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笑毕,眼中带着几分轻蔑之色而道:“荒谬至极单凭一己之力便可平定天下,这等荒谬之言,亦只能欺瞒三岁孩童,若真如此,那诸葛孔明岂不可堪比百万大军”
“大都督万万不可轻视孔明孔明曾于黄承彦座下习得一阵,此阵名为八卦图,此阵若能发挥一成威力,可挡十万精兵,若能发挥十成,纵使有百万雄师亦难攻破此阵”
诸葛瑾自然知道诸葛亮的厉害,连忙向周瑜相谏,周瑜那俊美无比的面容,顿时涌起些许怒色
时下,周瑜被月旦评许劭评为天下第一智者,诸葛瑾将这诸葛亮说得这般厉害,岂不连他周瑜这个天下第一智者,亦不如他
周瑜轻扶宝剑,冷然一笑道:“八阵图此阵,我亦有所听闻,此阵乃由八门金锁阵所变奇阵,八门者,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如从生门、景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入则亡,要破此阵,只需看出阵内八门布置,便可破之,何惧之有”
周瑜当即说出破阵之法,诸葛瑾闻言,却是摇首而道:“昔日我与孔明,曾用土沙为阵,泥石为兵,演练阵法,我亦曾用大都督破阵之法,但孔明八阵图,八门变换无穷,各门随机应变,根本无法确认其门所在”
周瑜听罢,顿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眉头深锁,沉吟思索,此时在一旁的孙权却一掌重拍奏案,怒声喝道。
“够了诸葛子瑜,你乃我江东之臣竟然那诸葛孔明这般厉害,为何你早前不与我引荐之”
“主公息怒我亦曾发信与孔明,但孔明那时未有入仕之意,只望躬耕于南阳,遂拒绝于我,孔明此人非是可强迫之人,我故而暂且放弃,望日后再劝,哪知孔明忽然出山,去了那刘备麾下”
诸葛瑾话毕,孙权甚是不喜,冷声道:“不过一山野村夫,有何能耐我江东周公瑾计谋百出,拈手便来,凡有谋出,必能计定大局,决胜于千里之外哼我江东有公瑾坐镇,何须忌惮那诸葛孔明”
孙权喝退诸葛瑾,诸葛瑾欲言又止,却见孙权双目寒澈,遂不敢再有多言,回席坐落。
周瑜却向诸葛瑾作揖施礼,柔声而道:“子瑜素来非是夸夸其谈之辈,想必其弟诸葛孔明必有过人之处,若有机会,瑜必与其虚心请教一番”
此时周瑜显示出他的从容、阔达,诸葛瑾忙作礼回道:“大都督乃当世人杰,孔明焉有能耐教于大都督,先前瑾若有失言,还望大都督莫怪”
周瑜淡然而笑,随即又转身向孙权进言道:“主公若要出兵荆州,不可急在一时,依瑜之所料,蔡瑁必大败于刘备之手,待他走投无路,必会发信求援于江东”
“眼下蔡瑁扶立荆州二公子刘琮为主,刘备则欲辅佐荆州大公子刘琦上位,即时主公明里可打着辅佐刘琮的旗号,兵发荆州,出师有名,为之义也主公以义为先,暗取荆州之地,是为上策”
张昭听言,即又反驳道:“若荆州战事正酣,曹操挥兵杀来,那又若何”
第二百二十六章江东意动二
周瑜早有思量,当下便是回道:“荆州之战,我等宜以蔡氏兵马为前驱,抵挡刘备至于我江东兵马,则先暗取江夏、桂阳二郡,此两郡下,再取长沙,此三郡依伴江东,若有万一,我方随时可进军而援”
“至于荆州其余郡县,皆依靠中原、益州、交州等事非之地,先任那刘备夺取,曹操欲要南征,必先击刘备,到时待曹、刘双方开战,我军可从后偷袭,分割荆州之地”
“刘备腹背受敌,纵有诸葛亮所辅,亦无力回天,岂有不败之理待曹操剿灭刘备,锋头已钝,加之连年大战,兵士疲惫,粮草耗竭,以及吕布在北方牵制,未有四、五年间,绝不敢轻易与我江东开战”
“依此,我主得之荆州半壁之地,势力大增,趁曹操休养之时,征战交州,全取南方,再大力招兵买马,操练兵士,养精蓄锐,便可北伐中原,进取天下”
周瑜语出惊人,一席话落下,殿中惊呼不止,张昭双目亦是迸射惊异之光,暗道周公瑾之谋略,不可料也。
“原来大都督早有深思熟虑,如依大都督之计,我主之帝王霸业可成矣”
张昭恭敬拱手一拜,再无忧虑,退回席中,孙权碧眼喜意无穷,朗然大笑道。
“哈哈哈江东周公瑾不愧为天下第一智者,得你辅佐,岂忧我孙氏不可一统天下耶”
周瑜计策落定,孙权依计行事,先耐心等候,同时在豫章聚集五万精兵,周泰、程普、韩当、吕蒙、凌统丁奉等诸将皆调配往豫章,整兵待战,再令步骘、陆绩负责粮草、辎重、军备等物资筹备、运输。
约有半月后,一切皆如周瑜所料,刘备大败蔡瑁,蔡瑁在半月之内,兵马损失惨重,不得不避走长沙,而孙权一直等待之人,亦终于来到了江东吴郡。
却说邓义依蔡瑁之命,持书进往江东,孙权从荆州回来的细作口中,得知邓义前来,依照周瑜之言,先做一番安排。
邓义引仆从刚入江东地界,忽见一队军马,约有五百余骑,看其兵甲服侍,正是江东之兵,为首一员大将,白袍白甲,勒马前问道:“来者莫非荆州蔡公麾下大将邓将军否”
邓义甚是惊异,他来江东之行,尚未有通报孙权,为何会有一支江东兵马早就等候,邓义脸色一凝,拱手答道:“然也不知将军名号”
那将听言,急急下马,朗声道:““我乃孙氏部将凌统也,我家大都督早知会有贵人前来,特令小将在此等候”
邓义听得心神一阵激荡,暗叹那周公瑾未料先知,如若神人,不敢造次,忙下马答礼道:“我闻江东大都督周公瑾乃天下第一智者,今日大都督早有料定邓某至此,先做安排,果真神人也”
凌统微微颔首,遂道:“邓将军舟船劳顿,大都督特命凌统聊奉酒食”
言罢,军士跪奉酒食,凌统敬进之,邓义大喜,遂与丁奉饮了数杯,上马同行。
来到吴郡境界,已是天黑,前到馆驿,见驿门外百余人侍立,击鼓相接,一将于马前施礼道:“奉大都督将令,邓将军远来劳顿,令丁某洒扫驿庭,以待歇息”
说话之将,正是孙权麾下部将丁奉。邓义忙下马,回礼毕,与凌统、丁奉同入馆舍。
叙礼毕,须臾,排上酒宴,二人殷勤劝酒,饮至四更,方才罢席。
邓义睡前,暗思孙权这般礼待,是为明主也,眼下蔡瑁一连挫败于刘备之手,兵败将亡,大势已去,不如暗投孙权麾下罢了
邓义思定,便入睡就寝,次日早膳毕,上马行不到三五里,只见一簇人马于路侧侍立,乃是孙权引着周瑜,亲自来接。
孙权等人遥见邓义前来,早先下马等候,邓义亦慌忙下马相见,双目暗暗打量孙权、周瑜,见孙权方颐大口,碧眼紫髯,隐隐有龙颜之姿,且碧眼深邃如潭,霸气内敛。
再看周瑜,俊美至极,纵是倾国倾城之美人,与其相比,亦黯然失色,且其皓目精光闪现,似有无穷智慧,那抹淡笑,给人一种莫名的惊异,仿佛世间一切皆在其料定当中。
邓义见孙权、周瑜这般了得,相投之心更为确定,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