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响之后,包龙图感慨万端,转头道:“丸子,你不解释一下”
“泥丸五两,也就是在三两四两这样的位置,才能推动过去。”方元笑道:“如果是搁在六两,秤砣肯定掉落地上。”
“谁问你这个了。”包龙图翻起了白眼:“我的意思是,秤砣怎么会自己挪动”
“这个嘛。”方元立即笑道:“就要问居士了。”
“对啊。”包龙图反应过来:“居士,你之前说了,曾经制作过这样的杆秤,肯定知道其中的原因吧。”
古月居士笑了笑,顺手捋须道:“这事说起来,也有几分玄异,就怕你们不信。”
“再玄异的事情,也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发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有什么不信的”包龙图急切道:“居士,您老就不要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虞越等人不自觉点头,一副洗耳恭听之色。
“毫无疑问,杆秤是法器。”古月居士笑道:“不过你们也要注意,杆秤是由秤杆、秤盘、秤砣三样东西组合而成的。除了秤杆以外,秤盘和秤砣,也不简单。”
说话之间,古月居士伸手翻动秤砣,众人连忙看去,只见秤砣的底部,赫然有一个黑白分明的太极图案。
“不仅是秤砣有太极图案,秤盘底下也有一个”
古月居士又示意起来,然后才解释道:“但是两个太极图案恰好是一正一反,气场相互排斥。也就是说,当泥丸搁在秤盘之中的时候,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秤盘的气场强度,秤砣一靠近了,自然受到排挤。”
“不过在秤杆天星气场的调节下,排挤到一定的程度,秤盘与秤砣就恢复到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而这个状态,恰恰就是泥丸的重量了。”
适时,古月居士笑道:“归根结底,还是气场的问题。”
“哦。”包龙图似懂非懂点头,而且他也不想多纠结,直接笑呵呵道:“反正这是一把很神奇的杆秤就对了。”
“没错。”旁边众人深以为然。
“再神奇,作用也有限度。”古月居士捋须道:“只能称土,除此以外,别无用途了。”
“单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虞越叹道:“只要有了这杆秤,完全可以称土定吉凶,对于择土建宅的作用极大。”
“就是,就是。”包龙图连连点头:“以后我回村建房子,首先要挖泥来称一称斤两,才确定要不要打地基。”
“这个可说不准。”方元笑道:“毕竟同一个地方,吉凶或者只有一线之差,你挖了一块土称重,发现是吉的,说不定旁边就是凶。所以呀,称土只是佐证而已,不能过于依赖。”
“方师傅说得很对。”古月居士十分赞同:“因地而异,需要综合来考量,才能确定是吉是凶。”
方元点了点头,就转头道:“虞先生,对于这杆秤的功效,你应该没有什么怀疑吧”
“嗯”虞越心中一动,隐约听出了几分弦外之音,当下立即笑道:“这是自然,这杆秤的神奇毋庸置疑。方师傅,你想说什么,也不需要绕圈子,尽管直言无妨。”
“很好。”方元顿时微笑引手道:“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转移阵地了。”
“去哪”
“我相中的新村落地址”
听到这话,虞越也有几分预料,但是仍然忍不住吃了一惊。因为时间才过去几天而已,方元就已经确定新村落的方位选址,这效率未免太快了吧
要知道刘川那边还没有动静呢,方元这里就已经有了结果。常说欲速则不达,这多少让虞越有些疑虑
第249章金生丽水
欲速则不达,方元的速度太快了,虞越有些不看好,觉得他是在敷衍了事。然而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比较好奇的,想要知道方元选择的位置在哪里,自然不会反对。
一时之间,在方元的带领下,众人转移阵地,慢慢地往村东方向而去。不久之后,就来到了湖塘的旁边。
看到方元停下来了,虞越立即惊诧道:“就在这里”
“没错。”方元笑道:“虞先生觉得这里怎么样”
虞越没有说话,而是左右打量起来,只见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草丛之中堆放了一块块石头,属于村子的化外之地。
也就是说,村子的人不在这里开荒耕种,也不在这里放养牛羊,甚至连小孩也不在这里玩耍,属于被大家遗忘的角落。
所以打量片刻,虞越就皱起了眉头:“方师傅,这个地方,真的好吗”
“好不好,称一称就知道了。”方元笑道,立即挥锄挖地。片刻之后,半米多深的土坑成型,也露出了浅黄色的泥土。
“我来。”适时,包龙图自告奋勇,急忙拣起一块泥巴,经过对比之后,也揉搓了一枚与鸡蛋一般大小的泥丸。
“感觉比刚才的沉。”包龙图掂量了下,就把泥丸搁到秤盘之中,飞快称量起来。
“肯定超过五两。”这个时候,包龙图把秤砣悬挂在五两的星花刻度上,然后小心翼翼松开了手指。
这一瞬间。在众人的关注下,只见秤杆果然轻轻翘了起来,表明泥丸的分量。果然是在五两以上。不过月古居士刚才也说了,只有在八两以上,才能够算是吉壤。
“这枚泥丸能有八两吗”包龙图有些心急,也懒得等气场排斥了,就直接挪动秤砣朝八两星花位置滑去。
此时,秤砣晃晃悠悠,摇摆不定。而且秤杆也一度下坠,微微沉了几分。
“要掉了”包龙图心中一虚,下意识的伸手去扶。
“不要急。没掉。”方元伸手阻止,示意道:“再看”
秤杆下沉之后,又微微有几分反弹,慢慢地浮了起来。就是这样晃晃悠悠的。秤杆归于平衡。处于笔直的状态。
“哈哈,真是八两。”包龙图笑逐颜开:“吉壤。”
“只是八两而已”相比之下,虞越却没有多少兴奋的情绪,毕竟八两只是达标而已,很勉强的达标。或许可以说明这里的风水是不错,不过并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
方元察颜观色,笑问起来:“怎么,虞先生不满意”
“不是不满意。只是”虞越沉吟道:“只是虞村方圆十几里的范围,难道就没有比这里更好的风水吉地了吗”
“或许有。不过在我看来,这里最为适宜。”方元认真道:“虞先生应该明白,有的时候最好的地方,未必适宜建村。”
最好的未必合适,这样的道理,虞越当然清楚,这不是什么中庸思想,而是真正的人生经验。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满招损,谦受益,那可是许多血淋淋的经验教训才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不过明白归明白,虞越还是十分迟疑:“方师傅为什么说,这里是最合适的”
“首先是地势问题。”方元立即解释道:“这里的地势比村落稍微高一点,五爷告诉过我,每年秋汛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