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不知道。”李唐有点儿踌躇:“我们是大张旗鼓的行事,声势十分浩大,想低调掩饰也掩饰不住,除非他们耳聋眼瞎,不然怎么可能不知道。”
“知道了却没反应”刘川也有些不理解了:“他们想做什么”
“不管他们想做什么,反正我已经叫人加强戒备了。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李唐霸气道:“今天不管是谁来了,都别想阻止刘师傅您布置风水局。”
“那就好。”刘川点了点头,也暂时抛开了杂念,郑重其事道:“李董,那我就直接开始了。切记,千万不能让人打扰我,引龙导气讲究一气呵成,绝对不能中断”
“我明白。”李唐一脸严肃的表情:“刘师傅,你尽管放心。我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在你布局期间,谁也休想靠近你半步。”
“很好。”刘川手中拂尘一挥,胸口微微起伏,似有几分激动,不过他的眼睛清明,神态十分的坚定:“你们退开,且看我封龙锁气”
在刘川的示意下,李唐等人肯定远远站开。
这个时候,刘川走到提前准备好的供台旁边,轻手抽取香烛点燃,以敬天地。不过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属于小小的序幕。
香烛摇曳,丝丝缕缕烟火之气缥缈,袅袅直上空中,如龙似蛇,消逝融化
“呼”
就在这时,刘川长长吐了一口气,右手一挥拂尘,脚步忽然动了,踏起了禹步。
禹步是道家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毕竟道教崇拜日月星辰,尤重北斗七星,认为以此步态祷神,可遣神召灵,获七星之神气,驱邪迎真。
不过相传禹步是夏禹所创,最早为巫祝采用,后来被道家全盘接收沿袭使用,因其步法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称步罡踏斗。
一遍禹步踏下来,刘川神闲气定,没有丝毫喘息的迹象,显然这一套动作已经烂熟于胸,演练了千遍万遍,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然而在刘川踏着禹步返回原点,又开始第二次步罡踏斗之时,一阵清脆悦耳的铃声,就在他的身上传了出来。
铃声清脆嘹亮,声音更是充满了规律性,很有节奏感,也很有韵律。
李唐等人纯粹是外行,就是看个热闹而已,按理来说不至于能够看出什么端倪来。但是在忽然之间,眼尖的吴助理一下子察觉了一些状况,忍不住又惊又疑的提醒李唐。
“董事长,您看”吴助理指了指供台,骇然道:“烟”
“什么烟”李唐年纪大了,难免有几分老眼昏花,视力不复当年。在吴助理的提醒下,顺手取来老花眼镜戴上,才算是看得清楚明白了。
乍看之下,李唐也是又惊又喜,十分激动。因为这个时候,供台上的一炉香烛,在燃烧一段时间之后,烟气自然越来越多,颇有几分云盘雾绕之象。
众所周知,烟气很轻,比空气还轻,所以很容易飘浮淡化消失。但是在刘川步罡踏斗的时候,这些烟气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吸引过去,绕在他的头顶上空盘旋积聚。
这一个过程很缓慢,却十分的持久明显。李唐等人看到了,自然感到十分震惊,如果不是还有几分克制力,恐怕早就忍不住惊叹起来了。
在烟雾萦绕之间,刘川的身影显得愈加飘逸,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李唐等人自然十分感叹,然后大气也不敢出,就怕惊扰了刘川的动作,致使这样的异状消失。
禹步在继续,铃声清脆空灵,烟气盘绕如团,好似华盖,久久不散。
刘川踏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好像快如闪电,让旁人看得眼花缭乱,甚至于出现了层层幻影。就在这么瞬间,他突兀止步急停,手中柔软的拂尘轻轻一挥。
拂尘的手柄是玉质,但是拂尘的尖尾,则是由马尾丝揉制,十分的柔软,略有几分弹性。不过在刘川挥手之后,柔软的拂尘却如鞭一样闪动,直接朝供台上悬挂的一只金黄小钟打去。
“咣”
一瞬间,巴掌大小的金黄色小钟响了,声音却出乎意料的洪亮,就好像佛寺钟鼓楼上的大钟响亮,音波浩浩荡荡散开了,仿佛可以声传十里,能够震耳欲聋。
一时之间,连工地上热闹的锣鼓喧天,也被这钟声彻底压制住了。这相当于一个信号,一个约定好的信号。
钟声一响,在工地的各个角落,立即冒出十几个身材魁梧,十分健壮的年轻人。这些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却统一的背着一个竹藤编造的大箩筐。另外在箩筐之中,却是满满的一筐草木灰。
听到了钟声之后,这些人撒腿就跑。不过大箩筐底下,似乎有漏孔,这些人跑动的时候,草木灰就顺着漏孔泄撒出来,扬起了阵阵灰烟。
霎时间,宽阔的工地四周,可谓是沙尘滚滚,烟灰四起的场景
第687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是在做什么”看到工地四周烟灰四起的情形,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自然是十分迷惑不解,茫然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有人嘲笑起来:“嘿嘿,这都不知道,真是孤陋寡闻。”
“是啊,真无知。”有人附和。
“我怎么无知了”自然有人不服气:“好端端的,撒什么草木灰啊。”
“二月二,引龙回啊,这都不知道,不是无知是什么。”有人解释道:“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面,食龙饼,不能穿针引线伤龙目,这是常识好不好”
“那些常识我当然懂呀。”那人皱眉道:“但是引龙回,又是怎么回事”
“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呀。”旁人笑道:“再说了,龙是百虫之神,把龙请回来,蜈蚣蝎子之类的有毒百虫就躲起来,对大家都有好处。”
“没错,这是传统习俗。引龙归,招祥纳福。”一些年纪大的工人,对于这样的状况颇为了解,估计在家的时候,也没少做这种事情。
不过一些年轻的工人,依旧懵懵懂懂,甚至有人好奇问道:“招祥纳福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用草木灰呢”
一瞬间,许多人面面相觑,还真回答不出来。毕竟他们对于传统习俗,向来是以前长辈怎么做,他们就根着怎么做,谁会寻根问底呀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算是许多人对于传统习俗认识的现状了。
一帮工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后,还是一个岁数较大的工人抽了根口烟,吐着烟圈道:“我倒是听人说过。二月二是青龙节,青龙属木,当然要用草木灰引”
“对啊,对啊,就是这个道理。”
霎时,许多人纷纷点头,心中长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