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棠阶激荡之余,马上开始沉思起来,西王所说的建国大典是什么意思呢
只听西王在乾清宫外玉阶上朗声接着说道:“历朝历代以来,各朝代都是只有皇帝登基之事,都没有建国一说。导致我国民千百年来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到了我们中华太平天国这个时代,世界上已经是强国林立,各国建国之时都颁有国宪。这国宪之中确定国体、政体,定立我们国民之权利及义务,更确定我国之总体事务。乃是立国之根本,本王想要在建国登基大典之上。颁布定国是诏,立国立宪。定下我国后世立国之根本。同时,在建国大典上,本王还要定下国都、国旗、国歌、国徽等等,但凡代表一国的东西本王都要确定下来。”
这一段话让李棠阶如同身在云里雾里一般,国宪是什么东西但听起西王的解释来,似乎很有道理,其他的什么国都好理解,国旗大概也能明白,国歌和国徽又是干什么用的呢李棠阶疑惑的目光望向袁甲三,只见袁甲三似乎也有些迷糊,倒是钱江目光中并无闪烁,显然这件事钱江是知道脉络的。心头恍然大悟的李棠阶明白过来,这件事钱江之前已经成竹在胸,自己和袁甲三跟着办差便了。
西王似乎也看出阶下一干满清旧臣迷糊的眼神来,跟着说道:“此事在南京留守的左宗棠左相带着一干大臣们已经筹划半年,稍后左相来到北京,自然会将这些事务移交给你们,不必担心时间紧迫弄得不好。”跟着西王又看向领兵回援来到京城的李秀成道:“还有此次建国登基大典之上,本王还想操办一次阅兵式,秀成,阅兵主力就从你们第一军中抽调士兵组成,本来其他各部兵马都该受阅的,但眼下全国各战场到了最后收尾的关头,也不宜影响整体战事,所以就还是临近京城的部队为主要受阅主体吧。”
李秀成立刻立正敬礼后大声道:“保证完成任务”这阅兵式在太平天国中倒是搞得颇多,每一只军校毕业的部队都要参加最后的阅兵式,然后才授旗正式成军,所以李秀成倒也不担心搞不好。
说完这些事之后,西王步入乾清宫,群臣随后跟随,但见乾清宫内数十名宫女、太监齐刷刷的跪在殿内,见西王进来,一起大声叩拜道:“恭迎西王圣驾。”
萧云贵皱了皱眉头,先说了句起来吧,跟着回头问道:“掌管满清内务府的是谁来了没”
满清旧王爷庆丰急忙小跑上前,躬身哈腰的说道:“回西王殿下的话,这内务府原本是醇王爷奕譞掌管,但今日他没来,告病在家,内务府的差事暂时由奴才统带。”
萧云贵哦了一声后道:“庆丰啊,这奴才二字以后就不必再说,我天国之内宣扬的是平等,人人生来便都是兄弟姐妹,谁也不是谁的奴才,只是咱们各自担任的职位不同罢了。而且奴才这个称谓本来就是满清旧俗,咱们新朝之内就不要再提了。”
庆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躬身道:“是、是,奴哦,微臣失言了。”
萧云贵跟着说道:“先前本王已经说过,这宫中的太监、宫女都要发付路费和一笔安家费,然后让他们各自回家。为什么宫里还有这么多太监、宫女在”
庆丰呃了一声后道:“最近这几天西王圣驾才进京,这宫中甚大。一下子全把人遣散了,只恐缺少日常打扫、护持之人。因此暂时还未办理。”
萧云贵哦了一声,这时候只见一个年老的太监跪下哭泣说道:“西王殿下,奴才人等都是一辈子待在宫中伺候人的,这个时候宫外老奴也没什么亲人了,要是殿下让老奴回家,老奴也根本就无家可归啊,恳请西王让老奴继续留下伺候殿下吧。”此话一出,不少太监、宫女也一起哀求起来,一时间殿上乱哄哄的。
庆丰又是额头满汗。大声呵斥道:“殿下开恩让你们回家这是多大的恩典,你们这些狗奴才吵嚷什么来人都拖下去打三十鞭子”
西王皱眉轻咳一声道:“庆丰,你也不必上来就是打骂。唔,看来这件事上本王是有些考虑不周了,在宫里当差的人可不都是家里穷得过不下去了吗让他们回家,身上又带着残疾,的确多有不便。”沉吟片刻后西王又道:“这样吧,庆丰,这件事还是你来办。给他们几天时间考虑,愿意回家的就领了路费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就留下来照看宫里,但以后也不在是太监宫女。都叫内廷服务人员,每月给出薪俸,以后他们都是宫内聘请的服务人员。不再是什么奴才。”
庆丰闻言也是一头雾水,但还是满口答应。心里想着下来还是要多请教太平大臣们,看看西王的这个内廷服务人员到底是想搞成什么样才算是合乎心意。
跟着萧云贵说道:“说起这个奴才之事来。本王又想到另一件事上,就是咱们新国定立之后,这国中也就不再实行什么家奴之说了,本王想在国内逐步推广废奴法案,意思也就说,今后各自家中的什么家奴、丫鬟都还复他们自由之身,各家需要的劳力都要进行招聘,也就是说今后没有家奴,只有雇佣关系,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吗”
萧云贵所说的废奴法案其实早在江南太平天国治下一些地方悄然推广开来,各家工厂之中聘请的工人都是雇佣关系,而封建土地关系造成的大量佃户、家奴等等,还是存在其中,立国之后废奴势在必行。
此话一出,庆丰等人都是目瞪口呆,合着意思今后就不能买卖劳力来做自家的家奴了以前买一个丫鬟或是家奴,出一笔钱财买断之后,只要给他们吃喝就行,今后难道还要付他们月薪不成而且这些个家奴今后想走就走,也没什么卖身契约束了
钱江上前进言道:“殿下,这大户人家购买家奴、丫鬟乃是千百年来的成例,一时间断然废除只怕会有不妥。”庆丰等人见有人出头说话,而且钱江这人分量不轻,自然跟着附和起来。
西王哦了一声后说道:“这倒也是,这家奴不但在我们中原有很多,向西藏、蒙古等地,大多都还是奴隶社会制度。嗯,这样吧,你们先商量一个推行的章程出来,看看如何推行,但废奴之事咱们还是要推行下去的。”庆丰等人一听说是拿章程出来,还道是向前朝一样,可以在冗长的争论之中不了了之,也就满口打哈哈的应下了。
看了一圈乾清宫后,见惯了大场面的萧云贵倒也丝毫不以为意,没有表现出农民进皇宫该有的惊艳之色来,到让满清群臣不由得高看了西王几分,他们却