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2(2 / 2)

大明武夫 特别白 5654 字 2019-04-23

不过说完这个,赵进也是苦笑着说道:“可看这耿满仓利用咱们局面力量的能耐和劲头,看着还真像专门混进来的。”

耿满仓的这个提议没有任何被拒绝的可能,他等于让赵字营以及亲近各方都是受益得利,而且他们耿家的粮食生意在其中赚到的更多,当真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冷,但到了七月中的时候,天下间都开始热了,即便京师这等靠北的地方也变成了蒸笼。

在这个时候,顺天府和宛平、大兴两县的差役以及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整日里在城内城外巡视,见到瘐毙的尸体就立刻抬出去焚化,不敢耽误一天,生怕腐烂了闹出瘟疫,大家都是骂这个鬼天气,冬天冷得要命不说,春天都和冬天一样,然后直接就热了,热的大火没处躲没处藏,难受的很。

那皇亲国戚、高官富贵,有避暑的庄子花园,有冰窖里的藏冰,解暑消乏的法子多得是,穷人家除了脱光没别的办法,想拿着井水冲个凉都不成,在这天子脚下,水井都是有数的,哪有随便打水冲凉的。

话说回来,要说凉快地方也不是没有,京师百姓公认的有两处,一个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一个刑部大牢,这两处都是关押要犯重犯的地方,这么多年下来,不知道在里面死了多少多人,光天化日,正午时分都是阴气森森的,走近了都能感觉冷风吹过来,这等地方,若是进去可想而知。

当然,大家都是传说,谁也不敢进去,这等凶煞重地,进去了怎么可能出的来。

传说就是闲谈胡扯,没有人真去想想为什么,这北镇抚司的诏狱和刑部大牢都建的高大宽敞,这等房舍,就算不是大牢一样会凉快,而且外人想不到的是,这里面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血腥可怖,因为进这里的都是位高权重的犯人,这等犯人的亲朋故旧也都不差,如果在这里面遭了狠手,难保会在外面被人报复,而且政坛如云,瞬息万变,今日阶下囚,明日堂上官,你动刑拷打或者百般刁难,日后万一翻身怎么办

所以不管是北镇抚司的番子还是刑部大牢的狱卒,平时都很和气,做事也留三分余地,在诏狱和大牢里,你要是关系硬或者舍得花银子,酒肉都是小事,就算去最有名的几个行院叫姑娘进来,或者和家中女眷团聚,这个都能做到,就算没银子没权势,也不会受什么虐待,牢房里都被打扫的很干净,食水也都过得去。

第669章老神仙

不过,不管是诏狱还是刑部大牢,不管你曾经是宫内的大珰还是内阁的大佬,又或者是公侯伯一等的贵人,到了这里,不管从前以后,在这两个地方,你毕竟还是个犯人,总得呆在牢房中等待外面的运作营救,或者运气来到。

但自从万历三十年以后,诏狱和刑部大牢的犯人就越来越少,里面也变得空空荡荡,原因很简单,天子二十多年不上朝,从内阁到六部再到各个衙门,空缺的位置太多,再狠的政争万历皇帝也不会干涉倾向,只是留中不发,失败者只需要辞官或者罢官,这么下来,那还有什么人会进诏狱和刑部大牢,最近才有一个人下狱,那个就是在辽东大败的经略杨镐,这样的失败,不下狱待罪不行了。

除了这些,京师很多贵人都知道还有一个特例,这位无权无职,家里也是平民百姓,据说是个皮匠出身,他在万历二十三年的时候被抓,当时就要送到刑部大牢里,结果人还没到京师,就有大人物出头缓颊,直接无罪开释,然后这位没有回家,反倒是直接来到了京师,又是风光了二十年,在五年前,也就是万历四十二年的时候被抓,那时实在是罪证确凿,又有几位大佬发话,实在是含糊不得,直接抓了就被送到诏狱里面。

这样的人物进了诏狱,那肯定是不死也要扒层皮,番子们对重犯和气可不是对每个人都和气,不把你骨头里面的油敲出来就是失职,但对这位无权无职的前皮匠,番子们客气无比,就和对待没有撤职的大佬一样供着,然后在诏狱里没呆几天,宫内就有人发话,把这位人物从诏狱弄到了刑部大牢。

镇抚司的诏狱直属于天子掌握,不好做手脚,而刑部大牢那边是几个衙门共管,扯皮的事情多,钻空子做手脚也方便,即便这样,这位人物也没有从刑部大牢里出来,自万历四十二年进去,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出来。

只是他坐牢和别人不同,这边专门为他在大牢内建了一处宅院,这宅院居然也是两进的,有人打扫,有人伺候,需要什么都有人立刻买来,更荒唐的是,在这刑部大牢之内,居然还能见外客,有时候那刑部看守大佬的差役就和府邸里的仆役一样,带着客人进来出去。

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这位人物手眼通天,宫内二十四衙门不少大珰在他面前自称弟子,天子嫔妃总是给与香火供奉,皇亲国戚时常过来求见,朝廷官员虽然没有出现的,可他们的家眷总是派人来这边问候,这样的人物,刑部上下怎么不当成祖宗供奉,要知道,连刑部尚书的夫人都派人过来送礼物的。

对这么一位不合常规的爷,刑部大牢的牢头和差役倒也愿意伺候,这位爷手面很大方,大家在这位手里拿到的好处甚至比那些探望重犯的家属手里拿到的多,而且这位爷本事通天,这大牢里面所有当差的人物,他都知道姓名根底,还知道住在何处,家里有几个人,这几年下来,也有人不长眼想要敲诈,还琢磨好了对付这位爷靠山的法子,没曾想这位跟本就没找宫内朝中的那些人物,只是说了句你不得好报,然后当天夜里,这位想要敲诈的狱卒全家死了个干净。

狱卒们知道这个人姓王,名森,已经七十多岁了,是直隶蓟州人,别的就不清楚了,有消息灵通的倒是知道一点底细,可也不敢多说一句,死人灭门的例子可就在身边大家对这位的称呼就是“老神仙”。

七月中的天气闷热,外面都觉得此处凉快,可狱卒差役们自己也都是汗流浃背的难受,往年这时候是不怕的,会有贵人送冰块过来解暑,大家也能沾沾光,但今年却不成了,这位“老神仙。”马上就要坐化登仙,还算好了自己仙去的日子,七月二十一晚戌时二刻,说起来还有三天了。

自从老神仙说了这日子之后,二十四衙门的大珰,内宫嫔妃,皇亲国戚,还有那些朝中高官的内眷,都纷纷派人过来,甚至还有亲自登门的,每个人走的时候都是感慨万千的模样,馈赠的礼物也丰厚异常,连带着大家都得了不少赏钱,但这最后三天,每天都只见两拨客人,一拨白天,一拨晚上,白天的上午见,晚上天黑之后见,其余时候,这位老神仙都是在睡觉。

七月十九日晚上,两位姓林的客人被请进了王森老神仙的住处,狱卒差役也不想多问,只是能看出来两个人应该是兄弟。

原本在小院里面伺候的下人都被遣散了,只有一位狱卒伺候起居,但见客的时候,这位狱卒往往走出院子,至于这位狱卒的来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老神仙来到这大牢之后,这位狱卒就从五城兵马司来到了这边,这里面的关节很容易摸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