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3(2 / 2)

不败军神 会变的尺 6236 字 2019-04-29

尼基福罗夫并没有因为看到了预想中的援军而表现出太多的兴奋。他很直截了当的告诉房海滨,“你们来晚了。”他说道:“防线已经被突破了。”

身为一名高级军官,尼基福罗夫对于战场的形势有自己的判断,所以他对房海滨说道:“向后退吧我们只能到第聂伯河建立防线了。”

“然后再次被突破”房海滨站在战车的顶盖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上校,“那样我们就可以在基辅建立防线了吗”

“有香烟吗”上校没有回答穿上明显带嘲讽光环的问题。

洪通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递了过去,他的烟瘾不大,这包烟还是在基辅转向的时候拿的,此时只吸了几根。

尼基福罗夫自己抽出一根叼在嘴上,摸出打火机并没有点燃。他若有所思的看着向边麻木走过的步兵,向房海滨说道:“我们打了一场败仗,这是事实。”

“皇帝陛下觉得我们能够打赢,所以我们去了罗马尼亚,然后可耻的失败了。”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目光在房海滨和洪通的身上转动,“你们把沙皇吊死了吗”

“他还在基辅。”洪通回答道。然后他转头给房海滨翻译这句话。坐在房海滨身边的俄国机枪手很不高兴的向尼基福罗夫说道:“为了增援你们,我们没去基辅,而你们却一直在后退。”

他有些激动的说道:“你们想直接逃回家里去吗”

“我对这些不感兴趣。”听完翻译的房海滨打断他的话,他看着上校军官,“我们不能退到第聂伯河去,那里不利于装甲部队使用。”

他转向洪通,“你告诉他我要继续前进,让他尽可能的组织步兵跟上来。”

房海滨亲自挥动起通信旗,向身后的车组传达命令时,洪通向尼基福罗夫和伯列亚科夫转达了房海滨的话。然后重新爬上战车,跟着缓缓启动的战车逆流向前。

尼基福罗夫目瞪口呆的看着战车的背影,向波列亚科夫说道:“他不可能成功,我们需要去见他们的长官,阻止这种无谓的行动。”

“他就是他的长官。”波列亚科夫说道,“他是这支部队的长官,是个团长。”

“上帝啊。”尼基福罗夫大吃一惊,“他们让一个上校带头冲锋”他说道:“难怪他们能够打到这里来。”

“事实上只有中国人的军队才会这么干。”波列亚科夫说道:“那些北方人叫他们疯狂的中国人。”

尼基福罗夫迟疑了一下,“为什么这不是他们的战争。”

“也许他们只是习惯了胜利。”波列亚科夫无奈的说道:“他们无法容忍失败。据说他们曾经追杀一支叛军几千公里,直到有一方死光为止。”

尼基福罗夫吃惊地看着面前的少校,“你相信吗”

“我希望能够相信。”波列亚科夫,“因为我们需要他们帮助我们打赢这场战争。”

尼基福罗夫烦躁的点燃了手里的香烟,用力的吸了几口,然后终于下定了决心,站到路边大声喊道:“全部停下来,我们回去。”他大叫道:“这是俄国人的战争,不是一支外队和另一支外国人军队在我们国土上的战争”

“你真想独自完成这个任务”洪通一面抓住车身上的扶手,免的自己在晃动的战车上掉下去,一面向半个身子站在车里的房海滨问道。

“命令是这样的。”房海滨回答道:“你觉得我们做不到”

“在沃尔霍夫河边,我还以为不可能再活下来。”洪通说道:“我活下来了。我们这些人,就是用来创造奇迹的。”

说话的时候,他们注意到路边络绎向东的步兵队伍停了下来。群众中发出一阵阵的议论声。

房海滨看了看洪通,“他们在说什么”

战车的发动机噪音太大,洪通凝神听了一会,以便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但是身边的俄国机枪手已经欢呼起来,他大声地向着手下的步兵们喊着什么。

洪通这才惊喜地向房海滨说道:“他们要回到波多尔防线去。”

他吃惊的问道:“还来得及吗”

房海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伯列亚科夫已经从后面追了上来,他攀着战车尾舱外面的扶手爬上战车,叫道:“再捎我一程吧。”

一面说,他一面向步兵们招手说道:“都上来吧,让我们省一些体力和保加利亚人拼命。”

当天晚些时候,房海滨的第一团在基辅方面军的步兵配合下,向刚刚占领波多尔高地防线的保加利亚军队发起了反击,在战车的配合下,连续收复几个关键性的支撑阵地。

随着装甲团和摩托化步兵的到来,波多尔高地防线终于重新变得稳定下来。

这让已经开始着手在第聂伯河建立新防线的龙德施泰特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并不在乎聂伯河防线的地型对于装甲部队的影响。但是对于他来说,第聂伯河离基辅实在太近了,那里毕竟还有亚历山大四世这个不安定因素。龙德施泰特可以临时调转攻击方向,但是并不等于他会相信沙皇,当然不可能把身边的弱点暴露出来。

第588章钢铁洪流四

当房海滨这个装甲团的团长奋战在波多尔高原上时,吴畏这个第一机械化军的军长则回到了莫斯科。他将在这里将第一机械化军的构想变成事实。

按照龙德施泰特和谢苗的构想,俄国的机械化部队将依托莫斯科强大的生产能力,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然后送到西方前线去。

在那里,成为抗击保加利亚侵略者的重要力量。

吴畏并不怎么看好这个计划。机械化部队要投入实战,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国家的机器生产能力和化工水平。即使以二战时期苏联的生产能力,在大规模爆坦克的时候,还要承受极大的浪费,和极高的故障率。

说到底,苏联人用数量来淹没质量也是无奈之举。

而想在现在的工业基础上支撑一支军级的装甲部队,很可能会拖垮整个国家的经济。

吴畏虽然不是搞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但是作为一个工科男,他至少要比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更清楚制约工业能力的方面有多少。像他在莫斯科弄那么几十辆车打个短平快是没有问题,但是要想现在就用钢铁洪流席卷欧洲,还是先确定能把这些战车顺利开到俄国边境再说吧。

吴畏之所以没有拒绝这个要求,也是因为他的确想看看自己能够做到哪一步,反正浪费的也是俄国的资源,要心疼也轮不到吴畏来,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积累经验。如果回国搞这个的话,还不知道要扯多少皮,背多少黑锅,最后能不能有这个机会还不一定。

一方面吴畏毕竟是个外国人,另一方面,莫斯科此时已经有了正式的管理机构,不再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