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2 / 2)

大明亲王 宗辰 6805 字 2019-04-21

二来,只要不出人命,就算是被抓了,他们犯的错,也只够关几天的,然后,就又出来了。

可是,那和他作对的商贩,可是就要倒霉了,他的同伙们该无休止的骚扰对方了。

其实,要杜绝这种事情,最好的办法,还是从自我做起。

若是所有的商贩都地址了,都硬下心抵抗了,这种事情,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一个这种地痞流氓的组织,人能有多少

一个商贩和他闹,他能折腾你,可是,若是所有商贩都和他闹,他就没力气折腾你了。

折腾的时间久了,他哪来的钱财支撑,总是该另寻出路了。

可是,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毕竟,人都有畏惧的心里,对麻烦的畏惧,对一些邪恶的畏惧。

可是,现如今嘛。

曾毅却是有些想法的。

后世,法律上不能杜绝此,那是因为要讲究人权。

可是,现如今,是大明朝,是天子当权,皇威浩荡的朝代。

只要用重刑,曾毅就不信了,杜绝不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倒不是曾毅闲的无聊,来做这种事情。

而是在曾毅眼里,商贾,也是大明朝的一部分,尤其是这些摆摊的小贩,更是为生计所迫。

而且,那些个地痞,也是一些个不安定因素,若是能够用重刑给杜绝了,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要用一些地痞来立威,可是,时间长了,慢慢的形成了一种规则了。

到时候,就没人敢随意做出这种逾越的事情来了。

“结账。”

叹了口气,曾毅又喝了一口茶,把茶碗放下,然后冲司徒威说了一声,就起身离开了茶铺。

“大人,天下皆是如此,您。”

付账之后,司徒威紧紧跟在曾毅的身旁,说了半句话,后面的话,却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不知道该怎么劝解曾毅了。

这种事情,司徒威知道的最为清楚了,也知道,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法杜绝的,总不能这种事情,你就砍了人的脑袋吧

若是那样,怕是该要被人称之为了。

“是啊,天下皆是如此。”

曾毅也有些无力,就算是想要改变这种状态,所要遇到的阻力,绝对不小的。

隐约间,曾毅甚至有些期待远在北京城内的刘瑾赶紧闹腾起来吧。

刘瑾的闹腾,是祸国殃民的,可是,同时,却也是一个莫大的机会。

刘瑾的闹腾,让大明朝迅速衰退,奸佞起,忠臣隐。

若是能把握这个机会,定然能做出一些平日里百官肯定反对的事情来,如,各种改革,等等。

若是平日里,这些改革,肯定会遭到巨大的阻力。

因为,满朝的文官,其实也是一个集体,甚至,可以说,天下的文官,都是一个集体,文官集体。

整个文官集体,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

一旦改革,肯定要触动不少人的利益,甚至,一些武官、朝廷勋贵的利益,都是要被触动的,若是平时,遭受的阻力,肯定是空前绝后的。

就算是有皇帝的支持,也是不行的。

可是,一旦刘瑾霍乱朝纲,到时候,满朝文武,被贬的,被砍头的,被流放的,多如牛毛。

那个时候,人人自危,这些改革,倒是不会引起多大的抵触了,归根结底,可以说是其心理,已经麻痹了。

只不过,有些事情,曾毅想好了,还是要刘瑾去做的,既然是恶人了,那,干脆把恶人做到底。

作恶的事情,刘瑾去做完。

一应的计划,在曾毅的脑海里,其实早就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了,剩下的,只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往这个轮廓里添加一些实质性的、细节性的东西就成了。

“京城的治安尚且如此,何况南京”

曾毅突然似乎想起了什么,苦笑了起来,当初,他在京城还是代写书信的时候,不是也遇到过这种事情吗

想来,也是过了那个时候,竟然快要忘了这断经历了。京城,天子脚下,都是如此,更何况的别的地方了。或许,刚才,曾毅这么问,其实是抱着一种期望吧,毕竟,他目前对南京,还是很看好的。

第二百三十八章议东厂重开

“送进宫的折子又是被挡了回来吗”

李东阳有些郁闷,以李东阳一向的好脾气,都有些郁闷,可见,现如今,内阁和皇帝的矛盾,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这都是第几次了。”

刘健坐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有些头疼:“陛下一直以身体不适为由,折子,根本就送不进去,全都在司礼监被打了回来,让咱们内阁处置。”

折子让内阁处置,这是对内阁的信任。

可是,话是这么说的,可其中的实情,却不是如此的。

皇帝不理朝政,把所有的折子都交给内阁处理,内阁的权利是大了,可是,长此下去,皇帝必定会越加的昏庸下去。

日后,史书上怕免不了记上一笔,内阁霸权,皇帝昏庸。

而现如今,他们内阁的四个阁老,是一个都跑不了,怕是都要背上一个奸佞霸权的名声。

若是他们四个阁老,真有心霸权,那也不冤枉,可问题是,他们四个,没一个有过什么野心的,是以,自然为此发愁了。

“阉贼为祸啊。”

谢迁忍不住叹了口气,内阁的折子,虽然送不到皇帝跟前,可是,皇宫内的情形,内阁,还是知道的。

原本,皇帝对内阁是有气。

且,皇帝也是不怎么过问朝市,可好歹,奏折还是能送进宫去的,皇帝看不看,是一回事,只要送进去了,大臣们该做的,做了,也就成了。

可是,前些日子,皇帝身边的几个太监,找了些戏班杂耍的带进宫去,给皇帝表演。

结果,这么一来,可好。

把皇帝给彻底吸引住了,这次,是连奏折都不让送进宫去了,长久以往,必是祸害啊。

都说太监乱政,本朝,却已经有了此苗头了,若是长久以往下去,太监乱政必将会在本朝重演啊。

“听说,皇帝有意重开东厂,让身边的太监刘瑾掌印东厂。”

谢迁这老头,不知道从哪里打探来了这隐秘的消息。

“什么”

刘健的声音瞬间提高,脸色变得难堪至极:“有一个锦衣卫还不够祸害的吗陛下竟然又想重开东厂,这真是想要大明朝被阉人掌控不成”

大明朝自开国以来,东厂、锦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