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8(2 / 2)

汉明大黄袍 寒虾 5426 字 2019-04-21

“小施主,那我们上去了”

僧一竹又没给杨帆做准备的机会,直接一把抓住杨帆,蹭蹭地朝崖壁上爬去。杨帆就感觉自己脸就差贴在石壁上磨过去了,一下子就被少年僧直接拽了上去。杨帆有些怀疑,自己和小和尚这么大动静,为何阁楼里头一点动静都没有,不应该啊。

他看了看底下正对着的楼阁。不过转念一想,不惊动最好,不然真把什么老古董惊动了之后,指不定惹出什么麻烦来呢。

不得不说,小和尚的轻功还是很了得的,在这么光滑的岩壁上,动作轻盈地真和如履平地一般,没有多少工夫,就带着“拖油瓶”直接攀上了二十丈高的崖墓群当中。

“呼。”杨帆松了一口气。感觉脚下终于是踩实了,才安心下来。看了看左右隔壁,一口口码放好的悬棺,真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将这些棺材给弄上来的。八成是从山顶吊下来的。

“那小施主抓紧时间寻找吧。小僧去别处看看了,您自己当心,若是有什么危险赶紧喊小僧。”僧一竹知道时间紧迫。说完这话,赶紧飘然离去。寻找其他棺冢去了。

杨帆看了看四周,这些悬棺大抵都是做工极为粗糙。不规整的,看上去就像是手工赶制出来的一般。他站在最靠近他右手边的那口悬棺。由于崖洞太窄,除了入口处还能站直,往里走一点都得弯下腰了,所以杨帆不得不半蹲下来,仔细打量着这副悬棺。他发现除了看上去年代有些久之外,棺盖上竟然一丝灰尘都没有沾染。

棺头用奇怪的朱砂符号刻画出一个类似兽面的图案。很明显,这是一口有主的悬棺。他不明白这样悬空而葬是何含义。难道是古代人渴望登天,还是说想用这样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尸体不受损害

汉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大多是采用土葬,类似这样悬棺、天葬、火葬等,大抵是一些少数名族的传统习俗。如果按照卜老道说的,这些悬棺的秘密,和重生有关,那么为何这数以百计的棺椁,没一个人重生呢

他冷静下来之后,想想也是这样,但是为何又有那么多人,包括张三丰、黄道子等人,都过来看棺呢他思索了片刻,决定还是想去找一找,到底有没有所谓的衣冠冢。

他挪动脚步,往里头走去。忽然听到外边似乎有动静,移动的脚步便停了下来。

“何方宵小,敢私上崖墓胆子不小”崖墓回音效果奇好,老者声如洪钟,经过崖壁的回声,如金石穿耳,十分洪亮。杨帆趴在崖墓的边沿,朝底下望去。原来刚刚榭阁之中确实无人,看来是这个守墓老道去闲游了。

竹排立于江中,杨帆没有看到僧一竹的身影,看来是在上边了。

“哪里来的小和尚,竟敢私上崖墓,找死”杨帆看到竹排上老者长篙点在水下,身体一压,直接从竹排上凌空而起,朝着崖壁飞过来。他赶紧将头缩进去,贴在地上保持镇静。感觉上边的动静没了,杨帆才爬起来,估计是僧一竹将这个老道士引开了。他又往另外的棺椁找去。

杨帆发现,绝大多数的棺椁都是用朱砂画着记号的,还有不少,整个棺盖上,都涂满了神秘的符号。这个最大的岩洞已经被他找个遍,似乎是很不好找,一共七口棺,没有一口是符合的。他之所以让小竹子将他放在二十丈的位置,便是这附近的岩洞相聚都很近,几乎一脚就跨过去了。

他听了听外边没什么动静之后,便走到崖墓的最外边,一手扶着崖壁,一只脚直接跨了出去。两个崖洞只有一步之隔,杨帆才敢做如此危险的举动,不然这样的杂技动作杨帆才不能做呢。他冒生命危险了。

等到他跨到第二个岩洞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里头和刚刚那个崖洞又有区别。因为别的崖洞都是外宽内窄的,而这个却是外窄内宽,开始进去的时候,杨帆还要低着头,到后来,及时抬着头都还差半个头高才能碰得到顶壁。未完待续。。

第316章棺上刻吾名

这边的崖洞,比起刚才那个,似乎要大上不少,可是一眼望去,杨帆竟然没有看到悬棺的影子,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他往里边走了几步,发现还是没有什么踪影,在往里边,就是黑洞洞的一片了。

不过杨帆忽然感觉自己丹田处的那两股力量有些蠢蠢欲动的样子,往四肢百骸流过去。杨帆的瞳孔,再次呈现出一金一蓝的瞳焰。他看到了那最幽黯的崖洞里,似乎有一口悬棺,静静地躺在那里。

然而,就是在那一瞬间,他深刻地感觉到,那口悬棺,似乎是在等待自己的到来。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当他走过去的时候,整个崖洞,这有他脚步的回荡声。然而在他的耳畔,依稀传来窸窸窣窣的呢喃声,如同仪式的禅唱。他已经站在了那口悬棺之前,窄窄的一口棺,似乎高度只有他向前看到的那七口棺的一半高的样子。

他的眼睛能够很清晰地看清楚,那棺盖上的图案。如同一幅星辰图一半。古代的人,总喜欢将自己未知的事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来寄托对于未知事物的解释,或者说是认识。所以才有了神明,才有了星象,才有了形形色色的图腾。当中的七颗用很大的朱砂描绘出来的星辰,呈勺斗状,看样子是北斗了。

杨帆下意识地朝勺尾望去,从那勺尾找下去,果然,一颗四个尖角,画得最大的北极星,在棺盖的最中央。他赶紧去找棺头。看看有没有符号,若是没有符号。说明是无主之棺,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他要找的衣冠冢了。

当他的眼睛从一边的棺头望过去时。他愣了好久,竟然吃惊到说不出话来。“我这”他瞳孔中的瞳焰渐渐熄灭。他想好好冷静一下,来回想一下刚刚见到的是不是真的。如果说这一口口的悬棺,在常人眼里已经显得足够阴森恐怖了,那么在如何恐怖,都绝对没有杨帆刚刚看到的那两个字来的恐怖惊悚。

杨帆努力是自己保持镇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棺头上边那两个红色的字符上去。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比如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官吏、官邸、服饰多以大红为主,即所谓“朱门”“朱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

所以,在古代的棺椁、壁画上,有很多运用朱笔的地方,包括道家的符箓,这些都是用作驱邪避灾的。棺头上的两个字,杨帆很熟悉。就是“杨帆”二字。正因为如此。杨帆才感到恐惧和害怕。如果是恶作剧,那么这个给他开玩笑的人,未免也太厉害了。

这些棺椁,看上去都是历经了上千年的时间了。然而上边的朱砂依旧鲜红。但红归红,上边的符号,总不可能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吧。可是棺椁上的那两个字符。就是正正方方的楷体。娘的,难道千年前的古越人就会写这样的楷书了这不是瞎扯吗。

最最让杨帆毛骨悚然的是。那个杨字,若是这个杨字是这样的“楊”。他或许还好受点,大不了当成有人想整他,亦或是诅咒他早点进棺材,偷偷放在这里的。关键蛋疼的是这个“杨”。杨帆之所以不怎么爱写字,就是因为这简体和繁体还要在脑子里转换一遍,他才敢写出来。不然写出来的东西,人家看不懂,这就尴尬了。

所以,当他看到简体的杨字时,第一感觉不是亲切,而是毛骨悚然,背后一阵恶寒。这已经不是什么恶作剧,亦或是其它的了,而是一场阴谋,一场以杨帆穿越过来而产生的阴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