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2 / 2)

猎击三国 寇十五郎 5741 字 2019-04-29

“某乃辽东太守公孙使君之郡府主簿,柳毅柳仲平,见过马部帅。”

马悍心头既讶且喜,主簿,此人身份不低啊。主簿这个官职不高,秩不过三百石,但负责典掌机要,出纳教令,是太守身边的重要助手,相当于后世首长身边的机要秘书,属于那种位卑权重的要职。在辽东太守府文官系统当中,至少能排进前五,公孙度派此等身份之人前来接洽,不得不说,对自己,对汉戈部,都算是挺重视的了。

马悍欣然与柳毅互相见礼,并请上座,其实就是在穹帐里靠马悍最近处加一张短席而已。

田豫在与柳毅见礼时,忍不住道:“柳主簿为何来得如此之速”

柳毅微笑:“使君早就有意与汉戈部接触,毅在五日前便奉使君之命,出辽东前往渔阳,欲辟召马部帅,结果半途遇到贵部前往辽东之使者。哈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田豫等人明白了,汉戈部与乌延之战,尤其是部帅重创鲜卑轲比能部,公孙度身为辽东太守,是大汉与鲜卑最为接近的郡守,岂有不知之理辽东郡一直处在大汉最不起眼的东北边缘,周围被鲜卑、乌丸各部势力团团包围、隔绝,历年来也饱受胡人袭扰之苦。如今听闻有如此强悍的汉家部族与首领,自然要千方百计联络,并加以笼络。

马悍也听出味来了,先举樽与柳毅互敬,一饮而尽后,咂吧着嘴道:“护乌丸校尉邢使君,也曾欲辟除马悍,但为悍所拒。”

柳毅微微一笑:“邢使君所封何职”

“护乌丸校尉骑部假司马。”

柳毅哈哈大笑:“邢使君是有眼不识真英雄啊吾家公孙使君,欲辟召马君为骑都尉,自立一营。”

“骑都尉”

马悍与田豫惊讶地互望一眼,帐中诸人也兴奋地窃窃私语。

骑都尉是一郡之高级武官,仅次于郡守,比护乌丸校尉骑司马还高半级。公孙度居然辟召自己为骑都尉,这个本钱下得可不小。

不过相比起高级别,马悍更关心的是这个骑都尉的独立性,可别是挂着骑都尉头衔的“假司马”。

柳毅仿佛看出马悍心中所虑,微笑着从随身一个小箱子里取出一卷帛绢地图,展开之后敬呈马悍,伸手向地图上某处一指:“此乃辽西白狼城,马君可于此处驻军,以骑都尉兼领白狼城主,自立一营。”

“辽西白狼城”

穹帐里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第六十章新的领地

谢谢“赵无恤2014”、“鹦鹉螺子”、“1222”、“铁18剑”、“魅影-冰心”支持。

白狼山,位于广成今辽宁建昌旧址东十里,在主峰以西分水岭上,有一巨大的白石砬子,远看似一蜷卧的白狼,因而得名。此山海拔一千多米,山间云雾环绕,林密沟深,多有虎狼,易入难出。

白狼山北峰侧畔,逶迤绵延的白狼水今大凌河浩浩荡荡。这是辽西最重要的一条河流,由西、南、北三条支流,汇聚向东,横贯数百里,注入辽东湾。白狼水西侧的白狼大峡谷,是由西北入辽的必经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横亘白狼谷南侧的白狼山,便有了非同一般的军事意义。

西汉时,此地曾属右北平郡,至东汉时,划归辽西郡,公孙度据辽东后,这辽西自然也成为了他的势力范围。由于辽西自东汉中期起,就是乌丸人盘据之地,吏治混乱,难以管束。至汉末幽州公孙瓒崛起之后,更是与其势力范围右北平郡接壤。其时公孙瓒名震幽燕,公孙度为避其锋芒,加之辽西乌丸猖獗,便默认此地为辽东、幽州、鲜卑、乌丸之间的一块缓冲之地。

作为辽东的西面屏障与战略缓冲之地,公孙度不可能弃之不顾,但又无法进行有效治理,如此一来,辽西便成为了公孙度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一块“鸡肋”。

如何处理这块鸡肋,委实令公孙度大伤脑筋,为此纠结了好几年,直到马悍与汉戈部的出现,才让他看到一丝署光。公孙度采纳了最器重的两个心腹谋士:辽东治中从事掾阳仪与主簿柳毅所献之驱虎逐狼之策,很慷慨地拿出了一个骑都尉与一个白狼城,拉拢马悍。

公孙度的目的再明显不过,就是把马悍与他的汉戈部当成一根楔子,钉在辽西这块名义上属于他,但实际却是失控的土地上,为他将来真正掌控辽西,埋下一支力量。

这个办法公孙度早就想到了,只是他的部下没有一个能胜任开玩笑,北拒乌丸王蹋顿,南扼白马公孙瓒,这得要多强大的力量与声望,就算是他公孙度,也未必够份量。所以空有良策,却缺乏良将,再好的计划,也只能搁置。

公孙度之所以看重马悍,倒不是说他认为马悍能扼制白马公孙,而是马悍在鲜卑人与乌丸人当中的巨大影响力。在三国这个名声重于一切的时代,有时一个人的影响力,就足以顶一支万人大军。

给一个骑都尉的官职,加一座小城,提供一些钱粮,就能笼络一支强悍的骑兵,在辽西打下楔子,这笔买卖太划算了。公孙度只要脑袋没被驴踢,断不会错过。

公孙度开出的条件很优渥:汉戈部首领马悍为经制骑都尉所谓经制,就是要表奏朝廷,领取印绶,是朝廷正式承认的官员,不是州郡私下乱封的草头官,领白狼城守,可自行任命文武辅官,名单报备辽东郡即可。辽东方面将为白狼城提供军资糜费百万钱,每季军粮万斛,草料三千石,其余兵器、戎衣、盔甲、马匹,按郡兵待遇供应。

而马悍要做的,则是每逢战事,须听从公孙度调遣,汉戈骑兵要做为客军参战,是为听调不听宣。

彼时三国,象这样居有半独立性质的客军很普遍,诸如刘备之于公孙瓒、臧霸之于陶谦、孙策之于袁术,都是如此。你提供钱粮,我替你打仗,至于我的军队,你不能插手,性质类似雇佣军。

马悍与汉戈部头领们经过简单的商议,很快便同意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领地城池,对于这些无根的漂泊汉民而言,简直梦寐以求。

马悍的想法又略有不同,他清楚的知道,公孙度在整个三国期间,始终未曾参与中原军阀混战,顶多就是打打周边异族。也就是说,成为辽东客军,可以获得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借鸡生蛋,借粮养兵,以图发展。与汉戈部得到的好处相比,成为公孙度的“楔子”根本算不上什么。在漠北与辽东这片诸多异族势力密布的辽阔土地上,汉戈部到哪里落脚不是当地部落的眼中钉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当一个背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