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0(2 / 2)

锦衣当权 长风 8192 字 2019-04-28

“圣上,孟大人射杀鞑靼箭神。这可是大功一件,彼之英雄,我之仇寇,一旦两国交战,博尔术必定是大明的巨大威胁。”曹鼐进言道。

“曹爱卿所言有礼。孟爱卿这个功劳不小,为我大明除去如此强敌,是应该奖赏”朱祁镇点了点头。

王振脸都绿了,还奖赏

“圣上,这一次截杀并非偶然事件,小婿前往大同办案,行走路线都是他自己制定的,就连锦衣卫都难以掌握,这些鞑靼人是怎么知道的”

“爱卿的意思是,有人暗中勾结鞑靼人,将孟爱卿的行踪泄露出去”

“不仅仅如此,这些鞑靼铁血卫身上穿的是我大明边军的衣服和甲胄,使用的也是我边军的制式兵器,据查,还是最新的一批,战马虽然没有边军的符号,但除了边军战马之外,民间根本没有这么优良的战马,所以,微臣怀疑,这些人是被人故意的放进来的”

“查,必须查,居然有这样吃里扒外的人,朕要砍了他的脑袋”皇帝被郭怒这么一点,马上就明白了。

有人通敌卖国,不但将孟岩的行踪消息泄露给鞑靼人,还帮着鞑靼人通过守备森严的边境,甚至提供战马和武器。

这让皇帝不禁想起孟岩返回大明的时候,遭遇一路追杀,很显然是有人不想让他活着回来。

“圣上,当初小婿九死一生从鞑靼王庭逃回来,顺手取了一些东西。”郭怒说道。

“是什么东西”

“某些人跟鞑靼人私下交易的密函。”郭怒道。

“什么人”

王振面色惨白,事情都过去大半年了,郭怒才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分明是想要给郭敬致命一击。

完了,完了,郭敬这家伙是彻底完蛋了,王振脑中飞快的转着,千万别让他把自己给拖下水。

“混账东西,先帝对他信任有加,这才让他镇守大同,没想到他居然干出这样的事情,为了一己私欲,走私通敌,该杀”朱祁镇看到郭怒交给他的东西,愤怒异常。

“主子息怒,郭敬这么做,也是有他的道理和苦衷的。”王振跪下求情道。

“王公公是想说,郭敬这么做是为了壮大脱脱不花的实力,好让他能够对抗也先,我们坐山观虎斗,是吗”郭怒道。

“郭大人说的不错,这些年西北边关一片和平,郭敬功不可没”王振道。

“那是西北边军将士用鲜血换来的,不是他郭敬一个人的功劳。”郭怒道,“还有,王公公还不知道吧,也先早就我大明的意图,这些走私买给鞑靼的铁和粮食有大半流入也先的手中。”

“这,这不可能”

“不可能,孟岩在鞑靼王庭卧底十年,他知道还是你知道,也先早就跟脱脱不花达成秘密协议,他们是在利用我们壮大自己”郭怒怒斥道。

“主子,郭敬是真的为了朝廷”

“好了,让郭敬收拾一下,明天就启程去南京吧。”朱祁镇想了一下,开口道。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二章:兴安监军

s:月底了,又到了求月票的时候了。

王振愣住了,他意识到郭敬完了,虽然没要他的命,但去南京就等于是放逐了。

他原本还想替郭敬争取一下,就算不能继续留任大同监军,也可以去江南织造司去担任少监,起码这也是个权力极大的肥缺。

然后再把曹吉祥从浣衣局放出来,保举他去大同担任监军。

曹吉祥有从军的经验,而且他本人没犯错,是被曹钦牵连了,皇帝心里是清楚的。

郭敬突然放逐了,大同监军的职位空了下来。

谁来接任大同监军呢

王振知道自己必须要把这个位置抓到自己手中,否则接下来他跟郭怒的斗争会处于下风。

“圣上,大同监军的位置十分重要,微臣认为需要马上选派一名合适的人选。”郭怒道。

“微臣附议”曹鼐也一拱手。

王振抓狂了,这两人今天怎么了,居然同穿一条裤子,共同进退,难不成他们已经暗中联合了

这可麻烦了,王振感觉自己有些紧张的心虚了,额头上湿了,这是久违的冷汗。

“郭爱卿,曹爱卿,你们有何人选”

“监军非内官不能担任,圣上想必已有合适的人选。”郭怒直言道,我是外臣,跟宫里的太监不熟悉,我没法推荐。

“臣跟郭大人的意思差不多,这监军一职甚为重要,非圣上身边可信之人不可担任。”曹鼐话说半句,下半句就干脆不说了,反正都是聪明人,听的懂的。

“主子。老奴举荐一人”

“王先生,请说。”

“曹吉祥,曹公公,曹公公早年从军,有丰富的治军经验,还曾提督京营。主子若是派他镇守大同,一方面可以发挥他的治军才华,另一方面还可以让他戴罪立功。”王振道。

皇帝听了,有些意动,曹吉祥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被发配道浣衣局,主要还是受到了白素心一案的牵连,他本人在皇帝的心中,还是不错的。

但是。曹吉祥刚刚遭贬斥,突然启用,朝臣们会怎么想呢

监军大同,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监军,那是有相当大的权力的,几乎跟大同总兵平起平坐了。

“圣上,有个现成的人选,您是否考虑一下”

朱祁镇脑海中闪过一丝亮光。对呀,他怎么把兴安给忘了。兴安正好就在大同。

只要一道圣旨过去,即刻可以上任了。

兴安的资历可不比曹吉祥差,那可是永乐时期就进宫的老人了,先帝在世的时候,倚重的就是这批人。

任命兴安为大同监军,这是个合适的人选。

王振必须要阻止。兴安跟他不是一路的,这要是兴安当上大同监军,那郭敬和他之前在大同布置的一切就全部要付诸流水了。

这一块可是有巨大的利益的。

“主子,不可”

“王先生,为何不可”朱祁镇有些奇怪。兴安也是司礼监的人,资历也老,自己相当信任,他怎么就不能担任大同监军呢

“兴公公并无担任监军的经验,大同是西北屏藩所在,监军位置十分重要,若是派一个不懂军务的人前去,若是与边将产生矛盾,反而不好。”

“兴公公曾经跟随三宝太监远下西洋,王翁,你说他不通军务,奴才不敢苟同。”站在皇帝身边的金英突然开口道。

王振愣住了,兴安的资历很老,可以说比他还要老,而且还有实打实的功绩,要不然先帝也不会对这些人十分信任,予以重用了。

新帝登基自后,这批人年老的去了南京,还有一部分年轻力壮留了下来听用。

金英和兴安就是其中之一。

这批人都是三宝太监的故旧,有这批人在宫中牵制王振,才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