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 / 2)

“兄长。若是此刻我等当机立断,即刻退军,这七日粮食,只要谨慎而用,足够我军赶往长安”

忽然,马铁在一旁低声弱弱地劝道。

“你”马超狮目猛地暴瞪而起,怒火汹涌,正想呵斥马铁,却忽然止住了口,因为他发觉马铁之言。实乃目前最为妥当之法。

“哎,是我小觑了文丑。小觑了贾诩,若我早听你等意见,赶往长安,合两军之力,当下西凉大军早就攻略京兆大半城县”

马超终究还是收住了怒火,连连色变后,更是叹声自责而道。

“兄长,胜负乃兵家常事,吕军于关中仅有七八万兵马,如今一半入了北地,时下左冯翊、京兆顶多只有四万兵马,我等于此牵制大半吕军,那么伯父攻往长安所受压力将大减”

“且伯父身边又有庞令明这员悍将,此时长安大有可能已被伯父攻下,我等此时赶去,及时和伯父大军会合,无需多日便能攻下整个京兆”

“其后,西凉大军再来攻伐左冯翊,到时大军无兵粮之忧,且兄长和庞令明联手,文丑必死,于此,左冯翊必破无疑,还望兄长当机立断,早日决定撤军事宜”

马岱先是安慰马超,然后又与他各做分析,马超一边在听,紧绷的脸色亦随之放松起来。

少顷,马超脸色一定,颔首而道:“岱弟所言有理,传令下去,命各部人马收拾行装,今夜一更时分,趁夜撤退”

马岱、马铁脸色一喜,当下接令退去,两人走出账外,各做安排,不在话下。

就在此时,司马懿踏步而来,眼中神光四射,曹仁见状,仿佛猜到司马懿已经察觉到诸葛亮的计策,心里不禁一喜,连忙起身问道。

“莫非军师已有良策”

司马懿神色一凝,重重颔首,拱手作揖说道:“今日懿在此寨内巡视一遍,发觉寨内毫无辎重车队驶过的痕迹,如此看来,诸葛亮一开始就并无打算与我军在此对战,早就做好随时撤军的准备”

曹仁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仿佛察觉到什么,凝声问道:“军师言下之意是”

“诸葛亮前番驻军于此,全为阻挠我军进程,为偷袭宛城的兵马争取时间”

“这纵使宛城兵力空虚,但亦有八千兵士把守,即使面对万人兵马强攻,至少亦要半月才能攻克,况且诸葛亮才智过人,岂能料不到我等会在途中调派兵马驰援宛城,以防万一,他此举实在莽撞”

曹仁听言,脸色大变,不过很快又反驳而道,司马懿双目一眯,摇首凝声喝道:“非也诸葛亮并非莽撞,而是出奇制胜,他料定我等对其所有忌惮,进军必定谨慎缓慢,于是将大部分兵马交由一悍将统领,火速往宛城进发偷袭”

“同时再派剩余兵马,在新野境界抵挡些许时日,据先前细作回报,新野城大概有三万余兵力,前番我等见彼军仅有不到两万兵马,也就是说偷袭宛城的兵马足有一万五千,如此一来,等我军杀到新野城下,宛城早已丢失”

曹仁听得不禁惶急起来,失声呼道:“宛城一失,我军后路尽断,军心必然大乱,岂有不败之理,宛城万万不能失,军师可有计策,力挽狂澜”

其实宛城不能丢失,对于曹仁来说,还有一个私人的原因,那就是曹纯,曹纯乃曹仁族弟,是其至亲血脉,时下曹纯已经驰援宛城,若是曹纯入城而守,覆巢之下,其又岂能独存

司马懿目光刹地一凝,冷言而道:“若要力挽狂澜,亦非不可,我有一计,可使刘备、诸葛亮死无葬身之地”

“计从安出军师快快道来”曹仁双目刹地瞪大,脸色狂涌喜色,急急又问。

不过司马懿接下来却是说出了一番令曹仁心惊胆跳地话语。

“诸葛亮竟然剑走偏锋。如此冒险。我等不妨将计就计。弃宛城,狂攻新野新野城只有不到两万兵力把守,只要都督下令,让八万曹军背水一战,不战则杀,硬取围攻新野,新野城半月之内,必然失守。到时,刘备、诸葛亮之辈,皆成都督阶下囚”

司马懿心中只有大业,此计出得可谓是冷酷无情,他明知李典、程昱、曹纯落入险境,危在旦夕,但却仍然置之不理,反而要利用此点,达成他所想要的目的

曹仁听得满脸骇然,望着司马懿阴鸷的目光。只觉得不寒而栗

少顷,曹仁终于反应过来。怒火顿涌,厉声喝道:“司马仲达,你可知宛城之内可有李典、程昱、曹纯等忠义之士,他们知得宛城至关重要,不可丢失,必然死守不弃,为我军拼死坚守,直至城破之时,若宛城当真丢失,李典、程昱、曹纯等人必死无疑,你焉忍相弃”

司马懿面对曹仁的呵斥,面不改色,双目直视着曹仁的虎目,冷声说道:“刘备乃世间枭雄,昔年挫败连连,皆因麾下无出谋划策之人,此番得之诸葛亮这般旷世大贤,又有荆州作为根基,崛起之势,不可挡也”

“若是不趁其未有成势之前,尽快铲除,等他羽翼丰满,魏王一统天下之霸业,便是遥遥无期,都督,魏王皇图霸业皆在你一念之间啊”

司马懿此言一落,曹仁如遭雷轰,整个人顿时失神,司马懿缓缓地闭起双目,心中叹了一口气,诸葛亮此人实在太过恐怖,若非如此,司马懿亦不会出此狠计。

司马懿心知,纵使曹仁依计行事,攻克新野,助曹操铲除刘备、诸葛亮这两员心腹大患,但曹操亦绝不会对他有丝毫感激之情,毕竟曹纯乃曹氏之人,曹操甚至可能会加恨于他。

同时曹仁、夏侯兄弟等人亦会对他司马懿心怀怨恨,到时,司马懿可能仕途尽毁。

不过,司马懿在献上此策时,已经过深思熟虑,若是刘备、诸葛亮一除,他便向曹操请辞,藏于幕府,等时机成熟再现世。

司马懿素来极擅隐忍,内心坚韧,他为不引起曹操的忌惮,故意隐没才能,让郭嘉独霸曹操麾下第一谋臣。

他与郭嘉不同,郭嘉虽然放荡不羁,但为人忠直,甚至可以说是愚忠之人,曹操绝不会对郭嘉起疑,而他现今虽无反意,但他生性并不如郭嘉那般忠直,曹操亦发觉这点,加之司马懿家世显赫,曹操与其说是用他,还不如说是在监控于他,故而司马懿在曹操麾下,从不敢与其余重臣深交。

曹仁仿佛在做着极度痛苦的抉择,脑上青筋条条凸起,皓齿死死咬着,有时还会向司马懿投以恨意目光。

司马懿闭目养神,静立一处,从刚才一席言语之后,他再无张口影响曹仁的思绪。

不知过了多久,曹仁双眼赤红,一字一顿而道:“刘备、诸葛亮不过鼠辈耳魏王坐拥雄兵数十万,岂会惧哉,军师不必过虑,待魏王整顿兵马,必会挥兵数十万南下荆州,区区鼠辈若敢相拦,亦是以卵击石,螳臂挡车”

司马懿听言,身体一颤,心中叹了一口气,曹仁谨慎心细,统兵有道,用兵不凡,但距离完美的帅才,却还缺了一点,那就是无情

“竟然都督心意已定,懿不敢再有阻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