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 / 2)

汉明大黄袍 寒虾 5625 字 2019-04-21

徐光启沉默了,大明如今的处境,他又如何不知。只不过,这真的能改变吗他看向杨帆的眼神变得凝重了。“你说当如何”

“我想请问大人,如果一个人的言论过于惊世骇俗,那么,要如何,才能让天下人,让圣上信服呢”

“文臣,治理有方;武将,战事告捷。圣上自然会委以重任。”

杨帆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份信,道:“有时候,一个人说得再怎么有道理,人家都不会看他一眼,因为他是个屁,讲的自然是屁话。而我杨某人今日就是个屁,即使再怎么说,不如大人您的一句话。所以,在下把兴国十策写在了信中,大人若是觉着有用,便呈于圣上,若是无用,全当在下戏言便是。”

“其实以杨小友今日在仙居楼的言行,以及忧国忧民的心情,完全可以走上仕途,为何连个功名都没有实在令老夫费解。”

杨帆笑了笑,“八股取士,家师言其弊病大于利,在下不考功名,便是这个原因。如今承蒙圣上恩赐,几日之后,便要跟随祖将军前往大凌河抢筑天堑。”

徐光启笑道:“大丈夫不求功名,抵御外辱,看来杨小友志气不小,甚幸甚幸”

“徐老高看了。”杨帆也迫不得已,大凌河一战,历史上明军精锐尽失,一蹶不振,所以杨帆才决定跟祖大寿前去抢筑,希望能够有所改变。

“对了,刚刚听蓉儿说起,那九阶幻方是你解出的”

杨帆知道,徐老并不想提起政事,这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是在下解出的。其实南宋朝时的杨辉便已经解出来了。”

徐光启道:“确实,比起我们的前人,大明朝的算数学太落后了。改天有空,我带你引荐几位西洋教士。”

杨帆道:“时候也不早了,就不打扰徐老歇息了。”

“也好,叫蓉儿送送你。老朽就不送了。”

“告辞。”杨帆退出书房,便看到一双明眸死死地盯着他,不觉一悚,转过身来,道:“你干嘛”

“说,你给我爷爷下了什么迷药,为什么你一来,比亲孙子还亲热”

“怎么,吃醋了”杨帆看见徐蓉手上端着盅东西,斜眼瞄了一眼,“什么东西”

月下的徐蓉青纱素颜,身姿曼妙,眼波略带嗔怒,微微挪了一步,却逃不过杨帆的魔爪,直接拿过那盅东西。

“喂你个登徒子,还给我”

杨帆揭开看了一眼,“银耳红枣。这么甜的东西,老人家饭后吃,不怕你爷爷不消化”说完,在徐蓉惊怒下,一口气喝完,嚼着枣子,含糊道:“味道倒是不错。”

杨帆将盅还给徐蓉,然后笑着离开了。徐蓉跺脚怨道:“混蛋”

“怎么又吵起来了”徐光启推开门,看见徐蓉站在门外,便道,“蓉儿,以后别送盅过来了。爷爷实在吃不了这么甜的,再吃真的你就要给爷爷送终了”

徐蓉道:“坏爷爷,胳膊肘往外拐”语罢,便跑开去了。

杨帆一回到客栈,便被祖大寿摁在椅子上。

“杨子,你是孙猴子转世吗一天,就一天你就给我惹出这么大的乱子。”祖大寿一脸的苦逼像,“我前脚刚走,你后脚就跟京城名嘴方溢儒吵了起来。现在那小子纠集一大帮同窗,到处说你杨帆藐视朝廷,无视儒道,是大逆不道之人。”

“他真这样说此人心胸真是狭隘,我只是反驳他的观点,就这么睚眦必报。”

祖大寿道:“就怕你惹什么大乱子,明日,明日我们就启程。这顺天府老子是一刻也不想再呆了。整天提心吊胆的,东厂那些人指不定还要来找事。明日就走。”

杨帆喝了口茶,瞥了眼祖大寿,“这次兵部派了那一万关宁铁骑都交给你了吧”

祖大寿眉头一挑,道:“你怎么知道。”

“哼,抢筑大凌河可不是简单的事,前两次皇太极都派兵阻挠,这次想来也是一场恶战。再者袁崇焕刚刚被斩,这帮子关宁铁骑又是他带出来的,现在交给你最为合适不过。一来可以笼络军心,二来大凌河抢筑也多了一分把握。我说,老祖,这点子谁想出来的”

祖大寿已经不吃惊杨帆的军事头脑了,便直白地交代了,“还不是孙承宗孙老帅。不得不说,没有他,这大明早就被建奴攻破了。”

“老祖,你有没有觉着我们大明打得太保守了。老是人家攻,我们守。人家占,我们退。”

祖大寿无奈道:“有一句说一句,建奴的骑兵,马上功夫没话说。没办法,人家从小到大都在马上吃喝拉撒。原本我大明的火炮营在武器上稍占优势,可是这些年,这建奴也搞起了火枪大炮,这唯一的优势也所剩无几。”

杨帆从没和祖大寿讨论过大明军队的战力,至于以前的历史资料中,也没怎么详细地去看过这些东西,便问道:“怎么可能霹雳炮就算那些建奴学过去,可是这数量上,怎么可能比得过我们。再者说,这冶铁、浇筑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关键还是在我们自己。”

祖大寿点点头,道:“这几年仗打下来,各有胜负,就这么拖着。这还不得劲,陕西那边还时不时有暴民起义,不得不派兵镇压。这粮饷也征收不足。你以为我们不想收复辽地吗实在是没这个人力、物力和精力。”

杨帆罢了罢手,道:“算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等过些时候,我抽空去看看那些个火炮营,到底是怎么回事。”理应说这是完全碾压冷兵器的,可这大明朝的火炮营数量如此多,怎么还被建奴完虐,这是杨帆想不通的。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二章冤家路窄

天方亮,还在半梦半醒的杨帆便被祖大寿连拉带拽地拖到了嘉福寺。习惯了十二点睡,七点起的二十一世纪正常年轻人,似乎还适应不贯一更天睡觉,五更天起床的古代人生活。当然,他也不打算去适应。

“你小子,就是懒性。以前在村里就算了。你睡到太阳照屁股老子也没说你。从今天起,五更天就得给我起来,行军打仗,就得服从军纪”

杨帆拖着亮个大眼袋,迷糊道:“摸黑来拜佛,这算哪门子军纪”

祖大寿直接给了杨帆一个后脑勺,严肃道:“正经点。我们大明将士每次出征,将领都要来庙里祈一道平安符,这是关系性命安危的,容不得马虎。”

杨帆翻了翻白眼,直接无视了祖大寿迷信的行为。按祖大寿的思维,这打了胜仗还好说,都是菩萨的功劳,那吃了败仗呢菩萨的锅咯

“喂你小子不要以为这是儿戏。当初宁远大捷,全靠着那道求来的平安符。”

“好好好,功劳都是菩萨,没我大明将士半毛钱关系,行了吧。”杨帆摇头晃脑地坐在怀远桥上,“我不信这个,山门就不进去了。你动作麻利点。”毕竟这是一个人的信仰,你可以不去信仰,但不代表你可以践踏别人的信仰。这是杨帆在信仰上得出的原则。

祖大寿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在菩萨面前,摁着杨帆的脑袋吧,便提醒道:“那好,你呆着这别乱跑。”

“行了,老子又不是小孩。”

祖大寿一听就来气,指了指杨帆的太阳穴,道:“就怕你又来惹出事来。东厂还有指挥使司的人,现在都点名要找你喝茶,若不是圣上压下来,你现在恐怕在东厂,吓得裤裆都尿湿了。喂,你小子怎么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