍再度来到剡城,却没有像上次那样疯狂的欢迎。不是剡城百姓善忘寡恩,而且州牧府的要求。眼下陶谦病重垂危,整个徐州人心惶惶,你再来个全城欢迎,别说没这个气氛,对这位病榻上的徐州之主,也是极不尊重。

故此,马悍是在暮色四合,城门将闭的前一刻,悄然进城,并未惊动剡城军民,连徐州官吏所知者也不多。

没有欢呼与拥戴,马悍倒也没介怀。毕竟事实上他只是到兖州打了个转而已。但到了州牧府,在门房恭迎他的竟然是陶谦的次子陶应,这就有点出乎意料之外的礼遇了。

在整个徐州,能让陶二公子出迎的人物,其实不算少,但陶应此番出迎,明显代其父相迎,这面子,可就有点大了。

从这一个看似寻常,其实绝不简单的举动。马悍就意识到,陶谦真是有要事与自己相商,或者说,是有要事相求。

身为州牧二公子的陶应,资质比较平庸,性格也有点懦弱,文不成武不就,在徐州上层人缘还算好。只不过,有见识、有能耐的人是绝不会奉这样的人为主的。包括他那位敦厚温和、十足老好人一个的兄长。

陶应一见马悍,就深深一揖到地,他没有说什么感激话语,只以一个少有的大礼。表达对马悍此次壮举的感佩,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人一番谢礼回礼之后,在陶应的引领下,马悍来到州牧府后院。一座布满巡逻甲士与侍从的雅室前。

陶应来到玄关,欠身禀报:“阿翁,马君已应请而至。”

屋里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请入内。”

陶应向马悍点点头。二人在侍从的服侍下,除去靴子,清扫身上的灰尘主要是为马悍除尘,然后着袜踏席而入。

室内陈设简单甚至单调,只有一榻一案加上墙角的一排卷轴书札而已。

榻上的陶谦已在长子陶商的扶持下,慢慢坐起,靠着软垫。这位徐州之主,此时已是瘦骨嶙峋,双目深陷,两颊内凹,须发如雪,整个人确确实实是一副病入膏盲的模样。只有那偶尔闪现的威严眼神,还在提醒着任何一个面对他的人:这是一位掌控百万之民的一方诸候。

再见雄姿英发、强健英锐的马悍,陶谦的第一句话却是:“年少真好啊”

这是一个将死者对朝气澎勃者的感叹,也是一个即将走向衰败的势力,对一个冉冉新兴的势力发出的感概。

陶谦示意马悍坐下后,对两个儿子道:“为父有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