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再不想见吕兰清,吴畏也不能让车从她身上开过去,只好让司机停下车,自己从车门探出头去,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等你。”吕兰清回答得言简意赅,一面说一面伸手拉开车门坐进了车里。前座上的郑宇不安的扭动了一下脖子,在心里琢磨要不要回避一下。
吕兰清现在和吴畏算是混熟了,知道这家伙对身边的人狠不起来,自然也不再怕他,坐进车里后向司机说道:“开车。”
司机等了一下,没听到吴畏反对的声音,于是发动车子继续上路。
吴畏看着窗外吕兰清的马车跟了上来,皱眉说道:“你不会是在这里专程搭车吧”
“算你猜对了。”吕兰清说道:“我刚接到秋兄的信,她很赞同我的观点,说会找机会向程总理提出书面报告。”
吴畏嗯了一声。程斌现在如愿成为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理,以不到四十岁的年纪执掌共和国政务,俨然是亚洲最明亮的政坛新星,相比之下,自己这个曾经的双璧之一被流放到了北俄,恐怕已经被人疑忘了。
秋卫卿的丈夫王廷均现在是政务院工业部副部长,在一众五六十岁的部级官员当中鹤立鸡群,但是比起秋卫卿的升官速度来,他也只能瞠乎其后。
现在秋卫卿已经是政务院办公厅主任,虽然级别比王廷均低了一层,却是实实在在位高权重的主,几乎每一份政务院签发的政令,都有她的影子。
吴畏大概能猜到一些秋卫卿坐到这个位子的原因。她本身的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关于共和国未来发展路线的看法,只详细告诉了两个人,就是程斌和秋卫卿。这两个人遇不到也就算了,只要互相见了面,就再没有不引为知己的可能,程斌这个总理很多激进的地方都需要有人来帮助推行,除了用秋卫卿之外,也再没有人能够理解他。
所以吕兰清说秋卫卿很赞同她对于国内工人运动的看法,并且答应推荐给程斌,肯定不是无的放矢,按照两地的通讯速度,多半这份报告早就已经放到了程斌的面前。
程斌一直就是以推行工业改革者的形象出现的,要说起来,最早对程斌进行启蒙的还是吴畏。
一手经办了共和国工业化进程的程斌肯定更了解工业化进程当中的各种弊端,工人待遇低下也是其中之一。
这时代没有血汗工厂的说法,但是资本家的良心其实都差不多,能用最少的钱雇佣工人作最长时间的工,谁都不会反对。
实际上程斌此时面对的情况和斯托雷平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吴畏替共和国干掉了日本,程斌不必面对战争的压力,可以缓一口气。
想明白这些后,吴畏几乎就可以猜到程斌将要采取的行动,他看着吕兰清,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这是把程斌放在火上烤啊。”
吕兰清正色说道:“此人间正道,执政者有必为之处。”
吴畏摇了摇头,心说地雷阵这种东西,嘴上说说就好,真要趟上去,难免粉身碎骨的下场。
就算不为了程斌,他也不能让秋卫卿受牵连,只好无奈的向吕兰清说道:“说吧,你又要我做什么”
吕兰清嫣然一笑,心说小样看我抓不住你的命门。
第513章通报
吴畏先送吕兰清回大使馆,然后在门口遇到了听说他回来,匆匆赶出来的长石。
对于自己这个顶头上司的工作成绩,长石是真的没话可说,情报工作能作到这个程度,也算是前后没人了。问题是现在看吴畏的所作所为,基本上他是拿自己当俄国人用了,这可不怎么让长石放心。
不过他和吴畏之间的关系还没亲密到可以当面责问的地步,再说像他这样习惯了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也不会相信口头的承诺,要不要提醒吴畏也就没什么区别。
他的身份是吴畏的副手,自然也有权力向国内单独汇报工作进展,这也是两个人互相监督的意思。所以早就把吴畏的行为写了出来,送回国内去了。今天国内的回复刚刚送到,他自然要把相关的内容向吴畏汇报,秋卫卿写给吕兰清的信也是走这个渠道送达的,所以吕兰清和长石几乎同时拿到了各自的信件,倒是吴畏一直待在军营里,成了后知后觉的那个。
吴畏看着长石传交给他的信件,皱眉说道:“这么多”
长厂看了他一眼,没接这个茬。他虽然有监视吴畏的职责,但是也不会把吴畏的信拆开了看,那样吴畏非和他翻脸不可。
不过里面不能看,先看看外观倒也不是很为难的事情。所以他发现有好几封信外面的字迹都是女人的笔迹,对于自己这个上司的风流秉性算是见识到了。有时候他也怀疑,从前也没听说吴畏有这种事啊,难道真是男人有权就变坏看起来自己很需要努力往上爬了。
吴畏并没有注意长石的表情,实际上注意了也没用,长石又不是初哥,基本上他脸上的表情就是他想让人看到的,想通过观察表情来判断长石的内心,那离上当也就是早晚的问题了。
吴畏扫了一眼手里的信件,看到吕兰清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摊手说道:“放心,你说的事情我一有时间就去办。”
吕兰清嫣然一笑,又看了一眼他手里的信,可恨长石这人做事一板一眼,这些信排列得很整齐,除了最上面的一封外,根本看不出其它信件上的字迹。
看着吕兰清翩然离去,吴畏松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吕兰清想看什么,自己自然不能如她所愿。
长石给他的都是私人信件,从各个渠道寄到吴畏名下后,统一由政务院走外交渠道送过来,真正的公事是不是带出大使馆的。所以他得让吴畏跟他去机要室。
吴畏倒是知道这个规矩,只是这还是第一次执行,沉默的跟着长石走进大使馆的机要室里,看着长石关好门,去开保险箱,这才问道:“有什么事吗”
“国内的大事通报。”长石说道。
身为情报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共和国驻北俄大使馆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